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拉卜楞寺景区简介

1.夏河拉卜楞寺。

世界上最大的藏文学习机构,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它是由第一世嘉样活佛于1709年创建的。藏有各类经书六万余卷。是甘肃、青川地区藏书最多的寺庙和最大的藏族宗教文化中心。节日法会包括:正月祈福会、二月法会、四月“娘乃节”、七月法会、九月“赈灾法会”、十月宗喀巴圆寂纪念等。

2。泾川大云寺。

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云寺和王母宫的一部分。历史上曾是武则天下令收藏的皇家寺庙大云经。 1964年,出土了包括石书、铜盒、银棺、金棺、玻璃花瓶在内的“五叠书信”,内含金棺、银棺等14具,内装有当年的遗物。佛真身。被称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发现”之一。 1969年,大云寺遗址内发现北周保宁寺地宫,再次出土石字32个、双鎏金铜字、玻璃瓶等。 2012年12月,大云寺遗址地窖内两次发现大量佛像。 2013年1月,在佛像地窖旁发现了一座宋代龙兴寺地宫。第三次出土装有2000多件佛舍利的玻璃瓶,被认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瑰宝”。 《重大考古发现》”。

3.张掖大佛寺。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因寺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涅槃像。中国卧佛,故名,被誉为“山塞名寺,佛教圣地”,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公元1098年)。寺内供奉着我国最大的室内卧佛——释迦牟尼涅槃像。寺内珍藏着罕见的明代手书金经和上千件精美文物。

4.山丹大佛

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北魏(公元425年),供奉泥塑释迦牟尼讲经坐像,高35米,被誉为“佛寺”。被国内外佛教资深人士誉为“天下第一大佛”,据考证,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r坐佛。最好的。

5。武威白塔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元代忽必烈时期(公元1260-1295年)西藏宗教领袖萨迦班举行智达(萨班)举行大法的地方。与蒙元代表、西路军总司令阔端“凉州会谈”。这次历史性的会议决定西藏正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标志着西藏从此纳入中国版图。

6.禄曲县郎木寺。

被誉为东方“小瑞士”、香巴拉“小江南”,是安多地区的中心世界最著名的寺庙之一。郎木寺镇在2005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最具人气和影响力的“中国魅力小镇”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进入前20名。著名的佛教寺庙有:永昌圣容寺、武威海藏寺、敦煌雷音寺、张掖木塔寺、天水南国寺、卓尼禅定寺等。

2。拉卜楞寺景区简介

拉卜楞寺、拉嘎山景区、当州草原景区、郎木寺、米拉热巴塔、野力观景区、大峪沟景区、则查石林景区、扎嘎纳、甘家秘境。

3.拉卜楞寺在哪里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它的藏文全称是:“甘丹夏珠达尔吉扎西依苏七举郎”。意思是说巨喜谈论建设和振兴吉祥佑宣寺。简称扎什其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异读,意为活佛大师的住所。是我国六大寺院之一藏传佛教格鲁派,被誉为“世界藏传学院”。最高峰时有僧人4000余人,1980年对游客开放。在2018年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览会上,入围“神奇西北百景”名单。 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的领袖为六世嘉样护法图,其他领袖包括八大堪布和四大大师。拉卜楞寺据说历史上有寺院108座(实际上比这个数字多得多)。是甘南地区的政治、宗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着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法体系。 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寺现存最古老、唯一的佛堂,始建于第一代杰米时期。昂活佛。紧挨着大经堂的就是下檀部书院的佛堂。

创建时间:1709年

城市: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特色: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p >

简介:

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0.5公里处。它的真名是甘丹夏珠布达吉依苏其别朗,简称扎什其寺。是我国藏传佛教(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一般称为拉卜楞寺。第一家嘉样阿旺松哲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建“拉章”(即嘉样佛宫)。 “拉章”读音改为“拉卜楞”,意为寺内最高活佛的住所。

