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边防检查站可以对出入境人员进行人身检查

走私是一种可以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的行为,而且会影响第三代。非法越境是违法的。对于国家来说,走私影响国家间正常人员往来,减少签证收入,扰乱边境管理和安全,进而给整个国家的安全带来隐患。

对于个人来说,违反边境管理规定增加了风险因素,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2.从事出入境边防检查

机场边防检查是公安部直属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机构,是国家政府部门。主要任务是对出入境人员、行李、交通运输工具、货物进行政治检查,盘问可疑人员,有权无故阻止出入境人员、交通运输工具进出境。

3.什么样的人员不被边防检查机关允许入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摘录)

第十一条

中国公民出入境,须将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等出入境证件交出入境边防检查机构查验,履行规定手续,经查验批准后,方可出入境。他们离开或进入该国。在符合条件的口岸,出入境边防检查机构应当为中国公民出境入境提供特殊通道等便利措施。

第十二条

中国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出境:

(一)未持有有效出境证件,携带或拒绝入境证件、逃避边防检查的;

(二)被判处刑期未决或者是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 3)有民事案件未结,人民法院决定不予出境;

(4)因妨碍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或者非法出境被其他国家、地区遣返的、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年龄未达到规定出境年限的;

(五)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务院主管部门决定不予出境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准出境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五条 外国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入境:

(一)未持有有效证件的持有效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拒绝、逃避边防检查的;

(二)有本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情形的;

( (三)入境后可能从事与签证类别不符的活动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入境的其他情形。对于不准入境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机构可以不说明理由。

第二十七条 外国人出境,应当将护照或者其他国际旅行证件和其他出入境证件交出入境边防检查机构查验,办理规定手续,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出境。

第六十七条

签证、外国人停留居留证件等出入境证件毁损、遗失、被盗或者签发后发现持有人不符合国际空间站出现这种情况的,签发机关应当宣告出境入境证件作废。伪造、变造、骗取或者被发证机关宣告无效的出境入境证件无效。公安机关可以注销或者没收前款规定的或者冒用的出入境证件。

第六十九条出境入境证件的真实性由签发机关、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或者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关认定。

第七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使用伪造、变造、冒用的材料的;持出入境证件出境入境;

(二)冒充他人出入境证件出境入境的;

(三)逃避入境的出入境边防检查;

(四)以其他方式非法出境入境的。

第七十三条

以欺骗手段骗取签证、停留居留证件或者其他出入境证件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下罚款。处十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单位有前款行为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七十五条中国公民患病的前往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出境后被遣返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机构应当没收其出入境入境证件,签发出境入境证件的机关不得在限期内签发入境证件。自遣返之日起六个月至三年。

第七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给予警告,可以处2000元以下罚款:

( 1)外国人拒绝公安机关查验出境入境证件的;

(2)外国人拒绝交验居留证件的;

(3)不按规定交验居留证件的;按规定办理外国人出生、死亡申报;

(四)外国人居住证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未按规定办理变更手续的;

(5 )在华外国人冒充他人出入境证件s;

(六)未依照本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办理登记的。旅馆未按规定办理外国人住宿登记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处罚;未按照规定向公安机关报送外国人住宿登记信息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九条

容留、藏匿非法入境、居留的外国人,协助非法入境、居留的外国人逃避检查,或者为非法居留的外国人提供出入境证件的违法的将处2000元以上罚款。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行为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给予处分。

第八十五条

履行出入境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

< p>(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向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外国人签发签证、外国人停留居留证件以及其他出入境证件的;

(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审查发布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出入境人员或者交通工具;

(三)泄露在出入境管理工作中知悉的个人信息,构成侵权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

(四)不按照规定规定依法收取费用、收取罚款、没收违法所得、上缴违法财物的上缴国库的;

(五)私分、贪污、挪用没收、扣押的财物或者收取的费用的;

(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以及其他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

第九十二条 外国人办理签证、外国人停留居留证件及其他出入境证件或者申请延期变更或变更文件,应缴纳签证费、文件费。

4.边防检查站可以对出入境人员进行人身检查吗?

