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村旅游产品特点

1.立足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加大保护力度

我国农村古村落旅游资源较多,但脆弱、古老。自然性和不可恢复性,这对古村落的保护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发过程中,要保护当地资源,尽量保留最真实的状态,才能具有更高的文化价值。结合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创新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项目,最大限度地形成游客与旅游项目的良性互动。

2.加大旅游服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旅游服务在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服务质量直接决定游客的回头率和回头率。住宿价格也o 向外界传递景区文化品牌的窗口。一方面,完善景区服务设施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加大旅游服务业人才培养也至关重要。需要定期培训服务人员,吸引高素质、高水平的旅游专业人才参与旅游业的发展。未来,有利于提升乡村旅游整体服务水平。

3.寻找旅游与文化结合点,深度开发旅游项目

在乡村旅游规划方面,除了解决村庄基础服务设施、村民就业、住房等硬件条件外,更多还要注重乡村文化价值的挖掘和特色项目的开发。将乡村旅游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将乡村传统农业转变为通过开发线上休闲农场游戏、手工艺作坊、民俗文化体验、主题游乐街区等创意项目,打造高附加值的休闲创意产业和旅游娱乐项目,实现农村转型升级。工业体系。

4.整合优势资源,形成系统生态产业链

在旅游产业竞争激烈的时代,乡村旅游的发展不能闭门造车。要学会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共享,加大与其他行业的联动,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整合开发当地资源,挖掘旅游目的地自身的价值内涵,将自身资源形成品牌,衍生各产业通过资源开发,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通过招商引资推介旅游产品,努力打造旅游精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2.乡村旅游特色活动

农村人和城市人的生活习惯有很多差异,可以让游客体验原生态的生活。比如,让他们用农家的锅、炉子自己动手做饭,自己去田里采摘食物。当他们品尝自己做的食物或采摘的水果时,都会有不同的风味。

3.有哪些特色乡村旅游项目?

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模式包括以下三类:

1.自主经营模式

1)单一个体农户(+农户):经营权和所有权一体化,个体农户独立经营;

2)个体农户:示范农户带动农户,共同参与乡村旅游项目;

3)村集体+农户:大规模农业自营采用雇佣模式,可形成独立的服务实体。

2.企业经营模式

1)公司制:公司在村里租赁土地,自行建设、经营;

2)公司+农户:公司负责投资、管理和经营。经营,农民直接参与;

3)公司+村集体+农户:公司与村集体合作,村集体组织农民参与;

4)股份(合作)制度:将资源转化为股权,明确责权分配。

3.政府和行业协会参与模式:

1)政府+村集体+农民:在政府引导下,村集体带领农民参与乡村建设;

2)政府+公司+农户:在政府引导下,公司与农户建立合作关系;

3) 政府nt+村+公司+农户:政府引导、村集体协调、公司主导、农民参与。

每种模型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这里有一个典型案例——中浩峪村。该村的模式是“公司+村集体+农户”。村民集体入股,发展乡村。旅游一度登上央视新闻。该村人均收入从去年的1800元增加到4.5万元。堪称乡村旅游示范村。被原国家旅游局局长命名为“浩宇典范”,也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和“中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

5月23-25日,跟随蓝海专家团队驻村,深入了解中浩峪村的发展模式。

4.乡村特色产业旅游

乡村旅游又称乡村旅游乌拉尔生态旅游。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目的、以村落荒野为空间、无人为干扰、无生态破坏、以漂泊、野性行为为特征的乡村旅游形式。

以前乡村旅游就是到乡村了解一些乡村风土人情、礼仪习俗等,还可以看到一些乡村土特产(大米、玉米、高粱) 、小麦等)、当时种植的果树、溪流、小桥。并了解他们的故事。

5.乡村旅游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又称旅游服务产品。旅游产品有五类:

1.观光旅游产品(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城市风光等)

2.度假旅游产品(海边、山地、温泉等)乡村、露营等)

3.特色旅游产品(文化、商务、体育健身、旅游商业等)

4。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原本是一种新型旅游方式,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回归自然,改变了以往的旅游发展模式。但今天的生态旅游在理念、方法、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创新,已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论。

5.旅游安全产品:旅游防护用品、旅游意外保险产品、旅游防护用品,这些工具和产品保证游客的安全

6.乡村旅游产品特点不突出

1.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指标是什么?

1.什么是休闲农业?

什么是乡村旅游?

什么是乡村旅游?

