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期间,光华街16号院内,居民张鸿飞(照片左四)和邻居们聚集在一起赏花、谈花。

“五一”假期,光华街社区居民刘女士去淄博“赶烤”,玩得很开心。回来后,邻居杜叔叔送了她“存放”在他家的几个花盆。在邻居们的精心照料下,花儿开得极其娇嫩,长势也比前几天更好。假期期间,记者采访社区发现,几乎家家户户都或多或少地种着鲜花。在花盆的“连接”下,邻里关系也更加融洽。谁家的花“病”了,邻居争相举报;没有人浇花的时候他们去度假并把它们安置在邻居家;有时候,有一点“摩擦”,送上盆花,打破隔阂……春天是养花的最佳时机,在陶冶情操、愉悦心情的同时,也用花作为一种方式。改善邻里关系。

封闭感

光华街小区杜叔叔家的阳台上,有一个三层的花架。顶楼有邻居送的花。

“1号楼的邻居委托我保养这些盆子,‘5月1日’期间,他一家人都出去外地旅游了。”我出城去看望我的孙女。他热爱并且知道如何养花。谁不在家,就会带来鲜花,请他照顾几天。他从不说不,并且随时准备提供帮助。

“有些花快要死了,我却把它们拖了回来,所以它们准备把花放在我的地方养。”杜叔叔说,照顾花花草草让他心里更舒服,也让邻里关系更加融洽,真是一举多得。

共赏优雅

在冠华街16号的庭院里,居民张鸿飞欣喜地看着一盆盆鲜花绿植,感觉“还算满意”。阳光下,芦笋、君子兰、马蹄莲、蝴蝶兰长势喜人,引得不少邻居纷纷称赞。老张抿唇微笑,热情地和大家聊起了养花的话题。

张鸿飞退休后的爱好之一就是养花。在自家阳台的小世界里,总是很美好全年新款。太阳很热,总是会把花搬下来晒干,浇水。

“老张,你这芦笋种得真好!”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不久,另一个邻居经过,看到了花,也过来了。人一多,院子里就热闹起来。

“君子兰确实不错,比我的盆好多了,张叔,你有什么窍门就教教我吧!” “不要经常浇水,水太多容易积水烂根。每月补充一次硫酸亚铁,避免缺铁黄叶……”有人请教如何养花,张鸿飞从不吝啬并立即面授《养花经》。

>

春风徐来,花香扑鼻。赏花、聊天、嬉戏,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这样的画面让张鸿飞由衷地满意。他说,种花,不是为了自我欣赏,形象是为了一起欣赏,这才是邻里该有的样子。

打破隔阂

“妞妞妈妈,这盆花是送给你的,前两天发生的事情我很抱歉!”一盆花敲开了邻居的门。

上个月,两家孩子玩耍时,秦女士7岁的儿子不小心将邻居小女孩推倒在地,导致她鼻子骨折,额头红肿。秦女士当时严厉批评了儿子,但邻居们并没有说什么,认为孩子们在一起玩耍、互相碰撞是难免的。然而,此后两家人却闹翻了。分开,让秦女士很受伤。

她和邻居都热爱花卉,总是喜欢分享自己的养花经验。那天,家里的花儿纷纷盛开,她挑选了一盆最漂亮的花送给邻居们。 “唉,这点小事我也太小气了,你来家里坐坐吧。”邻居又不好意思又感动,立即献上一盆花作为回报。

两盆花解开了彼此心中的小“花蕾”,两家人的关系比以前更加亲密了。

一个人

去过张阿姨家的人都知道,张阿姨家无论什么日子来,一年四季鲜花盛开,迎接客人。

藻类、美人蕉、三色堇、绣球花……房子不大,各种花草都有。底注紧密地排列在一起,但并不凌乱。

老人家住裕德园社区西花园四期。去年妻子去世后,张女士一直感到空虚,一个人在家。现在她打理屋里的花草盆栽,给树枝施肥、浇水、修剪……有空的时候,她就静静地坐在家里,看着自己种下的花花草草。她说,看到他们茁壮成长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和安慰。

这些花花草草也给废弃的房子带来了生机。每隔几天,网络员工李艳琴就会上门拜访,带来花种或花盆;经常有爱花的邻居过来讨论花和家事。每当有客人来的时候,老人总喜欢带人到阳台上介绍。恩特。当她遇到非常喜欢这些花草的人时,她也不吝啬,总会送上一两盆。

阳台上有一盆茉莉花,是别人扔掉的。老人把它捡起来精心照顾后,它居然“绕过了危险”,而且生长得越来越好。春天,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屋里弥漫着淡雅的茉莉花香。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是一种温暖的味道。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光华街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看到美丽的东西,大家心里都舒畅。社区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居民越来越愿意种植花卉来装饰自己的家园。此外,在“花的世界”里,邻居之间的行走和交流更加密切,那些种花、赏花的人也有了更多的收获。心情很好地赢了。鲜花建立的和谐邻里,就像盛开的花朵,美丽动人。

太原晚报记者李涛

通讯员郭文娟王玲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