寺庙坐北朝北南,总占地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万多平方米。拥有主要寺庙90多座,其中学院6所,佛寺16座,寺庙18座。活佛殿)、僧侣住所和讲经台、法园、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宏伟的具有藏族特色的建筑群,房屋不下万间。

拉卜楞寺的宗教体系主要由文寺、医药、时轮金刚、吉嘎查扎拉、上密宗、下密宗六大学院组成。它是整个蒙藏地区寺院体系最完整的。 。文思书院为其中心,又称大经殿。有前厅、前院、正厅、后厅,共房屋数百间,占地十余亩。是藏族风格与古代宫殿风格混合结构。有鎏金铜质顶部有瓦片、铜羊、法轮、旗帜、宝瓶等装饰。它以佛经为主,重点研究印度佛教徒所著的五部大论(《经论》、《般若论》、《中观》、《轮回》、《戒律论》)。

寺内所有梵殿均采用当地的石、木、土、茴香建造,很少使用金属。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乎梯形,外石内木。有句话叫“外无木,内无石”。每座寺庙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和层次,都用红、黄、白等土色颜料进行绘制。阳台的屋檐上挂着彩色的窗帘。大中型建筑物的顶部和墙壁上都放置有镀金的铜法轮和阴阳兽。 、 花瓶、 横幅、 金色圆顶、 狮子。有的宫殿还融合吸收了建筑风格汉族的房屋,加盖宫殿式屋顶,覆盖鎏金铜瓦或绿色琉璃瓦。

拉卜楞寺珍藏民族文物和佛教艺术品万余件。每殿内有十六尊巨佛,每尊都用镀金铜或檀香木雕刻而成,高8米多。里面有无数的中小型佛、菩萨、佛塔以及各种质地的法器。寺内还收藏了历代大师的衣物等生活用品,以及金旨、印章、印章、大匾、千佛树、珍珠塔、玉如意、陨石、海马牙等。是由皇帝册封和赐封的。

4.拉卜楞寺周边景点

敦煌,甘肃省县级市,隶属酒泉市管理,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敦煌是节点城市丝绸之路上,以“敦煌石窟”和“敦煌壁画”而闻名。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代长城边界上的玉门关、阳关所在地。是甘肃省四大绿洲之一。

近年来,敦煌市大力改善生态环境。鸣沙山下,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绿意盎然。敦煌风景区——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的风景越来越迷人,每天都吸引着人们。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景区观光旅游。

5.拉卜楞寺简介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它的藏文全称是:“甘丹夏珠达尔吉扎西依苏其居朗”,意为吉祥幽玄寺,是为巨喜传法而建的。简称扎什其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异读,意为活佛大师的住所。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传学院”。最高峰时有僧人4000余人,1980年对游客开放。在2018年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览会上,入围“神奇西北百景”名单。

该寺的住持为六世嘉样护法图,其他领袖包括八大堪布和四大大师。拉卜楞寺据说历史上有寺院108座(实际上比这个数字多得多)。是甘南地区的政治、宗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着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法体系。全寺现存最古老、唯一的佛堂,建于清末年间。第一世嘉样活佛。紧挨着大经堂的就是下檀部书院的佛堂。

1982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拉卜楞寺周边景点

黄教六寺,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最重要的六座寺院的统称,分别是:拉萨的甘丹寺、色拉寺、原西藏寺、哲蚌寺修道院;西藏日喀则市的扎什伦布寺;青海省西宁市塔尔寺;甘肃夏河拉卜楞寺。

1.甘丹寺位于拉萨市达孜区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望波日山就像一头卧着的巨象,背负着大片的建筑群遍布山间。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因地制宜的传统寺庙建筑风格。寺庙依山而立,建筑重叠,雄伟壮观。

2.哲蚌寺,原名吉祥永恒十方尊胜府。藏语意为“都美寺”或“吉米寺”。它的藏语全名意为“吉祥永恒的十方尊胜州”。 。位于拉萨市以西约十公里处的根平乌孜山南坡山谷中。它是由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弟子江央曲吉扎西班丹于1416年创建的。