走私是指自然人违反国家出入境(边)境管理规定,跨越国境或者通过依法设立的国境的行为。未通过指定口岸、边防检查或者无出境入境许可的,可能会导致行政或刑事责任。非法越境是违法的。

对于国家来说,走私影响国家间正常人员往来,减少签证收入,扰乱边境管理和安全,进而给整个国家的安全带来隐患。对于个人来说,违反边境管理规定增加了风险因素,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出境是指从中国大陆前往其他国家或地区,中国大陆至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大陆至台湾地区。

5.边防检查机关有权限制出境的人员包括中国公民、外国人以及交通工具必须通过对外开放口岸出境入境。特殊情况,可以报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入口和出口位置。出入境人员和交通工具应当接受出入境边防检查。

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口岸限制区域的管理。根据维护国家安全和出入境管理秩序的需要,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可以对出入境人员携带的物品进行边防检查。当需要时另外,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可以对出入境运输工具所载运的货物进行边防检查,但必须通知海关。

6.什么情况下边防检查站可以扣押、没收出境人员的证件?

弄虚作假、冒用他人证件出境的,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并限制2年内出境。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拘留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d:

(一)使用伪造、变造或者冒用的出入境证件出境入境的;

(二)冒用他人证件出境入境的;未取得出入境证件的国家;

(三)逃避出入境边防检查的;

(四)以其他方式非法出境、入境的。

7.中国公民进出境必须接受边防检查机关检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以下简称《出境入境管理法》)和《公安部关于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指导意见》 《全权委托基准制度》(公通字[2016]17号)制定本基准。

第二条 本站公安机关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实施行政处罚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

第四条 对于性质相同、情节相似、危害后果基本相当、违法主体相似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种类和幅度应当基本相同。

第五条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应当综合考虑情节严重、从轻、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等法律情节。

第二章酌情判断标准

第六条使用伪造、变造、冒用证件出境入境的,使用虚假证件出境入境的,非法出境、入境者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以边防检查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处罚的,按照下列标准处罚:

(一)首次非法出境入境的,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二)首次非法出境、入境,不配合调查的,处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上以下罚款: 1万多人民币。

1.再次非法出境、入境;

2.持口岸禁区通行证或者其他方式进入口岸禁区,然后非法出境或者入境的;

3.非法出境入境,包庇或者实施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犯罪行为;

4.不准出境入境证件或者未签发出境入境证件的; 逾期非法入境、出境的;

5.其他情节严重的。

第七条 协助非法出境入境的,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按照下列标准处罚:

(一)首次协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单位有此违法行为的,对你处一万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协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的第一次违法所得不满2万元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行为的,处2万元罚款。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二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1万元以上:

1.协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两次(次)的;

2.违法所得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单位有上述违法行为之一的,处三万元以上四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的人对单位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二日以下的罚款。十万元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二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万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2万元以上:

1.协助他人非法出入境三(次)以上,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2.违法所得五万元以上的;

3.口岸管理等单位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便利协助他人非法出入境的;

4.因协助他人非法出入境受处罚后一年内再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

5.协助他人欺骗他人取得通行证的o 香港和澳门;

6.其他情节严重的。

单位有前款第三项以外行为的,处四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负责人对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二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万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条 骗取签证、停留居留证件等出入境证件的,依照《出入境管理条例》第七十三条的规定,按照下列标准处罚: 《入境管理法》:

(一)骗取签证、停留、居留证件等出境入境证件一次(份)的,处2000元以上罚款但不超过人民币5000元;单位有上述违法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处一万元以上罚款。处2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二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1万元以上:

1.骗取两次(次)入境证件;

2.中国公民在不准出境、不予签发出境证件期间骗取出境证件的;

3.外国人在禁止入境、不予签证期间骗取入境证件的。

单位有上述违法行为之一的,处2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人对单位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二日以下的罚款。十万元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二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万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2万元以上:

1.骗取三(次)以上出入境证件的;

2.骗取出入境证件,掩盖或者实施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

3.与国家工作人员串通,骗取出入境证件的;

4.因骗取出入境证件受处罚后一年内再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

5.以诈骗手段取得香港、澳门通行证的;

6.其他严重c情况。

单位有上述违法行为之一的,处四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单位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二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罚款。处十日以上拘留,并处一万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

第九条违反规定为外国人出具申请材料的,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按照下列标准处罚:

(一)违反规定为外国人出具邀请函或者其他申请材料一次(次)的,处5000元以下罚款,每增加件(次)加处1000元罚款;总额不超过1000元。 1万元,并责令其承担受邀外国人的费用。离开这个国家。

单位有上述违法行为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每增加一次(次)加处一万元罚款,合计不得超过五万元,并责令外国人承担被邀请的外国人的出境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即日起,每增加一次(次),加处1000元罚款,总金额不超过1万元。

(二)因违规出具邀请函或者其他申请材料受到处罚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一年内再次发生同一违法行为的,处一万元罚款将予以罚款并责令承担受邀外国人的出境费用。

