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城市旅游对口支援(贵州全省对口支援)
2022年贵州省中职学生对口考试将于4月份进行。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属于我国普通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技术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制为三年。根据现行政策,中职学生只需中学毕业,如2022年毕业,2022年4月参加相应的高考。
2.贵州省对口支援县名单1.提供一次性交通补贴和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对脱贫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人员(含监控帮扶人员)新跨省务工的,适当安排一次性交通补贴,最高不超过500元。三类人员首次在户籍所在地县外省外就业,或通过组织劳务输出在省外就业的,每人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分别为500元和1000元。
2.提供一次性跟踪服务补贴。组织三类人员就业,协助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照规定缴纳三个月以上社会保险费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劳务经纪人等法律规定,每人的补助标准为500元。一次性跟踪服务补贴。
3.强化精准服务。充分发挥东西部合作对口援助机制作用,构建综合性的电子商务体系打造就业信息对接平台,以三类人员为重点对象,对外出务工需求集中的人员实施“点对点、一站式”精准服务。
3.贵州省对口支援城市名单2021年广州市对口支援贵州省黔南州东、西部地区
4。贵州省哪些城市实行单列规划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是加强特大额防洪抗旱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好支持为做好防洪抗旱工作,健全国家防灾救灾体系,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防洪抗旱专项补助费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对遭受特大水旱灾害的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给予补助。防洪抢险、抗旱救灾、中央直接管理的大型江河湖泊防洪抢险专项资金。
第三条筹集防洪抗旱资金,必须坚持“地方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持为补充”的原则。各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遭受严重水旱灾害时,要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方式筹措资金。一是防洪抗旱资金从地方财政中安排。地方财力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中央申请加大防洪抗旱补贴力度。
第四条特大额防洪抗旱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挪用。各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加强对该基金的监督管理,确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第二章 防洪特别补助金的使用范围
第五条 防洪特别补助金 防洪补助金用于紧急防洪、抗洪抢险、水灾修复(包括地震受损的,下同)水利工程和设施(包括水文预报设施和防洪通信设施,下同)以及蓄洪区人员的安全转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大型江河湖泊的堤防(包括重要支堤、分洪蓄洪区堤防,下同)和重要海堤及其涵洞、泵站、河道工程;
(二)大中型应急救援水库及重点小型水库;
(三)水文预报报送设施;
(四)防洪通讯设施;
(五)国界河流内的堤防;
(六)分洪蓄洪区人员安全转移。
直接承担堤防防洪任务的国有农业企业(含农场、渔业,下同)、监狱农场、劳教所管辖范围内的大型江河湖泊堤防控制部负责遭受特大洪水和风暴潮后的防洪和救援行动。当修复洪涝堤坝的费用超出其自身承受能力时,给予适当补贴可以提供。
第六条特大额防洪补助支出范围包括:
(一)粮食补助。对参加防洪抢险和组织蓄洪区人员全面转移的人员粮食补助;
(二)物资、物资费用。紧急抗洪抢险、防洪抢险、水利工程设施修复所需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报损等费用;
(三)防洪专用设备费防洪抢险。防洪抢险期间临时购置巡堤、堵修堤坝等小型特种设备的费用,以及租赁防洪抢险小型特种设备的租金和费用;
(五)水文测报费用。防洪抢险期间,水文预报、报告费用超出正常支出,以及临时设立水文洪水报站测报洪水的费用;
(六)交通成本。紧急抗洪抢险、防洪抢险、修复洪涝水利工程和设施、组织蓄洪区人员安全转移等租用和使用交通运输工具所发生的租金和交通费用;
(7)机器使用费。抢险救灾、防洪抢险、抢修各类机械的燃料材料、班次费、维修费——水利工程、设施损坏;
(八)其他费用。防洪抢险指挥机构在洪水期间发生的防洪抢险电费以及办公费、会议费、邮电费等。
第七条特大额防洪补助资金用于修复受洪涝灾害的水利工程和设施,或者集中批量采购防洪物资和设备的,可以实行项目管理。项目管理实施后,直接负责项目实施的部门和单位(含建设单位)可按不超过项目安排的特大防洪补助费3%的比例提取管理费,用于前期勘察、项目的设计、工程施工、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 下列物品不得特大额防洪补助列入:
(1)小河道、灌渠、渡槽等农田水利设施水毁修复费用;
(2)防洪工矿、铁路、公路、邮电等部门和企业的应急救援费用(不包括直接承担堤防防洪任务的国有农业企业、监狱农场、劳教所);
(3)列入国家或地方基本建设计划的在建工程水灾修复和应急防洪所需资金;
(4)城市防洪骨干工程建设所需投资;
(五)其他应当列入正常防洪资金的费用。
第三章 特别抗旱补助金的使用范围
第九条 特别抗旱补助金主要用于建设在严重干旱灾害地区建立紧急抗旱设施和购运用水。设备和运营费用补贴。
第十条特大额抗旱补助资金支出范围具体包括:
(一)县级以下抗旱服务机构购买物资费用补助抗旱装备、简易运输工具等;
(二)严重干旱期间,对紧急抗旱水源设施建设、运水费用给予补助;