2.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

3.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2.乡村旅游和乡村旅游是什么样的?案例)

3.如何发展乡村旅游

1.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含义

1.什么是休闲农业?什么是乡村旅游?什么是乡村旅游?

传统农业仅具有供给粮食和原材料的功能。休闲农业则完全不同。

休闲农业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游览、度假等服务。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新产业。

乡村旅游是休闲农业的别称。它直观、易于理解且经常使用。

(注意与“乡村旅游”的区别!)

特点:

(1)乡村旅游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 ” 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式;

(2)乡村旅游产品是服务商品,其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其核心内容是乡村旅游。e值的是服务质量,而不是具体的水果、蔬菜等,顾客满意与否取决于整个旅游过程中所有感受的总和(与以前的农产品完全不同!!);

(3)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各种色彩形状的农作物、果树、蔬菜、耕作、民居、沟渠、道路、农具、传统劳动技术、手工艺品、太阳能等

(四)乡村旅游以农户家庭为基本接待和经营单位;

(五)乡村旅游以盈利为目的。

乡村旅游的概念

定义:乡村旅游是指乡村地区与农耕相关的民俗风情、风情风光与乡村风情相结合为景点。休闲、观光、体验、学习等旅游活动。

表格乡村旅游活动包括:吃农家饭、住农家乐、干农活、玩农家乐、看农家风景、买农家特产、追农家习俗、用农家家具等。

什么乡村旅游和乡村旅游有什么关系?

乡村旅游是服务乡村旅游的产业。

2.乡村旅游主要类型:

乡村旅游的分类尚无统一标准。它根据不同的区域区位、资源基础、投资主体、体验类型和乡村特点,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第一类是城市郊区的休闲娱乐。这是乡村旅游最基本、最普遍、数量最多的形式。一般在城市郊区,交通便利,可以为这些游客提供食宿服务,娱乐设施也比较齐全。例如成都的农家乐、泰安的方特、花样年华等。

方特随机调查了300名游客:

18%来自国内其他县市。泰安,20%来自济南,32%来自省内其他县市。合计70%。

53% 乘汽车出行。

20-39岁人群中67%

收入3000元以下人群中66%

计划留下的75%一日游

第二类是住宿、景区周边住宿。

这种类型一般位于著名景点周边。它本身并没有太大吸引力,不需要太多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景观改造。依托主景区游客开展旅游活动,为游客提供食宿服务和地方特产。此类公园与各大景区之间的旅游景点具有互补性,相互提供与客户资源合作并协作开发。

泰山周边地区具有发展此类农家乐的良好区位条件。第三类是旅游农业。

在城市郊区,为游客提供学习农业知识、体验农耕文化、参与农业活动的游览。游客可以参与不同的农业活动。

例如休闲农场、水果采摘园、茶园、园林、休闲渔业、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

第四类是民俗文化和特色民居。

指以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民居吸引游客。这种类型多以民俗村落、古镇为主。

例如江西婺源的各个少数民族民俗村、泰安卜阳庄民俗村等徽派建筑。

第五h类是田园风光。

以其美丽的田园风光吸引游客。利用农家乐、水果和周边田园风光,吸引众多城市游客“吃农家饭、尝农家菜、住农家乐、玩农家乐、买农家特产”,丰富市民民俗体验需求。

比如广西龙胜县的龙脊梯田。江西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

3.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一)增加农民就业。增加新职位;对新技术要求低,就业门槛低。

(二)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致富。投资门槛低;运营成本低。

(三)有利于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交通、餐饮、住宿业、商业及其他服务业。

(四)有利于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村文明水平提高。通过城乡人员、信息、技术、思想的交流,增强城市居民对农村和农业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城市对农村和农业的支持,促进农村文明水平的提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五)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什么样的? (案例)

1.国内外休闲农业的发展(教材P.14——)

著名乡村旅游区:

2005年4月“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开幕式上”12日在成都市郫县友爱镇农科村徐家大院休闲中心举行y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中国第一农家乐”。

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乡村旅游区:

江西婺源。

龙脊山,龙脊梯田旅游区,徒步,广西龙胜自治县和平乡平安村。

2.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之初,潍坊石家庄村的农家民俗旅游在全国尚属首创。从此,“农家娱乐”、“渔家娱乐”在很多地方广泛开展。

以渔民娱乐最为盛行的日照王家灶村,利用休渔期间开展旅游活动。全村有106户人均年收入超过4万元。

沂水县位于沂蒙山腹地。 2002年,开始认定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开发“沂水地质奇观生态旅游区”。 2003年,全县接待游客2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6亿元。

