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度假区评价标准解读及度假旅游开发探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根据《河南省旅游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河南省旅游管理条例》),制定本文件以作为《条例》)细则。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展旅游活动、从事旅游经营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和本细则。

第三条从事旅游经营,是指经营者以旅游名义招揽、接待旅游者,为旅游提供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

第四条旅游业按照国家规定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条例的规定明确旅游主管部门加强旅游行业行政执法。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旅游质量监督机构按照法律、法规的授权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行使职权。

第二章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五条旅游发展规划应当根据旅游发展规划,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和设施建设项目的具体安排,根据旅游景区(含旅游度假区、旅游区等形式)规划、旅游线路规划和旅游项目规划的不同要求编制。

第六条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保护环境。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综合评价旅游发展的资源条件和基本条件;

(2)市场需求分析、市场规模确定、旅游发展目标;

(3)发展战略布局及旅游产品开发重点;

(四)旅游资源开发安排和设施建设;

(五)环境、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保护的原则和措施;

(六)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及实施方案等。

 

第七条:旅游业发展规划实行分级审批制度。省级旅游行政部门负责协调审批重点、跨区域的旅游项目。全省旅游发展规划;直辖市、县(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协调审批本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由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论证,并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

第八条承担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任务的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旅游规划设计的有关规定。单位资质和旅游规划单位登记管理的有关规定。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本省从事旅游规划编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资质认定,并向社会公布。定期公开。未取得认证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旅游规划编制工作。

第三章旅游经营者的审批

第九条 旅游景区(点)应当按照旅游经营许可证的规定办理旅游经营许可证。法律体系。申请单位应当向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逐级报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批准,颁发由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制作的旅游经营许可证和招牌。

第十条旅游景区(点)入口处必须悬挂旅游经营标志。

未取得旅游经营许可证和招牌的各类旅游景区(点),不得从事旅游业务。

第11条T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政部门根据旅游景区(点)的资源、服务设施和管理水平作出旅游决策。风景名胜区(点)分级并向社会公布。

旅游景区(点)的评级标准和实施办法,由省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二条旅游景区(点)的门票价格由价格主管部门按照所属部门确定。制定价格应当征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旅游景区(点)管理机构应当严格执行门票价格,明码标价,不得擅自提高门票价格或者擅自加价。伪装的形式。同一旅游景点(点)不得收取多个积分。具有特殊价值需要单独销售的,应当报价格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三条 星级饭店按照国家规定的评价权限进行评价,由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设立旅游涉外星级饭店。被评定的酒店评估机构负责评估。

第十四条 旅馆(含度假村(村)、公寓、游轮,下同)需要星级评定的,必须向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地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逐级报告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饭店需要星级评定时,可直接向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新建、改建、扩建星级饭店,须经省旅游行政部门书面批准后方可办理相关建设手续。

第十五条:未经批准的单位不得使用星级饭店用语、标志和旅游(涉外)指定饭店标志。

星级饭店标志由省级旅游行政部门统一颁发。已评定为星级饭店的饭店不得随意降低服务标准,不得悬挂其他等级标志。

第十六条旅行社的审批管理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

餐饮、购物、医疗、工艺、旅游产品(品)、娱乐等场所需评定为指定旅游(涉外)场所。涉外)单位,经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应当悬挂指定旅游(涉外)单位标志。

定点旅游(涉外)单位标志由省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作。

2.旅游胜地评价标准解读

1.以城市为基础的发展模式。社区区域一般靠近大城市,有客源和交通优势。因此,他们重点开发周末度假客户。主体型也称郊区型,类似于上文提到的韩国周末农场型,是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典型发展模式。适合发展集疗养、娱乐、体育健身产品于一体的高端乡村度假村,对基础设施等辅助服务质量要求较高。 2. 旅游资源型 根据不同的资源类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可分为自然生态景区型、历史文化型、民俗文化型三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自然生态景区为主型:主要依托当地或邻近自然景区的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突出乡村生态旅游特色,给游客带来悠闲的绿色情调。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自然、生态、休闲性和参与性活动的结合;历史文化型:以文化为核心,产品以教育、观光为主,适合高层次市场需求。一般开发乡村文化博物馆、民俗度假村,让游客在体验清新自然的氛围和纯朴民风的同时,感受历史文化景点和名人的深度;民俗文化依托类型:依托乡村居民、文物古建筑、文物古迹等物质形态,以及当地民间文学艺术、民俗节日、地方民俗文化庙会等文化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开展参与式民俗文化观光活动。该模型的核心是捕捉民俗等核心特征。 3、交通旅游。顾名思义,采用这种发展模式的乡村旅游一般位于高速公路、国道等主要交通线附近。游客的主要客源也是主要交通线附近的居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私家车的增加,高压下的白领阶层对这种交通便利的乡村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这里也是人们逃离城市、寻找远方的宁静和冒险的绝佳去处。 4、工业经济产业融合催生的旅游新业态,为乡村旅游与农林渔业相结合、以工业为依托、以产业经济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提供了机遇。乡村旅游通过发展农业休闲、渔业休闲、林业休闲、果业休闲产品、乡村美食品尝、渔村垂钓等旅游项目。这不仅满足了游客的基本需求,也让他们学到了相关行业的知识。一些知识,这样的教育活动客观上会吸引大量的年轻顾客。