单位有上述违法行为的,情节严重的,处五万元罚款,并责令承担被邀请出境的外国人费用。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罚款。

第十条拒绝接受出入境证件查验、拒绝报验居住证件、未按规定办理出生登记、未按规定申报死亡、未办理居住登记的外国人涂改、冒用他人出入境证件或者违反外国人住宿登记规定的,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按照下列标准处罚: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

1.拒绝公安机关查验出入境证件的;

2.拒绝提交材料超过规定期限未满三天的;

3.超过规定期限十日以内未办理出生或者死亡申报登记的;

4.超过规定期限未满三日未变更居住证登记事项的;

5.外国人首次在中国冒用他人出入境证件的;

< p>

6.外国人在旅馆以外的其他住处居住或者住宿,且逾期未登记不满三天的。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1.以辱骂、逃跑等方式拒绝,拒绝接受公安机关出入境证件检查的;

2.拒绝提交居住证件接受检查逾期四日以上或者拒不交验居住证件三次以上的;

3.逾期十日以上一百二十日内未办理出生登记或者宣告死亡的;

4.超过规定期限未办理居住证登记事项变更的 期限不少于三日但不超过十日,或者居住证登记事项变更次数未超过两次但不超过五次;

5.在华外国人再次冒用他人出入境证件;

6.外国人在旅馆以外的其他住所居住或者住宿,超过规定期限三日以上十日以内未办理住宿登记,或者未办理住宿登记两次以上的不超过五次。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1.因拒绝接受公安机关检查处罚后一年内再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

2.因拒不交验居留证件受到处罚后一年内再次有同样违法行为的

3.逾期超过一百二十日未办理出生登记、申报死亡的,一年内未办理出生登记、申报死亡的,再次受处罚。同一违法行为;

4.超过规定期限十日以上未申请居住证登记事项变更,或者五次以上未申请居住证登记事项变更,或者未申请变更居住证登记事项的。居留许可。变更登记事项并受到处罚后一年内再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

5.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冒用他人出入境证件从事违法活动,或者因在中国境内从事违法活动,冒充他人出入境证件受到处罚后一年内再次实施同样违法行为的。另一个人;

6.外国人在旅馆以外的其他住处居住或者住宿,外国人或者客人未办理住宿登记手续超过规定期限十天以上,或者未办理住宿登记次数超过五次的,或者因居住或者住宿在旅馆以外的其他住宅受处罚后一年内再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

7.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第十一条 不合格者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未按规定报送外国人住宿登记信息的,按照下列标准处罚:

(一)旅馆未按规定向公安机关报送两次(次)以下外国人入住登记信息的,给予警告。

(二)酒店未按规定报送外国人住宿登记信息的二人(次)以上、五人(次)以下的,处以以下罚款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

(三)酒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1 。未按规定向境外申报五人以上住宿登记信息(次)s);

2.因未按规定报送外国人住宿登记信息受到处罚后一年内再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

p>

3.其他情节严重的。

第十二条 外国人擅自进入限制区域的,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按照下列标准处罚:

>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日以上七日以下拘留:

1.公安机关责令其立即离开,但其仍留在区域内;

2.再次擅自进入禁区的。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1.拒绝配合公安机关收缴、销毁非法获取的笔录、音像资料、电子数据等物品,或者拒不配合公安机关没收其使用的工具的;

2.因擅自进入外国人限制区域受到处罚一年内再次实施同样违法行为的;

3.其他情节严重的。

外国人非法获取的文字记录、音像资料、电子数据等物品,没收或者销毁,使用的工具没收。

第十三条 逾期不执行搬迁决定的,依照出入境管理办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按照下列标准处罚:管理法:

(一)外国人或者外国机构违反本法规定,逾期拒不执行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的拆迁决定,超过规定期限不足五日的,给予警告并强制拆迁。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1.超过规定期限五日以上的;

2.再次拒不执行限期搬出决定的。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1.拒不遵守期限拆迁决定,妨碍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强制拆迁决定的;

2.受到处罚后一年内再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棚户逾期拒不执行拆迁决定的;

3.其他情节严重的。

第十四条 非法居留的,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按照下列标准处罚:

(一)超出签证、居留许可规定的停留期限非法停留十日以下的,给予警告。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非法居留每天处500元、合计1万元以下罚款或者处5日拘留:< /p>

1.超出签证、居留许可规定的停留期限非法停留十日以上六十日以下的(罚款从非法停留第十一天起计算);

2.超过临时入境手续规定的停留期限,停留超出免签期限未办理停留居留证件,或者超出停留居留限制区域活动停留时间不足20天的;