山东是全国以民俗生态为主题的节日最早、数量最多的国家。例如,潍坊国际风筝节、菏泽牡丹节、青岛糖球节、泰山国际登山节、荣成国际渔民节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2004年,山东省首批创建26个农业旅游示范点,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山东已创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55个,继续领跑全国。

山东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1.独特的乡村自然风光。青岛、烟台、威海迷人的阳光、海浪、沙滩;以菏泽、吉林为代表的广阔绿色平原宁、德州;泰安、临沂等以山地、丘陵为特征的山村聚落。

2.丰富多彩的乡村风情。主要以各地的节日习俗为代表。如泰山登山节、潍坊风筝会、济南千佛山庙会、菏泽斗鸡、斗羊比赛、淄博元宵节等。

3.有趣的当地文化艺术、烹饪风味等。如潍坊杨家埠年画、济南布老虎、鄄城鲁锦工艺品、鲁南柳编、菏泽泥人、面人等,孔府的“满汉全席”,青岛海鲜等”

4.特色村落 传统劳动。偏远偏僻的村庄仍保留着古老的耕作和劳动方式,有的地区甚至处于原始劳动阶段。它们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对游客产生了新的强大吸引力。如驴拉磨坊、老牛磨粮、木机编织、推车、磨豆腐、抓螃蟹、赶鸭子、放牛羊等。

3.普遍缺乏规划和规划。不少项目盲目上马,开发中人为痕迹太明显,城市化趋势明显,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受到冲击,乡村旅游特色受到影响。

4.旅游人才缺乏、管理方式单一、管理混乱、服务缺乏规范。乡村旅游管理人员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实践中,很多是由村干部或当地农民兼任。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管理粗放,陷入轻管理、低素质、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

3.有一个属l 缺乏计划和计划。不少项目盲目上马,开发中人为痕迹太明显,城市化趋势明显,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受到冲击,乡村旅游特色受到影响。

4.旅游人才缺乏、管理方式单一、管理混乱、服务缺乏规范。乡村旅游管理人员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实践中,很多是由村干部或当地农民兼任。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管理粗放,陷入轻管理、低素质、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乡村旅游的发展。

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对乡村旅游缺乏深入的了解。乡村旅游景点多以纯农业旅游为主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方方面面。

2.乡村旅游开发经营分散,品牌效应差,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片面强调农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与风筝民俗

明代初年,潍坊风筝在杨家埠村盛行。当时,村民已经掌握了雕刻木版年画的技术。每年春天,他们利用闲暇时间,用印年画的纸和颜料画各种图案、绑风筝。最初只是为了自娱自乐或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商品。到了乾隆时期(1736-1795),风筝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手工业。

明代潍坊风筝以板式风筝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硬翅风筝,以长弦蜈蚣最为流行(最长可达360米以上),也有软翅风筝。带翅膀的风筝最受欢迎。巧风筝和筒风筝是造型独特的系列,内容有人物、鸟兽、鱼虫等故事。其绑法虽然简单,竹篾少则三根,不超过七根,但讲究竹篾整齐,框架平直,左右对称,重心配合。画面简洁,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具有起飞平稳、飞行高度高的特点。

目前,西阳家埠村有风筝制作户近100户,风筝品种300多个,年产风筝近百万只。然而,近年来,杜出于制作成本的考虑,忽视了传统文化内涵,改用尼龙布、碳钢等材料,使潍坊风筝的传统技艺和地方特色丧失。

3.如何发展乡村旅游

以乡镇、村庄等发展规划或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为依据。

1.发现、理解、创造乡村旅游资源

发散思维练习(头脑风暴):思考乡村生产生活的哪些方面可能对城市游客有吸引力?

2.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前的准备工作(教材P.27)

(1)旅游项目选址

(2)社会环境调查

(3)区域经济调查

(4)资源状况调查

(5)客源市场调查

3.乡村旅游项目开发

(1)项目定位——项目区位定位、景观特色定位(主景观)、客源市场定位、产品功能定位、服务设施定位、重点子项目定位、开发主体定位、管理主体定位、开发时机定位。

(二)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项目产品设计——农家乐、旅游村镇、休闲农庄(田)、生态园、民族风情园等.

旅游线路设计与规划——

4.乡村旅游营销

谁是我们的对手(竞争对手)?

为什么要营销?

谁来进行营销?

乡村旅游有清晰的形象吗?