3.旅游度假区考核标准解读及度假旅游发展研讨会解读

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

1.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丰富的农业资源基础。农业文化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可供农业生产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农业经济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要素和社会生产成果,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卫生等农业基础设施等。

2.旅游农业的发展需要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农业的发展与当地旅游发展的基础密切相关。旅游发展条件好的地区将有更多发展旅游农业的机会如果他们的旅游业发展带来大量的游客,那就是文化。在分析区域旅游发展基础时,应重点关注区域旅游的类型、特点、资源组合、资源分布及其所提供的旅游功能,同时关注周边旅游资源的状况。

3.旅游农业的发展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市场定位。旅游农业按市场运作,追求回报率。任何旅游产品都应该有市场卖点。从我国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旅游农业的主要客群是对农业农村生活不熟悉但又非常感兴趣的城市居民。因此,旅游农业首先应作为城市居民休闲的“后花园”,即市民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开展短期、低成本旅游,作为休闲、娱乐、休闲的好去处。d.自我修养。

4.发展旅游农业需要明确的区位选择。区位因素与游客数量呈正相关。一个成功的旅游农业园区应选择以下地点:一是城镇化发达、客源市场充足的地区。二是农业基础较好、特色鲜明的特色农业基地。第三,在旅游景点附近,可以利用景区的客源市场,吸引一些游客。四是围绕度假区发展农业度假模式。

4.国家旅游度假区评级标准

1.国家旅游度假区概念

国家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国际度假旅游要求、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旅游度假区。主要综合旅游区地理界限清晰,适宜集中设置。g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该地区旅游度假资源丰富,客群良好,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对外开放基础。与国家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区不同,国家旅游度假区属于国家级开发区。

2.国家旅游度假区划分细则

根据具体划分细则分为强制性指标、资源环境、度假产品综合评价两类。

第一部分强制性指标

指标内容

是否符合标准

1应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环境适合度假。没有被污染的水、空气、土壤,没有频繁发生、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

2要有明确的空间界限和统一有效的管理组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面积ts应不小于8km2;省级旅游度假区面积不少于5平方公里。

3 拥有至少3家国际品牌或国际标准度假酒店。

4 以接待过夜游客为主,国家旅游度假区至少有1/3的过夜游客平均停留3晚以上,或2/3平均停留2晚以上;省级旅游度假区应留宿 至少有1/3的游客平均留宿2晚以上。

5国家旅游度假区省外过夜游客比例不低于1/3。

6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住宿接待设施客房总数不少于1000间,省级旅游度假区住宿接待设施客房总数不少于1000间。超过500。

7 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占SA的比例旅游景区旅游接待设施总建筑面积之比不应大于1:2。

8 近三年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件。

总评

注:环境质量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其中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二级地区标准,地表水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符合GB 3838的IV类标准。各类设施的健康安全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第二部分资源环境与度假产品综合评价表

编号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1

度假资源

(15分)

资源类型丰富,主题资源清晰,优质大规模,适合度假产品的开发。专题资源在本地区是独一无二的。

2

自然 en环境

(10分)

气候条件较为舒适,空气质量良好,景观植被环境良好。

3

人工环境

(10分)

人工设施、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地方特色、艺术特色或设计创意。人文环境度假休闲氛围浓厚,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4

规划

(10分)

度假村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可实施各种详细规划和设计中。能够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合理进行规划和分期,兼顾短期效果和未来发展潜力。

5

接待设施

(20分)

住宿设施类型多样——主题型、中档舒适型便携式型、环保低碳型、家庭型等,品质舒适,服务周到。

6

休闲度假产品

(15分)

