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公厕管理

1.总体要求符合现行国家公共厕所建设标准。无给排水场所应采用符合环保要求、维护简单、经济可靠的厕所技术(如节水型、无泡沫冲水式、循环冲水式、生物式等);< /p>

2.男女厕所、男女厕所应分开设置;

3.建筑外观及外部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a)外观风格应体现地域文化,与周围环境和建筑相协调;

b) 色调应体现地域文化,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c)厕所入口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设计,应注意隐私保护。开放入口es可用于热带地区。在寒冷地区,应考虑保温需要,并设置过渡空间。厕所有门时,门扇、门框应防止夹手。材质坚固耐用,与卫生间的建筑风格一致。

d) 装饰材料应根据地区特点就地采购,尽量少用工业材料,减少碳排放。主要建筑材料应采用耐候、防腐、无污染、环保、防火的建筑材料。性能应符合GB50016的要求。

e) 旅游厕所周边环境自然、和谐。

建筑物内部布局、装修应符合下列要求:

a)建筑面积大于80平方米;

b) 独立的室内净高卫生间高度大于3.2m(安装天窗时可适当降低)。附属公厕应根据建筑层高而定;

c) 室内吊顶应采用防潮、防腐、易清洁的材料; d) 卫生间及卫生间内墙应采用防水、防火、易清洁的材料;

e)卫生间室内地面铺贴前应做好防水处理,装饰面应采用防滑、防渗、防腐材料;卫生间地板的色调要统一,地板的高度要一致。环保厕所的要求可根据设备需要放宽;

f) 室内所有水、电、暖通等管道均应隐蔽;

g) 管理用房根据管理和服务需要而设计,使用面积应大于6平方米。

h) 卫生间建筑公共区域应放置绿植、盆花或其他装饰品

给排水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布局旅游厕所给排水管道的安装应符合GB50242《建筑给排水、供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北方地区应满足防冻要求;

b) 进户的供水管道应先进行检查,检查井时,马桶端应安装排水阀,管道内径不应小于50mm;< /p>

c) 排水总管离开房屋后,应设置井并进行防渗处理;主管道上应安装排气阀;卫生间地面应设置防腐水封地漏,其合理性能够确保地面上没有水的地点和数量;卫生间主排水管管径应大于200mm,材质应光滑、坚固、防腐。

2.特殊群体设施:

1.无障碍设施应符合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2。卫生间应设置第三个卫生间,应符合以下要求:

a)位置应靠近公厕入口,方便行动不便人士进入,以及公厕的转弯半径轮椅高度不应小于1.5m;

b)内部设置可包括:成人马桶、儿童马桶、儿童小便器、成人洗脸盆、儿童洗脸盆、多功能桌、儿童安全座椅、衣钩、传呼机;

c) 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5㎡;

d) 地面应防滑、无积水;

e) 广告大型马桶、盥洗盆、多功能桌、安全抓手、衣钩、呼叫按钮应符合现行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规定;

f) 多功能桌子和儿童安全座椅应可折叠。儿童安全座椅的长度应不小于450mm,宽度应不小于420mm,高度应为500mm,离地高度应为300mm;

g) 第三种入口处应设置厕所标志。

3.厕所应符合当地人的信仰和习俗

4。卫生间空间比例

a) 男女卫生间空间比例(含男小便池)2:3;

b) 坐位与蹲位的比例至少为1:4;

c) 男卫生间应以小便座为主。

d) 至少一个马桶座圈必须标记为无障碍,并配备标准无障碍扶手。

5.马桶座圈尺寸和配置

a) Th蹲便器净尺寸应不小于长1.4m、宽1.2m;

b) 马桶座圈设有隐藏式/无人指示装置,门锁牢固,可从内、外打开;

c) 马桶座隔板应采用坚固、防潮、防腐、防烫、易清洁的材料,最好是金属。隔断、隔板(门)高度不得小于1.8m。

卫生器具三件

蹲便器

1.蹲便器如果有给排水的话就应该选择陶瓷马桶。蹲便器应符合GB6952《卫生陶瓷》和GB/T18092《免冲水卫生厕所》的要求。应选择国产品牌马桶,耐用、卫生、节水。简洁大方,普通水冲马桶应使用符合五星级以上卫浴质量认证标志的产品。

