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山西,自古就有“山水里外”之称。出了关中,我就去山西。

盖宇东为泰兴屏障,西为大河为带,北为大漠、阴山为外罩,南为勾渚、雁门为内险。首阳、地渚、西城、王屋诸山依江而鳞,南以孟津、潼关为我门,出天京、下湖关、邯郸、井陉,东出。这就是为什么天下局势一定要从山西除去。


本图绘制于1917年,当时山西省分为集宁路、雁门路、河东路3条路;

集宁路、雁门路于2017年6月设立。民国三年(1914年)河东道,辖县105个,Y1927年省会昂曲被废。

1917年山西全图↑(先点击长按保存高分辨率图片)

1914年6月集宁路更名为中路路辖阳曲县(今太原市)。

辖阳曲、太原、榆次、太谷、杞县、交城、文水、兰县、兴县、墟沟、清远、岢兰、汾阳、孝义、平遥、介休、石楼、临县、中阳、离石、长治、长子、屯留、襄远、潞城、平顺、壶关、历城、晋城、高平、阳城、陵川、沁水、辽县、和顺、榆社、沁县、沁源、武乡、平定、昔阳、蔚县、寿阳等县。 1918年3月,房山县与离石县分离。 1927年荒废。

1917年,现在的太原地区↑(太原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建城、治山、河水历史的古都,占据天下之肩、四边要冲、婺源首府)

1917年,阳曲街道↑(太原镇建于唐明镇,唐明镇属阳曲)县,所以太原专区属阳曲县)

< p>1917年,晋中、阳泉地区↑(1949年设榆次专区,1958年改为晋中专区,1970年改为晋中专区,改为晋中市) 1999年)

1917年,今长治地区↑(长治原为六安府县名,因明嘉靖八年,1529年而得名,寓意长治久安)

1917年,晋城地区↑(有近2000年历史的晋城,太平论《寰宇记》云:赵、魏、韩分晋而迁)至晋景公,故名晋池。eng)

1917年,现吕梁一带↑

1914年6月雁门路改称北路路,辖大同县(大同市)。

辖区 大同、代县、怀仁、山阴、阳高、天镇、广陵、灵丘、浑源、应县、右玉、左云、平陆、朔县、马邑、宁武、偏关、神池、五寨、忻县、定襄、静乐、五台、闹县、繁峙、保德、河曲等县。 1915年3月,马邑县划归朔县。 1927年废。

1917年,现在的大同地区↑(大同东接上谷,南接丙衡,西接黄河,控制沙漠。1917年,今大同)忻州地区↑

1917年,今朔州地区↑

1914年6月河东路遭袭,位于至安邑县郓城(今郓城市)。

辖安义、临汾、洪洞、浮山、乡宁、岳阳(1914年6月改称安泽)、曲沃、宜城、太平(改称奋车)1914年1月)、湘陵、蓟县、永吉、临津、余乡、融和、万全、伊市、揭县、夏县、平陆、芮城、新疆、垣曲、闻喜、绛县、稷山、河津、霍县、汾西、灵石、肇城、息县、大宁、莆县、永和等县。 1916年4月,迁安邑(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 1927年废。

1917年,现在的临汾地区↑(因地处汾河之滨而得名,见陕西三千年历史、山西五千年历史。看山西临汾)

1917年,今郓城地区↑(郓城为盐运之城,面向诸神,承载中带,首府三藩市,两海峡谷)

附件:光绪年间(约1880年)山西全貌↑

快来看看,山西乡亲们,你们有没有105年前你的家乡吗?你认为这张地图正确吗?欢迎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