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优化旅游生态环境,净化自然空气。

2.旅游产业发展意见方案

2016年12月22日,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旅发〔2016〕172号。分为四个部分:充分认识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重要性、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

重点任务是:引领健身休闲旅游发展;培育活动旅游市场;培育体育旅游市场主体;提高体育旅游装备制造水平;加强体育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旅游产业政策内容

我国旅游政策对旅游业的积极影响:促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旅游业是一个高度关联的行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从劳动力就业角度看,旅游业是拉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旅游业的发展对于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4.关于推动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落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国家旅游局确定主题2015年国家旅游年确定为“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

据介绍,这也是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国务院明确提出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点开展东盟—湄公河流域发展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图们江区域发展合作,以及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和缅甸。在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框架下,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地区旅游合作。

5.关于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

打造乡村特色旅游项目,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6.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前10年是起步阶段。 1978年、1979年,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满足国民经济总体需要。改革开放。旅游业的诞生就伴随着“为什么”和“如何”的问题,这需要国家从战略上明确旅游业的性质和定位。

国家第一个关于旅游发展的战略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1981年国务院第80号文件)有两个立场:一是双重性。目标是“旅游业既是我国经济事业的一部分,也是外事工作的一部分”,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政治和经济双丰收”。这是用来确定旅游“中国道路”特征的定位;

二是比较调整后将旅游置于经济领域。 “旅游业是综合性事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不可缺少的事业”——这也是明确行业重要性定位,为旅游业在40年“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选择正确的跑道”。修正上表。

第二个10年是工业化进程阶段。这个阶段还可以再拉长一点,从1986年国民经济“七五”规划开始,到199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旅游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

1981年,国务院主持制定了第一个旅游业发展规划,五年后,旅游业被列入国家第七个国民经济。经济发展计划。可想而知,五年的实践,五年的探索,是多么的艰难。最终,这份《规划》确定了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应具备的基本政策和制度保障。旅游业已步入正轨k 国民经济。工业化进程已经开始。

旅游业的工业化进程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国家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转型同步进行。 1992年,旅游业随着国家市场机制的完善而发展。转型意味着主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承担更大的责任。

这10年是起步的10年

第三个10年,是旅游业深入市场化的阶段。 1998年至2009年,“假日制度”启动,大众旅游起飞,旅游市场繁荣。

随着国家整体转型持续推进,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旅游业“保增长、促发展”的积极作用扩大内需、调整结构”,2009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30年后的又一个“双目标定位”,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颁布,联合颁布《国家休闲纲要》体现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增强和凸显”,也是旅游业对国民生活重要性的“深刻体现”。

第四个十年,是“旅游业”发展的阶段。全面融入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国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头社会主义产业主动融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多方协调的改革精神,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在推进过程中“旅游+”、“大旅游”、“全域旅游”,转型升级形成新格局。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发展要求,“全域旅游”既是符合旅游产业规律的发展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7.关于旅游发展的建议

发展乡村旅游是当前旅游业的生力军,迸发出巨大的活力。在我的身边,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子。当它谈到发展乡村旅游的策略,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1.选址。据我粗略统计,乡村旅游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选址。比如交通是否方便,附近有没有旅游区,附近是否可以招聘员工,附近是否可以购买蔬菜水果,区位优势和客户群体有哪些等等。其中,您的企业规模有多大?需要估计客户群,你的竞争对手、不利因素等都应该考虑在内。

2.定位。乡村旅游定位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比如制作乡村饮食文化、杀猪菜、铁锅炖菜等。比如怀旧文化、民俗村落、老建筑等等,都是历史的积淀和泥土的渣滓。又如采摘节、品鉴季或综合展示布局生态种养,种、养、销等一体化运营。

3.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规划乡村旅游,重要的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即自己擅长什么、有什么。比如说你有一个生态农场,又懂技术,那你从事生态旅游就更好了。例如,如果项目附近有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或渔业基地,则应靠近项目并采取相应行动。你不能光有钱,脑子一热就去乡村旅游。

4.科学运作。完成以上工作后,就该进行运营管理了。工程建设、项目规划、人员招聘、功能区划分、产品展示、广告宣传、试运营等都要一一进行。涉及内容复杂多样,必须处理好。

5.中号管理和纠正。乡村旅游的优点是好用、踏实,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食品卫生管理、种植养殖技术、旅游线路整合、雇佣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等。 ..,这非常复杂。在我所了解的几个成功案例中,失败的原因大多是经营不稳定、家族企业既得利益划分不清、管理制度不落实、意见不合、纠纷等。

6.几点原则和建议。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只是对种植行业了解一点,也和种植者打过很多交道,所以只是道听途说。

1.渐进原则。无论是发展乡村旅游,还是乡村餐饮服务,依赖农业生产都非常麻烦。从广义上讲,这也叫农工商业一体化。因此呃,先别着急,先试水一下。

比如你有一个渔场,你可以在附近开一个渔村,在锅里炖。积累了人脉、经验和资金后,就可以扩大再生产,增加种植、加工和产品销售。这在市场上被称为“以战养战”。

2.系统优先原则。由于乡村旅游项目运营所在地的特殊性,乡村旅游经营者一般是一个家庭或几个家庭的组合。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责权不对等、公私不清、各自为政的情况。在战争的情况下,往往刚开业时生意兴隆,但赚钱后就变得混乱了。究其原因,是制度不清、顶层设计不够、缺乏制度约束。

3.市场优先原则原则。在打造乡村旅游时,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客群。客户体验是第一要务。所以,在这个方向上,客户就是市场。只有遵循他们的经验,我们才能发展。

比如建设采摘旅游,就只有葡萄,就有点单调了。如果列出草莓、樱桃、黑豆、灯笼果、覆盆子、沙果、梨,几乎有六种产品从1月到10月每个月都会采摘。那会有多有吸引力呢?

4.特色原则。特色就是与众不同,乡村旅游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别人没有的,我就有,别人有的,我就坚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展,才能成功。我曾经去过一个卖杀猪菜的农场。在那里你可以参观它的各个方面,包括养猪、种菜、餐饮、一体化、生态。看完后你觉得你应该尝试一下。把功能完善起来,一定会吸引人的。

好吧,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吧。如果一两句话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我将不胜荣幸!

8.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随着人们对旅游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相关部门必须专门组织。专家学者、旅游经营者等相关人士就如何提高旅游水平和质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切实、大胆、创新的提高旅游质量的方法和可行的方案,真正将旅游质量提升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