产品多元化——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健身疗养、夜游、定期节日、演艺活动等品质优良,可区别于一般城市同类产品,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度假需求。

7

主题产品

(10分)

利用主题资源打造的主题产品可以系统化、精细化,吸引游客大能力,良好的产品质量,以及融入当地文化的能力。

8

声誉

(10分)

游客和专业人士对度假村的总体评价

< p >9

总分

(100分)

详情2:综合评分规则旅游度假村等级

说明:

旅游度假村综合评级规则满分为1000分。根据评审主体分为专家组、技术组和游客三类。专家组指标总分350分,技术组指标总分550分,游客问卷总分100分。除1000分指标外,还有总计30分的额外奖励积分指标。

5.国家旅游度假区评价标准

当然是5A级景区最好。旅游景区包括风景名胜区、红色旅游点、文化博物馆、寺庙、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历史遗迹、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等。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我国风景名胜区是分为五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为AAAAA、AAAA、AAA、AA、A级旅游景区离子。旅游景区的评级根据三个因素确定: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景观质量和游客意见。实行动态调整,对不符合标准的,降低评级。 5A级景区在国际国内均享有盛誉,旺季时常挤满游客,如故宫、八达岭长城等。

6。度假村考核详情

旅游度假村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根据《旅游度假区等级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

第五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正式开业经营旅游度假业务2年以上的旅游度假区,可以申请省级旅游度假区。已公布为省级旅游度假区1年以上的度假村可申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阿尔旅游胜地。

第七条 国务院旅游行政部门委托“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和开发质量评估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旅游资源委员会”)具体负责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和开发质量评估工作。组织审核旅游度假区等级管理工作,授权并监督省级旅游度假区等级管理机构开展审核工作。

各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设立相关机构,负责省级旅游度假区等级管理工作的组织审核,并报“国家旅游之都委员会”备案。

7.省级旅游景区评定流程

4A级景区依据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和《评定管理办法》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初评和推荐由全国旅游风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分为:从旅游交通、游览观光、旅游安全、环境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经营管理、资源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吸引力、市场吸引力等方面划分五个等级。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AAAA级、AAAA、AAA、AA、A级旅游区(点),旨在加强旅游区(点)管理,提高旅游区(点)服务质量,维护旅游区(点)。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促进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

4A景区Ev评价标准

1 旅游交通

a) 交通便利,人性良好。交通设施齐全,进出方便。或有一级公路或高等级水路或直航航线;或者有专门的旅游交通线路。

b) 有与景观环境相协调的专用停车场或船舶码头。管理完善,布局合理,容量能满足旅游接待要求。场地平坦坚实或水清。标志规范、醒目。

c)区内游览(参观)路线或水道布局合理、流畅,观赏面积大。路面有特色,或者水路水质好。

d) 在区内使用低排放交通工具,或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

2 游览

a) 游客中心位于区位合理、规模适中、设施齐全、功能齐全。咨询服务人员装备齐全、业务熟练、服务热情。

b) 各类引导标志(包括导游全景图、导游图、指示牌、风景介绍牌等)造型独特,与景观环境相协调。招牌、风景介绍牌设置合理。

c)公共信息资料(如研究著作、科普图书、综合画册、音像制品、旅游指南图及旅游指南资料等)特色突出、品种齐全、丰富内容丰富,制作精良,更新及时。

d) 导游(讲解员)均经过认证,其数量和语言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普通话达标率为100%。导游(解说员)均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不少于4人0%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e) 导游(解说)的话科学、准确、生动。导游服务质量符合GB/T 15971-1995中4.5.3和第5章的要求。

f)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合理,图案精美,具有特色和艺术性,符合GB/T 10001.1的规定。

g)游客公共休息设施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计精美、富有特色、富有艺术感。

3旅游安全

a)认真执行公安、交通、劳动、质监、旅游等有关部门制定、颁布的安全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系。保障体系健全,工作全面落实。

b)消防、防盗、救护等设备齐全、完好有效,交通、机电、观光、娱乐等设备完好,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游乐园符合GB/T 16767规定的安全和服务标准,危险区域标识清晰,防护设施齐全有效,高峰期有专人看守。