3.再次非法居留不满20日。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或者五日以上罚款、五日以下拘留:

1.超过签证、居留许可规定的停留期限非法居留超过60天的;

2.超过临时停留期限在入境手续规定的期限内非法停留超过20天,超出免签期限未办理停留居留证件停留,或者超出限制停留居留地区活动的;

3.再次非法居留20天以上;

4.其他情节严重的。

第十五条 外国人不履行监护义务的,因国籍义务造成未满十六周岁的外国人非法居留的,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罚。按照下列标准处罚:

(一)致使不满十六周岁的外国人非法居留不足十日的,给予警告。

(二)致使不满十六周岁的外国人非法居留十日以上六十日以下的,处警告,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元。

(三)致使不满十六周岁的外国人非法居留六十日以上的,处警告,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元。

(四)因致使未满十六周岁的外国人非法居留受处罚后,再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元罚款。

文章第十六条:收容、藏匿非法入境、居留的外国人,协助非法入境、居留的外国人逃避检查,或者为非法居留的外国人非法提供出入境证件的。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按照下列标准给予处罚: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罚款如下:

1.收容、藏匿首次非法入境、居留的外国人的;

2.协助首次非法入境、居留的外国人逃避检查;

3.非法为非法居留外国人提供一份(多次)出入境证件的;

4.其中违法所得1万元以下。

单位有上述违法行为之一的,处R以上罚款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1.收容、藏匿非法入境者,或者非法入境境内居住的外国人两次(次);

2.协助非法居留外国人二人次逃避检查;

3.通过出售、出租等方式向非法居留外国人非法提供一次(次)出入境证件的;

4.违法所得一万元以上两万元以下。

单位有上述违法行为的,处二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3万元以上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1万元以上:

1.收容、藏匿非法入境、非法居留外国人三(次)以上的;收容、藏匿非法入境、非法居留30日以上的外国人的;

2.协助非法入境、居留的外国人逃避检查三人(次)以上的;故意向公安机关提供虚假信息,协助非法入境、居留的外国人逃避检查的;

3.非法提供两次以上出入境证件的;

4.非法收入2以上0000元。

单位有上述违法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万元以上四万元以下罚款对有关人员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罚款。予以拘留,并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一万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2万元以上:

1.收容、藏匿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非法入境、非法居留的外国人,或者窝藏、窝藏非法入境、非法居留的外国人。外国人受处罚后一年内再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

2.外国人协助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逃避检查,一年内再次受处罚并再次实施同样违法行为的;

3.非法为非法居留外国人提供出入境证件并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或者因非法为非法居留外国人提供入境入境证件一年以内受到处罚的。实施同样的违法行为;

4.其他情节严重的。

单位有上述违法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四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有关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罚款。一万元以下拘留,并处一万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七条非法用工的,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八十条第一款的规定,符合下列标准:

(一)外国人非法工作不满三十日的,处以罚款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

(二)外国人非法工作三十日以上九十日以下的,处一万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1万元以上罚款为:

1.非法工作90天以上1年以下的外国人;

2.非法就业收入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上。元以下。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拘留:十五日以下,并处一万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

1.非法就业一年以上的外国人;

2.非法就业收入五万元以上的;

3.受到处罚后一年内再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

第十八条扰乱限制口岸区域管理秩序的,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款的规定,处罚: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

1.未经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批准进入口岸限制区域

2.在禁区内不按边防检查机关指定的路线行驶​​港口。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

1.在检查现场或者未经批准在检查现场等候区拍摄照片、视频,不听劝阻或者拒绝删除拍摄内容的;

2.未经出入境边防检查机构批准进入口岸限制区域,经告知仍继续停留的;

3.未经批准协助他人进入口岸限制区域的;

4.未按规定等待检查或者经告知仍留在限制口岸区域,影响出入境边防检查的;

5.阻碍出入境边防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侮辱出入境边防检查人员的;

6.扰乱限制口岸管理秩序的再次区域;

7.以其他方式扰乱限制口岸区域秩序的。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 p>1。扰乱限制口岸区管理秩序,造成出入境人员滞留、运输延误等后果的;

2.阻碍出入境边防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侮辱出入境边防检查人员,情节严重的;

3.强行闯入口岸禁区、进入口岸禁区进而攻击出入境边防检查执勤站,或者故意损坏口岸禁区内设施的;

4.以捏造事实、隐瞒事实的方式骗取口岸禁区通行证的;

5.后一年内再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因扰乱港口禁区管理秩序受到处罚的;

