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论坛

201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建设新首都经济圈、推动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需要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模式。这是探索生态文明的需要。构建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推动环渤海地区发展的需要经济区,带动北部腹地发展。这是重大国家战略,必须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可持续的协调发展道路。

2018年7月26日,2018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调整区域布局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探索特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人口密集、经济密集地区有序疏解功能的优化发展模式。有效遏制“大城市病”

2020年5月28日,我们从河北省财政厅获悉,河北首次发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项债券”,重点支持发展并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1500亿,为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2.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

自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区各级政府部门联手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探索紧密联动的工作机制,搭建了一批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一大批科技成果落地,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加速合理流动评论。

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将为盘活区域创新资源、释放科技成果红利注入强劲动力。在设计布局上,构建以社区为核心理念的协同创新格局;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工作机制联动、科技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共建,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3.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主题

核心是京津冀整体协调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交通网络体系,拓展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促进产业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新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共同目标、协调发展新格局综合施策,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4.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

河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园)揭牌仪式在石家庄高新区举行。河北工业大学及高新区相关领导出席揭牌仪式。

本次揭牌仪式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石家庄高新区落实和深化省校务实合作翻开了新篇章。揭牌仪式结束后,双方进行了合作为学校选拔的第一批16个科研团队提供了餐食和产业化项目的注册和实施。

5.京津冀开发区协同创新发展论坛

2021甘肃(兰州)智慧农业展览会

时间:2021年12月4-5日

地点: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展览中心

主办单位:

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节水分会

全国水肥一体化产业联盟

甘肃农业科技推广协会

甘肃省植物保护学会

甘肃省种子协会

甘肃省园林商会

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联会

>

甘肃农业农村在线

甘肃省农业机械工业协会

甘肃省农业机械学会

甘肃省化肥协会

甘肃日报aper集团

协办单位:

河南省化肥协会

山东省节水灌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北京-津冀水肥一体化联盟

项城嘉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吉飞科技有限公司

大御洁节水集团有限公司

大华节水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天业节水灌溉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甘肃北展盛世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同期活动:第三届甘肃智慧农业应用与发展论坛

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交流对接会

p>

第二届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联联征集节

甘肃省农业技术示范展

甘肃省化肥农药工作研讨会

展览概述

2020甘肃(兰州)智慧农业展览会已于2020年12月11-12日圆满结束,现场面积12000多平方米,300余家展商齐聚,包括大禹节水、大华等节水、河北润农节水、天眼威臻、心连心、石可峰、阿盛亚美特、神农水务、中化、中农利华、河北威源、大疆创新、极飞科技等国家认定企业;展示范围包括高效节水与智慧农业装备、水肥一体化、新型肥料、绿色农药、优质品种、园林机械等。

2021甘肃(兰州)智慧农业博览会农业展将迎来第三个年头,本届展会将比往届规模更大、覆盖领域更广、专业买家更精准。它将包括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专家学者、种植大户、合作社等,并会现场集合。丰收节活动、高标准农田对接交流活动、现代种植对接交流会、肥药研讨会等各类活动同时亮相,推动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甘肃农业社会化服务进程。

展品范围

智慧灌溉展区:农业灌溉设备、园林灌溉设备、园艺灌溉设备、工业排灌设备、精准灌溉、喷灌机械、微灌系统、滴灌管(带)及管件等节水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太阳能灌溉系统、过滤器、水泵机组、管件、阀门、喷头、施肥泵、水肥一体化设施等.

智慧农业高新技术展展区:农用无人机、信息农业、精准农业技术、检测仪器、无土栽培技术、农业高新技术装备、农业信息通信服务、信息管理、农业6.京津冀协同发展科技创新新格局

“如果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盘围棋,那么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关键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张连奇表示,雄安新区对于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从国际经验看,区域发展大多以城市为点和纽带,雄安新区成立后,将形成北京和天津之间的等边三角形。京津冀城市布局首先从物理空间上进行优化。我们将在资源流动上下功夫,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京津冀创新区发展路径指明方向,补好“最后一块拼图”,成为新的京津冀创新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北京大学教授杨开中指出,河北绿色崛起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课题。河北中南部是河北的主体,雄安新区的设立有利于河北中南部加快发展。杨开忠表示,雄安新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北京新机场有效服务范围内。京九线和津保交通轴在此交汇。离田家很近毗邻金港、黄骅港,交通便利。值得注意的是,雄安新区环绕白洋淀,具有生态资源优势和较强的区域承载能力。 “这也至关重要。”

七、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

天津市政府新闻办继续举办“贯彻十九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中国共产党”。武清区区长戴东强、武清区发改委主任韩松岭介绍了武清区立足京津冀核心区的发展优势和发展优势。展望、“京津卫星城、美丽新武清”建设的相关情况。

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按照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发展规划》和天津市《实施方案》中,武清区提出了“京津卫星城、美丽新武清”的总体目标,打造“京津双城协同发展枢纽节点、高端制造业研发与生产基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市十一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小京津冀”在“通武龙”地区的独特作用。

近年来,武清区“同五郎”作为“试验田”,在制度创新、促进融合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据悉,49个部门、乡镇、街道、园区对口单位建立了沟通机制,签署了55份合作协议,涉及教育、文化、科技、工商、警务、政法、三地联合举办首届“通武画廊”职工技术技能大赛、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大型人才招聘、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京津冀青年企业家论坛等活动已举办多场10倍。

武清不仅是北京、天津的卫星城市,更有京津走廊之称。资源的聚集,打造了武清未来的价值高地。幕后花絮 在天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无论从住宅还是工业角度来看,应该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武清的发展不容小觑。从投资角度来看,武清也拥有诸多优势资源。在一起肯定会有非常高的发展潜力。

8.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

京津冀科技领域科技创新格局参考京津冀。

9. 2018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

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在2020年9月5日服务贸易开放发展新趋势高峰论坛上表示,北京将建设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提高民族服务业水平,增加先锋队伍。我们将尽力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设以科技创新、开放服务业、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平台。层面改革开辟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