2.蹲便器的清洗ts:

a) 水冲式应采用感应节水冲水阀或非接触式机械阀进行冲水;

b) 无水冲洗或循环冲洗应采用感应或非接触式机械清洁,以达到卫生清洁效果。

3.蹲便器应配备以下辅助设施,外观应与内部整体协调:

a) 卫生纸盒,每个马桶座两个;

b) 放置废厕纸,每个马桶座圈内设有有盖的免接触垃圾桶;

c) 每个马桶座圈至少应安装一根扶手,且安装牢固、位置合理,宜采用抗菌功能

d) 衣钩。每个马桶座设有2个衣钩,承重不小于5KG。

小便池

1.小便器品质:

a) 英彩采用名牌瓷半挂式小便池;

b) 小便器之间的距离应大于0.8m;

c) 车站隔断应采用坚固、防潮、防腐、防烫、易清洁的材料制成,宽度为0.5m,高度为0.8以上米。

2.小便器清洗:

a)水冲式应采用感应节水自动冲水阀或非接触式机械阀;

b ) 免水型应易于操作且易于清洁。

手部消毒设备

1.盥洗盆数量按照CJJ14-2005《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设置。

厕所少于4个,将提供1个厕所

厕所容量为5-8人,将提供2个厕所

厕所容量为9-21 如果厕所数量超过22个,则每4个厕所增设1个厕所。

如果厕所数量超过22个,则每5个厕所增设1个厕所。

注意:

i.男女厕所应分别计算和设置;

二.当女厕所洗手盆数量n≥5时,实际设置按N=0.8n计算。

净手设备

a) 水洗型应使用品牌洗手盆和水龙头,并安装牢固。水龙头应为非接触式。开放时间内应提供冷水和热水。水龙头应选择符合卫浴洁具五星级以上质量认证标志的产品;每个洗手盆至少配备一个洗手液容器;

b) 无水型号应提供感应式洗手设备、纸巾等,以确保有效的洗手。

干手设备

a) 男女卫生间应各配备两台干手设备,至少一台感应烘干机和一台一体式纸巾盒;

b)应配备带垃圾桶的一体式纸巾盒公共区域的高度应建在墙上。

面罩

穿板式或独立式,带灯或感应灯

2.旅游公厕管理生活补贴申请

1.农村厕所改造一般由镇城建部门统一管理。

2.国家只对农村厕所改造提供财政支持,不会直接帮助建设。农民可以向当地政府部门提出申请。不清楚的,可先向乡镇有关部门咨询。

3.乡村改造补贴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国家免费提供农村厕所改造材料,包括:水泥、沙子、砖等原材料,农民自己上门修建新厕所。的建设。第二种方法是农民垫付修建厕所的资金。施工完成后,有关部门将进行验收,符合标准的,予以补贴。

3.旅游公厕标准

云南省住建厅近日印发《云南省城市公厕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城市商业路段为400米,国内路段为400米是400-600米。距交通路段600-1200米应设置公共卫生间;公共厕所应增加女厕位比例,确保人员密集场所女厕位与男厕位比例不低于2:1。

4.景区公厕管理系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各地普遍重视城市公厕(以下简称“城市公厕”)的建设和管理,以及设施和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仍存在规划未落实、布局不合理、数量不足、设施不完善、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为切实加强城市公厕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厕管理水平,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建设的重要性城市公厕及管理

(一)环境卫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城市公厕是城市重要的环卫基础设施,体现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加强公厕建设和管理,是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把加强公厕建设和管理作为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

二、明确城市公厕建设和管理目标

(二)全面实施《全国城市环境卫生“十一五”规划》,用五年时间基本实现一般城市建成区每平方公里拥有​​3-5个公厕,二级及以上公厕比例达到65%;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每平方公里拥有​​公厕4-7个,二级及以上公厕占75%。逐步形成以固定公厕为主体、移动公厕为补充、沿线公共建筑厕所的网络格局。该街道向公众开放;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齐全、环境协调、管理规范的城市公共厕所服务体系。逐步实现所有城市公厕免费使用,有效服务公众。

三、完善城市公共厕所建设规划

(三)城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编制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尽快评估城市公厕现状。根据《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等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和完善专业卫生计划;城市环卫主要内容专业规划中涉及公共厕所的,要纳入各级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对城市公厕的布局和数量、建设标准、实施方案、投资等进行统筹安排并组织实施,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公厕具体选址规划必须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公厕建设用地。