6.其他情节严重的。

第十九条 未办理临时入境手续而入境的,依照出入境管理机构第八十二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按照下列标准处罚:法律:

(一)船舶尚未离开港区并主动返回的,予以警告。

(二)登录时间不足二十四小时或者未办理临时入境手续再次登录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1.登录时间2 超过十四小时;

2.实施同样的违法行为因未办理临时入境手续而受到处罚后一年内再次入境的;

3.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第二十条 无登船证上下外国船舶的,依照出境法第八十二条第一项第三项的规定,按照下列标准处罚: 《入境管理法》:

(一)使用过期登船证件上下外国船舶的,给予警告,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二)未持有登船证明上下外国船舶,或者使用过期登船证明再次上下外国船舶的,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不少于500元人民币,但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元以下罚款:000元:

1.持有假冒商品、涂改、伪造登船证件或者冒用他人登船证件上下外国船舶的;

2.未取得登船证件登、下外国船舶从事违法活动的;

2. p>

3。因无证登船、下船受处罚后一年内再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

4.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第二十一条 运输工具擅自出境、进境的,对运输工具负责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第八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处罚。出境入境管理法。按照下列标准处以处罚:

(一)擅自出境、入境,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矿石10000元以上。

(二)擅自出境、入境后不报告、不配合调查,或者再次擅自出境、入境的,处人民币以下人民币以下罚款10,000元但不超过30,000元人民币。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1.造成港口交通拥堵、秩序混乱等后果;

2.强行出境或入境;

3.携带不准出境入境的证件擅自出境入境的人员;

4.擅自携带危害国家安全、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的物品的;

5.因出境入境受到处罚后一年内再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

6.哈文g 其他严重情节。

第二十二条 运输工具擅自改变出境、入境口岸的,依照出入境管理条例第八十三条第一项第一项的规定追究责任。 《入境管理法》对人员按照下列标准处罚:

(一)擅自改变出境入境口岸,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000元以上罚款;不超过人民币10,000元。

(二)擅自改变出境、入境口岸且不报告、不配合办理,或者再次擅自改变出境、入境口岸的,处以下罚款: 10,000元以下,30,000元以下。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1.造成交通拥堵、秩序混乱e端口和其他后果;

2.擅自改变出入境口岸受到处罚后一年内再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

3.有其他严重情况的。

第二十三条 交通运输工具未按规定申报的,对负责人依照出入境入境管理办法第八十三条第一项第二项的规定处罚。行政法。按照下列标准处罚:

(一)未在规定期限内申报或者未按照规定形式申报的,处以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单班运输从业人员或者旅客人数申报不准确的,处1万元罚款;申报交通运输从业人员或旅客人数信息不准确的单班人数超过10人的,对申报不准确的员工或旅客信息的,每人处1000元罚款,总金额不超过5万元。

(三)申报货物、物品等信息不准确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1 。申报物品信息不准确或者物品属于枪支弹药、国家秘密文件或者违禁物品;

2.未申报;

3.未按规定申报受处罚一年内再次实施同样违法行为的;

4.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第二十四条 运输工具拒绝协助边防检查的,车辆负责人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八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处罚。处罚标准如下:

(一)拒绝协助出入境边防检查,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强加的。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1 。造成出入境人员被滞留的;

2.造成运输延误;

3.拒绝协助边防检查。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1.干扰执法、办案或者严重扰乱出境。入境边防检查令;

2.被处罚后一年内再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因拒绝协助边防检查而受到处罚的;

3.有其他严重情况的。

第二十五条 运输工具违反载客、装卸货物、物品规定的,依照出境口岸第八十三条第一项第三项的规定, 《入境管理法》规定,对负责人按照下列标准给予处罚:

(一)违反规定擅自登船、下船少于三人(次)的;违反规定装卸货物、物品二件以下的,处五千元罚款。处一万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1 。造成出入境人员被滞留的;

2.考交通延误;

3.违反规定,擅自上下三人(次)六人(次)以下,或者装卸二件以上四件以下货物、物体的;

< p>4。再次违反规定装卸人员、装卸货物、物品的。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1.违反规定擅自上下六人(次)以上,或者装卸货物、物品四件以上的;

2.违反规定,擅自进出境的;

3.违反规定装卸违禁物品、国家秘密文件的;

4.受到处罚后一年内再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违规装卸人员、装卸货物、物品的棚屋;

5.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第二十六条 交通运输工具载有不准出境、入境人员的,对负责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法》第八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罚。 《出境入境管理法》按照下列标准处罚:

