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村红色文化

就是红配绿,呈现出更美丽的风景

2.乡村红色文化报道

黎平少寨红军桥其实是一座杉木结构的木桥南接机场,北接迷人的少寨村。桥下碧波荡漾,岸边村姑身着轻纱。青山绿水,蓝天朝霞,一色一色,确实是霸州河沿岸一道亮丽的风景。少寨红军桥我走过好几次,实在记不清了。在我的印象中,第一次走过红军桥,已经是十五年了……

榕江烈士陵园

榕江烈士陵园位于广东省南部,县。山上,距县城2.5公里,距县城南口过河约1公里松山烈士陵园,是榕江县最大的烈士陵园。榕江烈士陵园始建于1985年12月11日,陵园周围苍松碧波。北连美丽迷人的“乌榕山”,远处壮观的榕江大桥,富饶的“三宝”侗乡和三峰“……”和平村旧址

镇远“和平村”旧址是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日俘虏营”(国民政府军政部镇远和平村工作队)旧址。日本人民抗战革命同盟会)”。原为国民政府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占地6422平方米,东西宽77米南北长83.4米,院墙高8米,正门临街t 由前院和后院组成。设有办公楼、门卫室、礼堂、驿站……

黎平会议旧址(黎平会议纪念馆)

1934年12月14日,红会陆军长征途经黎平。 18日,党中央召开长征期间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会议肯定了毛泽东东进贵州的正确主张,作出了《关于建立川黔边境新根据地的决定》。会议会址是一座明清建筑,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黎平县老城区。原胡荣顺店内。

3.村庄红色文化宣传标语

学党史、知党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4.乡村红色文化图片

1. 8月1日南昌起义纪念馆H全部

八月一日南昌起义纪念馆位于南昌市中山路中段380号。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原为“江西大饭店”。

1927年7月下旬,参加起义部队租用此饭店,在“欢乐堂”举行会议,成立共产党前敌委员会周恩来任中国总书记。 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并在此举行了多次会议。成为领导起义的指挥中心。

1957年定名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并有陈毅元帅亲笔题写的鎏金题词。

1997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评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中国党。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笔为博物馆题写了“军旗升起的地方”。现出售参观的有:会议厅、原“禧堂”、周恩来工作及休息室、林伯渠办公卧室、军参谋室、二十军一师警卫连及卫生处用房等。二楼和三楼陈列着大量的物品。文件、照片、图表、绘画和文物。

2. 8月1日南昌起义纪念塔

8月1日南昌起义纪念塔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心人民广场南端。 1977年“继承孙中山兰花革命起义的8月1日南昌起义”50周年破土动工,1979年1月8日竣工。塔呈长方形,总高45.5米呃。北面是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塔”九个鎏金铜字,下方嵌有“八一南昌起义简介”花岗岩碑。另外三面是“起义宣言”、“进攻敌营”、“欢呼胜利”三块花岗岩巨幅浮雕。塔身两侧各有翼墙,浮雕中国工农红军旗徽,周围青松常青。塔顶由直立的花岗岩雕塑“汉阳造”步枪和红色花岗岩拼贴的8月1日军旗组成。

3.第二十军司令部旧址

第二十军司令部旧址,即贺龙司令部,是“南昌八一起义”旧址之一,位于南昌市。顾路85号,院内有两栋建筑,一栋是一个是二十军军部办公室,另一个是贺龙的办公室和卧室,还有刘伯承、恽代英等人的住所。

贺龙总部旧址原为中华圣公会弘道堂。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古建筑。 1927年7月下旬,贺龙率国民革命军第20军开赴南昌,参加南昌起义。总部设在红道堂。一些起义领导人就住在红道堂后面的小楼里,并在这里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策划起义。 1927年8月1日凌晨,贺龙、刘伯承、周逸群在这里。指挥武装起义。楼前三楼的窗户上还留有当年敌人炮弹的痕迹,这是起义时激烈战斗的记录。有一个经过修复的军官装备展示旧址小楼内有会议室,大楼大堂还设有“贺龙元帅生平展览”。

4.新四军军部旧址新四军军部旧址建于1915年,是北洋军阀张勋的官邸。包含砖木结构建筑两栋,平房一栋。 ,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古建筑。

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驻扎于此,完成了组建新四军的艰巨任务。由八省红军游击运动员组成的新四军走出深山老林,踏上了北上抗日征程。成为华中抗日的中流砥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旧网站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因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旧址目前有4个展览:

一是新四军军部修复展,展示了新四军领导人叶挺、项英、曾山、黄的办公室和办公室。道、周子坤、邓子慧、陈丕贤、赖传珠展出他们居住过的房间和生活的照片。

第二个是大型展览《铁的新四军》,分为四个展厅:铁流滚出山;英雄云集南昌;大江南北与敌作战;铁军精神代代相传。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我军光荣的战斗历史和英雄业绩。新四军从1937年成立到1947年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的十年间。

三是“新四军木刻展”,展出了60件新四军木刻作品。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创建并保存至今的。

第四个是张勋府建筑艺术作品陈列展。

位于临沂市河东区九曲镇前河湾村。 1945年10月,陈毅、粟裕指挥新四军北上。总司令部设于此一年,指挥了著名的苏北战役、鲁南战役,并召开了华野前委会议。会上,陈毅作了《边建设边战斗》的重要报告。 1947年2月,我军撤退后,遭敌机轰炸,大部分房屋被毁。仅存8处,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尼特。陈毅、粟裕、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用过的桌椅、书柜、马槽等文物保存完好。

南昌新四军司令部旧址原为北洋军阀张勋的宅邸(建于1915年)。 1938年1月6日,新组建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司令部由汉口迁至此地,开始正式作战。中共中央东南分局、新四军驻甘肃办事处也设在这里。陆军司令员叶挺,陆军副司令员、东南分局书记项英,东南分局副书记、江西省委书记曾山,新四军驻江西办事处主任黄岛等曾生活和工作过这里。

军部在南昌期间,除了组织和将南方八省红军和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指挥部队向皖南集结中心进发,军部还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救亡活动,恢复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党的基层组织选派大批青年奔赴抗日前线,把沉睡的南昌变成了南方的延安。 4月4日,军部离开南昌,前往抗日前线。新四军驻江西办事处由东书院街迁至张勋公馆,继续与留守南昌的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工作,直至1939年3月26日,南昌失守前​​夕。

5.红色文化村

以烈士命名,既是对烈士的永久致敬,也是烈士文化的有效载体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