四.加快配套城市公厕建设

(四)公厕建设要严格落实立项建设申请、施工监理、竣工验收、最终投资核算、备案归档等建设程序,确保质量公共厕所建设标准。

(五)居住区、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建设项目公共设施、体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道路广场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公园绿地等必须明确分配公厕数量、建筑面积以及所需建设资金必须纳入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大型金融网点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公共活动场所设置公厕。公共厕所必须与工程主体同时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环卫部门必须参加工程竣工验收。未按设计配套设施建设的,不得通过验收。

(六)城市公厕必须按照规划布局和城市建设进程,适时建设并逐步改造。如果公厕要拆除因旧城改造、道路拓宽等需要进行改造的,须报环卫部门批准。坚持先施工后拆除。特殊情况要落实重建资金偿还措施,保障公厕重建。拆除重建过程中,应当设置临时公厕,明确公厕重建日期,并向社会公布。

(七)公厕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城市公厕设计标准》(CJJ14-2005),辨识度高,与城市整体环境相协调,内部设施齐全,功能实用。 ,并充分考虑男女比例和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应盲目追求公厕建筑和设施的豪华。

(8) 必须包含加大推广节地、节能、节水等粪便无害化和资源化技术,鼓励使用“生态、环保、节地、节能、节水”新技术。 “节能”,新设备、新材料让公厕成为绿色公共建筑。

(九)加强设有应急设施的公厕建设,在大型广场、减灾避险等场所预留应急公厕供水、排污管道接口。做好移动公厕等设备物资储备,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提供公厕服务。

五、提高城市公厕管理水平

(十)城市环卫部门要督促公厕产权部门加强公厕维修保养,确保用水畅通和电气三城管道,确保设备设施齐全、有效。

(十一)公厕管理要制定日常管理制度和清洁标准,完善公厕引导制度,明确开放时间、投诉单位和电话等,实现规范化管理,逐步推行公厕引导制度。公厕管理实行质量认证制度;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服务公司提供服务。

(十二)加强公厕管理和服务考核监督。将社会公厕服务纳入城市公厕统一考核体系,提高城市公厕整体服务水平。

六、加大城市公厕建设和管理投入

(十三)各地要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财政主导建设,保障公厕建设和管理。投资有倾斜。按照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开拓多元化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厕建设和管理。

(十四)城市政府可通过财政补贴和奖励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鼓励街道单位、商业服务窗口单位、加油站、宾馆、饭店等单位的内部厕所向公众免费开放。除特殊情况外,沿街公共建筑内的厕所原则上必须向公众开放。

7.切实加强对城市公厕建设和管理的领导

(十五)城市人民政府要从全局出发结合当地实际,明确各部门职责

5、旅游公厕管理制度标志

章1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了加强城市公共厕所的管理,提高城市公共厕所的卫生水平,方便群众使用,制定本办法。民众。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城市(指国家按照行政体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公共厕所的管理。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公共厕所,是指城镇居民和流动人口使用的厕所,包括附设于公共建筑(车站、码头、商店、餐馆等)的公共厕所。、影剧院、体育场馆、展览馆、办公楼等)。第四条 使用城市公共厕所的,必须自觉保持公共厕所清洁卫生,爱护公共厕所的设备设施。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公共厕所的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公共厕所的监督管理工作。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公共厕所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城市公共厕所规划

第六条城市公共厕所应当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建设。重建并重、卫生适用、方便群众、水厕为主、效益突出,按照“调度、运输”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第七条 城市公共厕所规划是城市环境卫生规划的组成部分,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城市规划行政部门按照《城市公共厕所规划设计标准》编制。 》及公共建筑设计规范。第八条 下列城市公共场所应当设置公共厕所,并设置明显标志或者引导标志: (一)广场、交通要道两侧; (二)车站、码头、展览馆等公共建筑附近。第九条 城市公共厕所应当设置在明显易发现、易发现的区域。方便排泄物或机器抽水。新建公厕的外观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公共厕所规划用地或者改变其性质。建设单位批准征用的土地中含有城市公共厕所规划用地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建设公共厕所并开放供公众使用。

第三章城市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维护管理

第十一条城市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维护管理由城市环境卫生单位和有关单位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分工如下。 :(一)城市城区两侧公厕主干道、次干道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管理单位负责; (二)城市各类集贸市场的公厕由市场管理单位负责; (三)新建、改建住宅楼、居住小区内的公共厕所,由管理单位负责; (四)风景名胜区、旅游点的公共厕所由其主管部门或者管理单位负责; (五)公共建筑附设的公厕,由产权单位负责。本条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所列单位可以与城市环境卫生单位签订协议,委托其建设、维护管理。第十二条新建公共厕所应当以冲水厕所为主。原来不符合卫生条件的旱厕逐步更新标准。第十三条 影剧院、商店、餐馆、车站等公共建筑不附设公共建筑。厕所或者现有公共厕所及其卫生设施不足的,应当按照要求新建、扩建、改建。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部门。第十四条 公共建筑附属公共卫生间和卫生设施的设计、安装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