(一)携带伪造、变造、过期、失效、损毁且无法辨认的出境入境证件的冒用他人出入境证件进出境的,每携带人处5000元以上7000元以下罚款。

< p>

(二)携带未持出入境证件的人员进出境的,处7000元以上以下罚款每人携带不超过人民币10,000元。

(三)明知携带前两款规定以外的不准出境入境人员的,每携带一人处一万元罚款。

运输工具负责人证明已采取合理预防措施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七条擅自停靠外国船舶的,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对责任人执行下列标准的处罚: :处罚:

(一)未经批准停泊外国船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持过期停泊证书擅自停泊外国船舶的,处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处1000元以下罚款。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1.持有伪造、变造、冒用的靠泊证件擅自靠泊外国船舶的;

2.冒用他国船舶靠泊证件擅自靠泊外国船舶的;

3.未经批准的外籍船舶;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万元以上罚款:但不超过2万元的罚款:

1.未经批准靠泊外国船舶后从事违法活动的;

2.未经批准停泊外国船舶受处罚后一年内再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

3.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第二十八条 未按照规定路线或者航线旅行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e 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八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对负责人按照下列标准给予处罚:

(一)未主动报告、不主动报告的;配合处理按规定路线、路线行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二)不按规定路线、路线行驶,不主动报告、不配合处理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三)因不按规定路线、路线受处罚后一年内再次发生同一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一万元以上罚款处以人民币但不超过2万元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违反规定进入开放口岸以外区域的外界依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八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对负责人给予如下处罚: 处罚标准:

(一)有下列行为的:违反规定进入对外开放口岸以外区域,主动报告、配合处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规定驶入对外开放口岸以外区域,未主动报告、配合处理的,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人民币将被征收。

(三)因进入对外开放口岸以外地区违反规定受到处罚,一年内再次实施同一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万元以上20元以下罚款,000。美好的。

第三章附则

第三十条本标准中的“上”、“下”均含原数,但对重叠的分段连续计数数字,“以上”不包括原始数字。

《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三十一条禁止出境后非法前往其他国家或者地区并被驱逐出境、介绍外国人非法就业、非法雇用外国人、聘用外国人的。从事与停留或居住目的无关的活动。对一贯活动和其他非法活动设置处罚。处罚明确,无需分级,依法实施。

第三十二条个别案件确实不宜适用裁量基准的,可以在裁量基准之外依法作出处罚决定,但必须具备充分条件。没有理由和严格的审批程序后才能实施。

第三十三条本标准由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本标准自2017年9月1日起施行。 《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违法行为名单(试行)》的通知2013年6月5日公布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行为的认定办法》和行政处罚裁量标准(试行)》(共监办[2013]1232号)同时废止时间。

8.边防检查站有权在任何情况下对出入境车辆进行监管

机场边防检查隶属于国家政府部门公安部直属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机构。钍主要任务是对出入境人员、行李、交通运输工具、货物进行政治检查,盘问可疑人员,并有权在无理由的情况下阻止出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进出境。

9.下列哪种情况,边防检查站有权组织人员出境或者入境?

1.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持有的所有允许在我国居留的文件都将被没收。对于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执行机关应当查验其有效护照或者替代护照的其他身份证件以及过境国家或者地区的有效签证。

2.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的机票、车票、船票由本人承担。若个人无力承担旅费,且我国单位未按协议提供旅费的其所在国使、领馆必须负责。

3.负责具体实施的公安机关应当按照确定的期限立即实施。

4.对于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应提前确定其出境口岸并就近安排。执行机关应当提前联系出境口岸公安机关、边防检查站,报告强制出境人员的情况。

5.管理人员必须监督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在登上交通工具并离开该国之前不得离开。通过边境口岸出境的人员在离开我国边境前必须受到监管。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外国人犯罪,可以单独或者追加驱逐出境。

10.边防检查站可以进行人脸识别吗l 对出入境人员进行检查?