(3)解决严重干旱期间出现的临时性问题,对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时的调水费用给予补贴;
(4)对部分油料、水电等给予补贴。超出抗旱正常支出的电费支出;
(五)大规模抗旱补助飞行费、地区人工增雨所需的物资费用,以及抗旱、节水、雨水收集等抗旱新技术新措施示范、推广应用所需费用。
第十一条国家鼓励社会各界举办抗旱服务机构,遵循谁投资、谁受益、产权谁拥有的原则。对农村集体、农民举办的抗旱服务组织和抗旱股份合作制小型水利设施,可酌情给予特大额抗旱补贴。
第十二条下列项目不属于特大额抗旱补助资金:
(一)人畜正常饮水和乡镇供水设施建设费用;
(2)湿度报告点及其仪器的成本为抗旱工作提供数据而设置的设备和设备;
(3)印发抗旱物资、文件等的宣传费用;
(4)人员和费用各级抗旱服务机构的组织费用。
第四章申报与批准
第十三条发生特大水旱灾害的省份,需要中央财政提供巨额防洪抗旱补助资金的,由省财政和水利厅(局)可以报财政部、水利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直接向财政部、水利部提出申请。
水利部直属事业单位需要的特大防洪抗旱补助资金,由相应的直属事业单位直接报水利部。主管委员会(局),由水利部汇总并报财政部。
报告主要内容包括:水旱灾害情况、救灾措施、地方防洪抗旱自筹资金落实情况、申请补贴金额等。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央财政不予批准拨付特大防洪抗旱补助资金:
(一)部分受灾害影响的,灾害不严重;
(二)自行削减水利投资,导致抗灾能力下降、灾害扩大的;
(3) 声明超出下一个级别。
第十五条特大额防洪抗旱补助资金分配方案由财政部会同水利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根据灾情严重程度和受灾省份自筹资金落实情况,由财政部向省财政厅(局)拨付。
水利部直属事业单位特大防洪补助费,由财政部划拨给水利部。
拨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特大防洪抗旱补助资金,由财政部拨付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为了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监督管理,中央财政向国家安排的特大防洪抗旱补助资金,各省由省级财政部门协商确定。部门确定资金分配方案后,由财政部国家部门将下发文件拨付资金。
第十七条特大额防洪抗旱补助资金必须建立严格的预决算管理制度。用特大额防洪补贴购置的防洪物资、材料和用特大额抗旱补贴购置的抗旱设备设施属于国有资产,应当登记管理,防洪结束后应及时清点入库。和抗旱。
第十八条各级财政、水利部门必须及时检查、监督特大额防洪抗旱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对于挪用特大防洪抗旱补助资金的单位,除追回挪用资金外,建议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将单位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责任。
第十九条各级财政、水利部门必须及时汇总特大防洪抗旱补助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各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部直属事业单位要及时向财政部、水利部报告特大额防洪抗旱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汇总表并对防汛抗旱工作进行总结。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条 各省级财政、水利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报送并向财政部、水利部备案。
地方财政安排的防洪抗旱资金,省级财政、水利厅(局)应当参照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使用管理办法,并报财政部、水利部备案。
水利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部属事业单位的具体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1994年12月19日财政部、水利部发布的《水利工程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非凡防洪《关于制定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的规定》等规定同时废止。
财政部、水利部
5、哪四项规划单位对口支援贵州省据统计,2020年西部规划共有147所高校3907人报名,最终349名志愿者脱颖而出,其中研究生教学60人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的重大人才工程。
2003年以来,我省共选派西部项目志愿者3675名。
高校研究生赴西藏、新疆、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对口支援广东省。黑龙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点围绕基础教育、服务三农、医疗卫生、基层青少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等领域,开展为期1至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 /p> 六、对口支援贵州省 作为全国实力最强的地级市,苏州对口支援任务众多。其中,省对口支援的是宿迁市。其他省份包括:安徽省阜阳市、贵州省铜仁市、西藏拉萨市林州县、新疆霍尔果斯市和巩留县、陕西省榆林市。这是我国缩小贫富差距、先富后富的重要战略举措,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7.贵州对口助学所谓对口招生,只是中职生转专科生和专科生转本科生两个渠道。不存在“对口职业升学”的说法。
8.哪些省份支援贵州省山东省支援重庆市;
山东省支援新疆喀什市、青海海北州、西藏日喀则市;
济南市对口支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青岛市对口支援贵州省安顺市、甘肃省陇南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