c)建立应急救援机制,设立医疗室并配备医务人员。制定应急预案,具有较强的应急处置能力,处理事故及时、妥善,档案记录准确、完整。

4 卫生

a) 环境整洁,无污水、污物,无乱建、乱堆、乱堆放,建筑物及建筑物无剥落、污物。各种设施和设备。 ,空气清新,无异味。

b) 各类场所符合GB 9664要求,餐饮场所符合GB 16153要求,游泳场所符合GB 9667的要求。

c)公厕布局合理,数量能满足需要,标志醒目美观,建筑造型与景观环境相协调。所有厕所均配备冲水、冲洗、通风设备,并保持良好状态或采用冲水式生态厕所。厕所管理良好,卫生洁具干净,无污垢、堵塞。内部干净整洁。

d) 垃圾桶布局合理,标识清晰,数量能满足需要,造型美观,与环境相协调。垃圾分类收集,及时清运,每天清扫。

e) 食品卫生符合国家规定,餐饮服务配备消毒设施,不使用污染环境的一次性餐具。

5 邮电通讯服务

a)提供邮政、邮政纪念服务。

b) 通讯设施布局良好。输出人口。游客聚集的地方都有公用电话,具有国际、国内直拨功能。

c) 公用电话亭与环境相协调,标志美观、醒目。

d) 通讯便捷、线路畅通、服务热情、收费合理。

e) 可以接收手机信号。

6旅游购物

a)购物场所布局合理,建筑造型、色彩、材质各具特色,与环境相协调。

b) 对购物场所实行集中管理,保持环境整洁有序,杜绝追逐兜售、强买强卖。

c) 对商品从业人员有统一的管理措施和手段。

d) 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种类丰富特点。

7经营管理

a)管理体制健全,运行机制有效。

b)旅游质量、旅游安全、旅游统计等运行管理制度健全有效,落实措施有效,监督检查定期,书面记录和汇总齐全。

c) 管理人员配置合理,高级管理人员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d) 具有独特的产品形象、优良的品质形象、鲜明的视觉形象和文明的员工形象,建立自己的品牌标志,并综合、恰当地使用。

e) 有正式批准的旅游总体规划,开发建设项目符合规划要求。

f) 培训机构和制度明确,人员和经费落实,业务培训全面有效,资质合格在职培训率达到100%。

g) 投诉制度健全,人员、设备到位,投诉处理及时妥善,档案记录完整。

h) 为特定人群(老人、儿童、残疾人等)配备出行工具和用品,提供特色服务。

8 资源和环境保护

a) 空气质量达到GB 3095-1996一级标准。

b) 噪声质量达到GB 3096-1993一级标准。

c) 地表水环境质量符合GB 3838 的要求。

d) 污水排放符合GB 8978 的要求。

e) 防护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保护方法科学先进,能够有效防止自然和人为破坏,保持自然景观和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f)科学管理旅游圣容量。

g) 建筑布局合理,建筑体量、高度、色彩、造型与景观协调。入口处主体建筑时尚,与景观环境和谐。周围建筑物应与景观风格相协调,或有一定的缓冲区或隔离带。

h) 环境不错。绿化覆盖率高,植物、景观配置得当,景观和环境美化措施多样,效果良好。

i)区内所有设施设备符合国家环保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坏旅游资源和旅游氛围。

9 旅游资源吸引力

a) 游憩价值很高。

b) 同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或者其中的价值之一ues具有国家意义。

c) 珍稀物种较多,或者景观非常独特,或者有国家资源实体。

d) 资源实体非常大,或者资源类型很多,或者资源实体密度极好。

e) 资源实体完整并保持其原有的形式和结构。

10 市场吸引力

a) 全国知名。

b) 高声誉。

c) 市场辐射力强。

d) 形成鲜明的主题,并具有一定的原创性。

2011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5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超过3万人次。

12 游客抽样调查满意度较高。

8.旅游景区评级规则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具体评级标准:

(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评级:

具体内容1: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总共1000分分为i分为8大类。各大类得分为:旅游交通130分、观光235分、旅游安全80分、健康140分、邮电20分、旅游购物50分、综合200分管理。保护资源、资源环境145分。 4A旅游景区需要达到850分。

细节2:景观质量。分为资源要素价值和景观市场价值两个评价项目,九个评价因素,总分100分,其中:资源吸引力65分,市场吸引力35分。 4A级旅游景区需要达到80分。

细节3:访客意见。游客满意度总体得分为100分,4A级旅游景区需达到80分。

(二)旅游景点的范围:

旅游景点是指有旅游活动的空间或者区域。主义及其相关活动作为其主要职能或主要职能之一。旅游景区包括风景名胜区、红色旅游点、文化博物馆、寺庙、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历史遗迹、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以及各类旅游景区工业、农业、经贸、科教、体育、文化艺术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