3.色拉寺全称“色拉大乘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与哲蚌寺、甘丹寺并称为拉萨三大寺。它是三大寺中修建最晚的一座。色拉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色拉乌孜山麓,距市区3公里。来自拉萨北郊。它周围是柳树林。自古以来就是高僧、活佛说法之地。周围有许多供僧尼使用的小寺庙。

4.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全称“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寺”。祈福之聚胜诸州。”位于西藏日喀则尼色日山脚下,是该地区最大的寺庙。

5.塔尔寺,又名塔尔寺位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湟中区,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大金瓦寺内为纪念宗喀巴大师而建的大银塔而得名。黄教创始人,藏语称“滚本仙巴林”,意为“十万狮子的弥勒寺”。

6、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语全称:“甘丹夏珠达尔吉”扎西依素其居朗,意为居西传授修行之意。兴吉祥又玄寺,简称扎什其寺,通称拉卜楞寺。拉卜楞寺为藏语“拉章”的异读,意为“拉章”的音译。

7.拉卜楞寺景区

拉卜楞寺位于夏河县城西一公里处的平台上,寺前青山巍峨,松柏苍翠,东临大夏河,风景秀丽,喇嘛寺规模宏大,宫殿鳞次栉比,雄伟壮观,富有民族特色,有六大学院、十八个活佛住所、佛堂、经堂乐讲经台、藏经楼、印经院、辩经台、佛塔等建筑群星罗棋布。值得一看。

8.拉卜楞寺游览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它的藏文全称是:“甘丹夏珠达尔吉扎西依苏其居朗”,意为吉祥幽玄寺,是为巨喜传法而建的。简称扎什其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异读,意为活佛大师的住所。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传学院”。最高峰时有僧人4000余人,1980年对游客开放。在2018年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览会上入围“西北百景奇景”

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的住持为六世嘉样呼图克图,其他领袖包括八大堪布和四大大师。拉卜楞寺历史上据说有寺院108座(实际上远比这个数字多),是甘南地区的政治、宗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了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法体系,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寺现存最古老、唯一的佛堂,建于第一世嘉样活佛时期。下昙部学院佛堂紧邻主经堂。

该寺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万多平方米。拥有主要寺庙90余座,其中学院6所、佛寺16座、寺庙18座。活佛殿)、僧侣住所和讲经台、法园、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宏伟的具有藏族特色的建筑群,房屋不下万间。

拉卜楞寺的宗教体系主要由文寺、医药、时轮金刚、吉嘎查扎拉、上密宗、下密宗六大学院组成。它是整个蒙藏地区寺院体系最完整的。 。文思书院为其中心,又称大经殿。有前厅、前院、正厅、后厅,共房屋数百间,占地十余亩。是藏族风格与古代宫殿风格混合结构。有鎏金铜瓦、铜山羊、法轮、横幅、宝瓶等装饰品。以佛经为主,重点研究印度B所著的五大论佛教徒(《经论》、《般若论》、《中观论》、《轮回论》和《戒律论》)。

寺内所有梵殿均采用当地的石、木、土、茴香建造,很少使用金属。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乎梯形,外石内木。有句话叫“外无木,内无石”。每座寺庙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和层次,都用红、黄、白等土色颜料进行绘制。阳台的屋檐上挂着彩色的窗帘。大中型建筑物的顶部和墙壁上都放置有镀金的铜法轮和阴阳兽。 、 花瓶、 横幅、 金色圆顶、 狮子。有的宫殿还融合吸收了汉族的建筑成就,增设宫殿式屋顶,并覆盖鎏金铜瓦或绿色琉璃瓦。

有民族文物万余件拉卜楞寺收藏的佛像和佛教艺术品。每殿内有十六尊巨佛,每尊都用镀金铜或檀香木雕刻而成,高8米多。里面有无数的中小型佛、菩萨、佛塔以及各种质地的法器。寺内还收藏了历代大师的衣物等生活用品,以及金旨、印章、印章、大匾、千佛树、珍珠塔、玉如意、陨石、海马牙等。是由皇帝册封和赐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