从中国机场出关需要经过海关和边防部门的审查。

海关主要对出境物品进行查验,符合中国海关对出境物品的相关规定。

边防主要检查护照、签证并进行安全检查。清关过程中,最好将护照、签证和机票放在一起。具体流程为:领取登机牌后,应办理边防核查手续。这时,边防人员就会检查相关证件。然后进入安检门对您的手提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发胶、水果和蔬菜等易燃易爆物品不允许带上飞机。通过安检后,您即可携带手提行李和登机牌登机。有时,国航从北京起飞g、仅在上海过境时办理出入境手续。

出入境检查

世界各国对进出境旅客实行严格的检查程序。办理这些手续的部门一般位于旅客出境地,如机场、车站、码头等。

旅客出境时一般要办理以下四项检查手续:边防检查、海关检查、安全检查、卫生检疫。但不同国家的检查内容和程序有很大不同。

边境检查

在许多国家,移民局或外国人警察局负责边境检查。在中国,由边防检查站负责。主要程序是填写出入境登记卡。有时登记卡是由ai签发的飞机上提前填写,入境时验证护照、检查签证等(有些国家不需要填写入境卡)。一些国家免收过境签证,允许旅客离开机场前往城市游览,但将护照留在边境,领取过境卡,并在返回机场时换取护照。

出境时,很多国家还要求您填写卡片,并将出境卡、护照和登机牌交给工作人员查验。有些国家不要求您填写出境卡。来自许多国家的出境旅客在通过护照检查前需要缴纳机场税。

入境卡和出境卡需要以下内容:

航班号、您来自哪里、全名、姓氏、出生日期和地点、性别、职业、国籍、国家居住地址、家庭住址、护照号码,有的还需要填写地址和电话邀请单位或个人的电话号码。我的签名。出入境卡上的姓名必须用外文大写字母书写,无论去哪个国家都可以用英文填写。

大多数国家对外国人入境没有口岸限制,只要有国际航班经过的口岸就可以入境。少数国家有口岸限制,外国人必须从签证上指定的口岸入境。各国在其入境口岸均设有移民或边防检查人员,对入境的外国人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护照是否与持有人一致、签证是否有效,防止有人使用伪造护照、假签证、过期签证或他人护照、签证入境。一般来说,所有持有效签证的外国人都可以入境,但检查官员也有权阻止某些外国人因某些原因持有有效签证进入该国。口岸检查人员有权阻止入境的主要原因是:

(一)入境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者侵犯公共利益的;

(2)属于所在国政府禁止入境黑名单的;

(3)使用伪造的护照、签证、入境许可或者其他证件的;

< p>(4)患有某些传染病;

(五)携带资金不足或者缺乏生活资料,可能成为公众负担的;

(六)国际刑警组织通缉的罪犯;

p>

(七)曾在入境国违法犯罪被驱逐出境的。

海关查验

海关是国家在口岸设立的对进出境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实施监督、管理和征收关税的机关。海关一般都有规定在世界各国,对进出该国的人员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因此,公民不仅在出境时要接受本国海关的检查,在抵达外国入境口岸时也要接受外国海关的检查。一般在完成卫生检疫和护照、签证查验后办理海关手续,并领取托运行李。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海关监管检查的范围也不同,但对进出境旅客携带的物品、行李的检查有明确的规定。什么是免税,什么是纳税?乘客随身携带的烟草、酒精、香水、个人服装和纪念品通常受到限制。

海关查验一般只询问是否有需要申报的物品,或者填写旅客携带物品入境申报表。海关有权在必要时开箱检查物品。根据外交惯例,外交护照持有者一般免予检查。各国对进出境物品的管理有不同的规定。一般来说,烟、酒等物品都是按照配额放行的;文物、武器、药品、动植物等属于违禁品,未经许可不得进出境。

世界各国海关经常在四种情况下对外国旅客或非本地居民进行检查:

第一类:免予检查。西欧部分机场在海关页面注明“无需向海关申报”;或者海关办公室根本就没有人。

第二种:口头声明。旅客无需填写海关申报表。通过海关时,海关人员只需口头询问他们带来了什么,通常不需要开箱检查。

第三种:旅客需要填写报关单,但过海关时,海关人员只询问是否携带海关限制携带的物品,很少开箱查验。

类型4:旅客必须填写报关单并通过海关时还需要开箱接受检查。

前三种方法比较常见,第四种方法不太常见。

报关单的内容可能简单,也可能复杂,申报的侧重点也可能不同。可能涉及的项目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和地点、国籍、航班号、居住国家、永久地址、停留国家地址、随行家庭成员姓名及其与本人的关系、签证日期、签证地点、随身携带物品,如现金、支票等物品、相机、照相机、黄金、珠宝、香烟、酒、古董等。

有些国家对动植物的出入境管制很严格,甚至少量的水果也不允许携带进入该国。美国海关申报单上有一栏:“您或您的任何一方是否携带任何水果、植物、肉类、植物或动物产品、鸟类、蜗牛或任何其他种类的活体动物或植物?”