第十五条公共厕所损坏严重、年久失修的,应当按照本章第十一条的规定,由有关单位负责修复、重建。但拆除重建时,应当先建设临时公厕。第十六条 独立设置的城市公共厕所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通知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其指定的部门参加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第十七条 城市公共厕所产权单位应当按照《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管理公共厕所档案。非单一产权的公共厕所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有关单位管理。

第四章城市公共厕所的保洁和使用管理

第十八条城市公共厕所的保洁工作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负责。相关单位或者与城市环卫单位协商协议委托管理。第十九条城市公厕倾斜要逐步规范化、规范化,保持公厕清洁卫生、设备设施良好。城市公共厕所的清洁标准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第二十条 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公共厕所的卫生状况、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予以纠正。第二十一条 旅游景区、车站、繁华商业区等公共场所独立设置的高档公共厕所可以适当收费。具体收费办法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并经同级人民政府价格、财政部门批准。所收取的费用全部用于公共厕所的维护和管理。

第五章奖惩

第二十二条 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部门对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建设、管理成绩显着的单位给予奖励。对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由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追究。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情节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或者处以罚款。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并处罚款: (一)在公共厕所内乱扔垃圾、污物,随地吐痰的;混沌绘画涂鸦; (二)毁坏公共厕所设施、设备的; (三)未经批准占用、改变公共厕所用途的。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擅自收费、乱收费的,由当地物价部门价格检查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又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ty 器官;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不设城镇建制的工矿区公厕的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地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发布。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建设部负责解释。

6.景区旅游公厕

1.景区内每个厕所应有专人负责随时清洁。

2.在人员聚集的场所应当设置残疾人卫生间,设备要配套适当。

3.公共厕所排水沟应畅通,地面保持清洁,无污渍、积水、纸屑。

4.公共厕所门窗每天开放前应清洁一次,确保无蜘蛛网、灰尘。

5.洗手间应定期清洗,确保干净无污垢,卫生纸篮应及时冲洗,每天至少疏通一次

6。公共厕所应每天清洁,喷洒消毒剂、除臭剂或空气净化剂,确保无蚊蝇、无异味。

7.经常检查公共厕所的门、窗、水箱、洗手盆、冲水阀等相关器具和设备。如有故障,应立即修理。

7.旅游公厕管理方案

提高公厕品质,可参考以下思路:

1.完善公厕布局。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游客和市民半径加大,需要在城市道路建设和新项目开发中规划设置公厕,支持有条件的社区改建公厕。

2.提高员工素质公共厕所标准。以街道、湖泊、广场、旅游线路、城市绿道为重点,全力提升城市公厕品质……

3.增加公厕特色。新建、改建公厕必须体现文化、特色、舒适,从建筑形式、景观风格、室内装饰……

4.规范公厕管理。探索“以商定厕”管理模式和公厕管理奖惩机制

八、旅游公厕管理措施

旅游景区卫生管理具有以下七大特点。

1、景区内路面:平整、干净卫生,无积水、纸屑、枯叶、瓜皮等杂物,路面畅通无阻。

2、景区内公共场所干净整洁,无异物,灰尘、蜘蛛网和昆虫,桌椅摆放整齐。

3.各景区垃圾桶干净、美观、无污渍、无异味。

4.公共卫生间应做到六无、六洁、三好:

六无:(1)无痰、粘液、纸屑(2)无堵塞( 3)无污垢(4)地面无污泥、水(5)无蛆虫、苍蝇、异味(6)无灰尘、蜘蛛网

六大清洁:(1)清洁墙壁、门和窗户(2)隔断干净,无损坏(3)马桶干净(4)地面、立面干净(5)蹲位干净(6)公厕周围干净

< p>三好:(1)公厕标识及男女标识完好(2)公厕水电设备完好(3)公厕挡板、挡土墙完好

6、景区保洁人员应按要求每天清扫,有垃圾及时清除;人流量较大时,应加强清洁力度,时刻保持地面清洁、无积水。

7旅游从业人员应当文明举止,使用规范语言,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