来源:北京商报

疫情对旅游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显示,全年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旅游业对GDP总体贡献109400亿元,占GDP的11.05% 。可见,推动疫情后旅游业的复苏,有利于进一步刺激消费。面对当前疫情给旅游业带来的困难,两届代表也为加快行业振兴建言献策。

建议对旅游企业实施专项帮扶,稳定就业。

旅行社是活动组织者旅游业,是旅游业的重要支柱。 ,对扩大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旅游服务业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但旅行社行业整体仍较为停滞。

面对上述情况,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图书馆学报》编辑部常务副主编、紫金文化创意研究院研究员刘忠斌起草了《提案》 《疫情防控框架内具体帮扶旅游企业稳就业支持建议》,建议在疫情防控框架内具体帮扶旅游企业稳就业。他说出国旅游是中国旅行社的主要业务,对利润的贡献占很大一部分。但出境和入境旅游何时恢复尚不清楚。目前,大部分旅行社仍要承担工资、社保、房租等刚性开支,经济负担较大。

刘忠斌表示,当前旅行社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稳就业。特别是大中型旅行社从业人员多、负担重,人员支出矛盾日益突出,急需救助。建议考虑分级救助方式,即根据上年税收、就业、工业的总体贡献,对税收、就业、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要加大补助力度,制定梯度标准。 ,并向旅行社提供就业稳定补助金。它们用于员工工资和稳定后的开支。

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

对符合条件的文化和旅游企业给予贷款减免运营资金告罄

近几个月来,受疫情影响,旅游景区、主题公园、酒店、餐饮、演艺、博物馆等行业受到较大影响。

全国政协委员、万家乐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链接中,他认为应加大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支持,并撰写了《建议国家加大对文化和旅游产业支持的建议》。他表示,文化旅游产业是重资产行业,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回报慢。为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建议国家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付军建议,疫情期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逐步减税、社保费下调、水价电费等,应适当重新安排;建议文化和旅游等部门期间取消演出的艺术团队和演出场所疫情期间给予停演补助、对文化旅游企业减免景区商贩的租金补贴、对经营资金不足的文化旅游企业贷款减免。

付军提出,对于投资较大、尚处于孵化期的大型文旅项目(含民营文旅项目),建议在资金方面给予孵化期专项支持。 、税收、社保、能源消费价格等建议分业态、分产品制定文化旅游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帮助文化旅游企业减负,支持旅游产业回升。临近疫情。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席胡克毅:

鼓励中资邮轮船舶引领邮轮业振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邮轮业影响巨大。继1月26日中国邮轮市场全面停航后,国际邮轮协会(CLIA)于3月13日宣布,旗下所有邮轮停航。这在游轮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面对全球邮轮市场巨变,中国邮轮产业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后疫情时代邮轮产业”,胡克一副主席在《关于推动后疫情时代我国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中指出。

胡克一建议鼓励中资邮轮公司成为振兴邮轮产业、恢复游客信心的领头羊,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船舶应急预案与应急防疫体系和应急预案充分匹配,港口城市突发事件,在可避免、可控的原则下,采取设立邮轮旅游节等促销方式,鼓励民众参与消费推动邮轮旅游发展,树立全球邮轮业发展信心。并将游客和船员纳入“出发前、乘机前、出行后监测”三级健康管理体系。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中国邮轮市场有望率先复苏。因此,我们应该重点鼓励、创造条件,帮助中资邮轮公司率先恢复航班。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宇:

>疫情过后,入境旅游将大力推动

据了解,2019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1.55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3%。入境旅游人数1.45亿人次,同比增长2.9%。国际旅游收入1313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入境外国游客中,来自亚洲的游客占75.9%,来自欧洲的游客占13.2%。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宇在《关于推动入境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新冠疫情后的旅游业,“全球化倡议”维安进一步提高对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的签证便利化提到,我国旅游业受疫情冲击较大,需要大力提振疫后入境旅游。

王宇建议,确定关键市场。疫情过后,我们将加大对欧美、东亚等地区主要旅游客源国的开放力度,确保旅游免签政策实施的稳定性、过境签证,并进一步扩大适用城市范围。自由的。他还建议进一步简化签证文件和程序。免除主要客源国游客的签证申请要求,如酒店预订、行程安排等材料要求;尽量缩短时间签证处理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并提供签证费用减半和其他奖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