大多数国家的海关都有红色和绿色通道。如果您没有物品需要申报,可以走绿色通道,否则必须走红色通道。海关检查非常严格,必要时需要开包检查。旅客必须严格遵守各国海关规定。

中国在贸易口岸、国际运输火车站、对外开放的国际机场设有海关,负责报关和查验人员被接受。检查的目的主要是确认旅客所携带的行李物品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和法律的规定,并分别征税或免税。依法不准出境、入境的物品,可以没收。进出境旅客应当向海关申报,未申报或者如实申报的,属于逃避海关监管的行为。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全检查

为了防止私自携带武器、弹药和劫机事件发生,全球大多数机场都进行安全检查乘客登机前进行安全检查。安检是为预防和制止危害民航安全的违法行为,保障旅客人身安全而采取的预防措施。

安全检查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检查制度。和世界。所有登机的乘客在进入飞机之前必须接受检查。这种检查与海关、边防检查不同,不存在免检的情况。所有目标,无论是谁,包括外交官、政府部长和国家元首,都必须接受检查,无一例外。主要目的是检查旅客是否携带枪支、弹药、武器、易燃易爆物品、剧毒物品以及其他威胁飞机安全的危险物品。

检查身份和随身行李的方式有五种:

(1)搜身。检查员用手从上、下、前、后对乘客进行搜查,但不搜查口袋。一般情况下,男性检查员会搜查男性乘客;女检查员搜寻女乘客。

(2)用磁力检测器仔细检查。检查员将探测器靠近乘客身体进行搜查身体的正面和背面。当仪器遇到手表、口袋里的钥匙、刀具、奖章等金属物体时,会发出特殊的声音。乘客需要从口袋里取出所有金属物品,然后进行检查,直到检查员将其排除。至于疑虑。

(3)通过安全门。门式检查装置要求乘客一一通过门框。如果身上携带金属物品,设备就会发出信号,检查人员会对嫌疑人进行全身搜查。

(四)项目检查。打开所有项目进行检查。

(5)用红外透视设备检查。将所有随身行李放在传送带上接受检查。检查员通过监控屏幕观察物品,并打开箱子检查可疑物品。一些国家或地区要求旅客将物品放入红外摄像机中,并在检查前取下未曝光的胶片。

对于对于出国旅行的公民,安全检查是口岸多次检查中的最后一项。即经过海关和边防检查后。通过安检后,旅客可直接登机出发。我国主要国际口岸主要采用电视监控摄像头和检测门对登船旅客进行安全检查。旅客的个人物品和行李物品需单独接受检查。出国旅客护照通过后立即接受安全检查。他们将手提包等随身行李放在电视传送带上。如果发现任何异物,他们必须打开袋子或盒子进行检查。乘客本人必须通过检测门,也称为安检门。通过前,您需要将指甲刀、水果刀、钥匙等金属制品一一取出,交给检查人员并放入托盘中,然后通过安检门后归还。如果通过时探测门发出警报声,乘客需要再次小心地挖掘,直到所有金属制品被取出且警报声停止响起。如果铃声仍然没有停止,有些可能需要视情况由检查员进行物理检查。否则不会被释放。

从国外搭乘回国航班或转机到其他国家时,也需要接受安全检查。检查程序和方法类似。

卫生检疫

国境卫生检疫,又称“口岸卫生检疫”,是一国政府为预防严重传染病,阻止人员、行李、货物出境的行为。疾病。为防止人际传播、蔓延、扩散而采取的防疫措施。外国游客和移民入境是旅游的重要媒介流行传染病。为了保护人民健康,各国都在口岸设立了卫生检疫和动植物检疫机构。根据联合国制定的《国际卫生条例》,湿疹、伤寒和回归热目前被指定为国际监测传染病。条例还规定,入境并停留六个月以上的人员和海员必须接受身体检查,持有健康证明后方可入境。近年来,由于艾滋病的蔓延,许多国家要求外国移民或长期居民提供没有患有艾滋病的健康检查证明。

旅客进出境时,国家卫生检疫部门必须查验疫苗接种证明,也就是黄皮书。有些国家有时可以免于检查但有的对某些流行病的检查特别严格。例如,智利、墨西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要求入境外国人出具霍乱、黄热病疫苗接种或复种证明。出国人员如果忘记办理疫苗接种证明,抵达某些国家后可能会被隔离并受到强制检疫措施。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部门根据旅客来自的国家或者地区决定是否实施检疫。随着世界疫情形势的变化,现在需要检疫的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黄热病等。中国旅客出境前应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卫生检疫所或上海卫生检疫所,或联系当地防疫部门了解检疫程序es 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