谁是我们的客户? (市场细分)

7.打造特色乡村旅游

根据村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旅游线路,重点突出旅游项目、地方民俗特色、地方特产、历史传说等。

8.特性分析乡村旅游产品 stics

宜昌市隶属长阳县房山旅游区秋冬季举办的千人“背网格”宴,很有特色。源于过年杀猪的土家族。由现场蒸肉演变而来。

9.乡村旅游产品特点

发展乡村旅游,就不得不提到我国政府近年来提出的《乡村振兴规划》,而发展乡村旅游也是《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工业化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中国的城镇化率也接近60%。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定居就业,导致农村空心化。农村缺乏中青年劳动力博尔势力已经开始变得低迷。从长远发展战略来看,工业和农业必须协调发展,缺一不可。所以,此时,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乡村振兴非常及时,必须下大力气。

我是一个农民,在农村出生长大,现在买了房子,在城里工作。我从心底里还是希望将来能回到农村生活。一是因为我对农村生活的眷恋,二是因为我自己,它就属于那里。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在于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重点是发现传统文化。广阔的乡村土地,青山绿水,没有污染的环境,诗意的田园生活,绵绵不绝。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乡村旅游生态化是未来乡村发展的方向发展农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宜居。由于农村主要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其开发建设注定不能像城市那样进行。对于农村来说,有的地方可以现代化,有的地方不能现代化。比如乡村道路一定要修得很方便。我们的政府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现在全国基本上每个村庄都有水泥路或柏油路。早年“要想富,先修路”。 “口号”终于实现了。乡村原有的历史文化景观不能进行现代化改造,否则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即使改造,也只是保护性修复。

振兴农村发展也要坚持农产品走出去,人进来,人进来才能发展乡村旅游。乡村如何吸引外地人进来消费、旅游?事实上,如果你问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答案很简单。他们会说:喜欢乡村的蓝天白云,喜欢诗情画意的慢节奏田园生活,喜欢乡村柴门鸡狗的叫声;我喜欢乡村的绿色食品,喜欢乡村的邻里、宗族的文化关系,喜欢乡村的传统民俗文化。所以,在农村做好这些事情是一件非常系统、全面的事情。目前政府已经投入了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农民要有足够的信心,也要改变旧的思想。

乡村是风水宝地。每个地方都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域特色和传统人文历史创建自己的区域域名。比如凤阳小刚V安徽省是我国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源地。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在这里可以看到现代生态农业;可以体验牛农手锄头的老式传统农耕场景,也可以领略带篱笆墙的茅草房的舒适生活场景。凤阳花鼓为您展现了古人歌颂美好生活的愿望,大承包经营带头人、新时代优秀村干部沈浩为您展现了新时代优秀村干部大胆探索、艰苦奋斗的精神。小岗村人。正是因为小港独特的乡村文化历史,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小港也通过乡村旅游发展了自己富裕的当地农民。因此,小岗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也是一面可以借鉴的镜子。呃。当然,每个地方的村庄都不一样。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和农民积极探索和实践,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最后,衷心祝愿中国每一个村庄都能繁荣健康,农民都能安居乐业!

10.乡村旅游产品特点介绍

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

1.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丰富的农业资源、产业资源基础。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可供农业生产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农业经济资源是指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效益。对农业生产直接或间接发挥作用的生产成果,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卫生等农业基础设施等。

2.旅游农业的发展需要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农业的发展与当地旅游发展的基础密切相关。旅游发展条件好的地区,如果旅游发展带来大量游客,就会有更多发展旅游农业的机会。在分析区域旅游发展基础时,应重点关注区域旅游的类型、特点、资源组合、资源分布及其所提供的旅游功能,同时关注周边旅游资源的状况。

3.发展旅游农业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市场定位。旅游农业按市场运作,追求回报率。任何旅游产品都应该有市场卖点。从我国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旅游农业的主要客群是对农业农村生活不熟悉但又非常感兴趣的城市居民。因此,旅游农业首先应作为城市居民休闲的“后花园”,即市民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短期、低成本旅游,作为休闲、娱乐、自我的好去处。 - 培养。

4.发展旅游农业需要明确的区位选择。区位因素与游客数量呈正相关。一个成功的旅游农业园区应选择以下地点:一是城镇化发达、客源市场充足的地区。二是相关产业特色农业基地。农业基础良好,特色鲜明。第三,在旅游景点附近,可以利用景区的客源市场,吸引一些游客。四是围绕度假区发展农业度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