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莞南社古村落图片

第一个推荐的是可园。它交通便利,小巧玲珑,夏不热,冬不冷,面积不大,游览不累,门票便宜,底蕴深厚。确实是一位儒将的宅邸。

然后,正如我们在历史书上都知道的那样,虎门销毁了鸦片,包括废墟、博物馆和炮台。特别提醒,最好在凉爽的时候玩堡垒,真的很热。

沙角炮台的大榕树。

西城楼

还有随处可见的传统村落。除了著名的南社古村落,东莞其实还有很多年轻美丽的村庄。

还有很多森林公园、城市公园等,北方的孩子如果对南方的植被感兴趣可以去玩。

我个人认为去东莞最好的方式就是自驾,因为天气炎热,景点比较分散。而且,东莞早已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作为一个后发城市,它的道路建设充分借鉴了其他城市的经验。我有一次痛苦的经历。东莞的交通还不错(确实感觉路比深圳的还宽),路边的绿化也很好。

2.东莞南社古村落图片集

感谢邀请!我很高兴第一次受邀,是为了向我介绍东莞。那就热情的介绍一下吧! 1.茶山镇南社明清古村落

非常有特色的村落,受到保护。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2.谢岗镇银瓶嘴(东莞最高峰)海拔约900多米

3。虎门镇:虎门海战博物馆、鸦片战争博物馆、威远炮台、靖远炮台、蒋光鼐故居、林则徐公园

虎门历史景点不少,是来东莞必去的地方。

4.东莞展览馆位于南城市中心。这里是我们大部分东莞中小学生都去过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可以了解东莞的过去、现在、未来。还有一些更多技术性的东西。 5.桥头镇:春天可以看到莲湖公园的油菜花田,夏天可以看到荷花(超美!很大一个) 6.关城:西城楼,东莞迎恩门城楼,明代建筑,东莞标志性建筑,位于道滘镇关城7号:悦荟园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 8.麻涌:华阳湖公园 9.关城:可园,与顺德清晖园、佛山良园、番禺余荫山房并称四大园林清代广东中部。建于清代 10.袁崇焕公园(石像下有袁将军激励战士的语录) 11.沙田镇:遂丰年水道湿地公园 12:南城:水帘山公园 13.同沙水库 我好累~休息一下

3.东莞市茶山镇南社古村指南

公交路线:L6→70AC,总行程约32.0公里 1.从南社明清古村步行约230米至茶山南社社区站 2.乘坐L6路,经过5站,到达极地广场3号站,步行约20米到达茶山茶园4号站。乘坐70路空调公交车,经过39站到达市公交总站。 5.步行约620米至东莞汽车总站

4.东莞市南社村

东莞茶山生态公园是东莞生态公园的一部分湿地风景区包括雁翎湿地公园、月湖公园等r 湿地群。南社村有一处古建筑群,旁边还有塘尾村一处古建筑群。

5.东莞茶山南社古村落图片

东莞新十景包括奥泰书院、大王山森林公园、龙凤山庄影视度假村、南社明清古村落、黄大仙公园、东莞科技园科技馆 广东汇源旅游风景区、香飘四季、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等10个具有“新、奇、特”亮点的景区景点入选“广东省新十景”东莞”。

6.东莞南社古镇

周庄镇旧名振丰里。春秋至汉代,周庄地区有“邵城”之说。相传武王幼子尧与韩越君伯被封号这里。西晋文学家张邯和唐代诗人刘禹锡、卢龟蒙都曾居住在周庄。

据史料记载,北宋元佑年间(1086年),周地公郎信仰佛教,捐田200亩(13公顷多)给全福寺作为寺产。百姓感念他的善举,将其捐给全福寺。这片田地被命名为“周庄”。

公元1127年,金二献公跟随宋高宗南迁定居于此,人口逐渐稠密。元代周庄属苏州府常州县。元朝中期,传奇江南大亨沉万三的父亲沉佑。

从湖州南浔迁居周庄东东寨村(元末又迁至银子浜附近)。他因生意逐渐发家,使贞丰里繁荣,形成南北城河。以福安桥为中心的海峡两岸的老集镇。

明代,镇区向西扩展发展至后港街福虹桥和中市街普清桥,并把业态迁至后港街。明代中期,属松江府华亭县。

清初回归长洲县后,居民更加密集,西栅一带逐渐成为商铺林立,商业中心由后港街移至中市街。此时,已发展成为江南大镇,但仍称贞丰里。直到康熙初年,才正式更名为周庄镇。

清雍正三年(1725年),因元和年间,周庄镇分为两部分。县,约五分之四属元和县(今吴县)。五分之一属吴江县(今吴江市)。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江苏巡抚陈文恭将原驻吴县交趾镇的巡查司迁至周庄,分管城湖、黄天荡、独树湖、阴山湖等地。白蛤湖面积几乎覆盖了全县的一半。

周庄从一个小镇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商业大镇,与江南大亨沉万三的发迹密切相关。沉万三利用百坂河(即东江)西通京杭大运河、东北通流河的优势,进行海外贸易。

它使周庄成为粮食、丝绸和各种手工艺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进了周庄手工业和商业的快速发展。最多突出特产有丝绸、刺绣、竹器、足炉、酒等。

近代南社创始人刘亚子、陈去病等曾云集汨楼饮酒吟诗。 1949年5月8日,周庄解放,划归吴江甪直区。 1950年,镇西原属吴县的部分划归吴江,结束了两县分治。 1952年以后,周庄镇划归昆山县(现昆山市)管辖。

7.东莞南社古村落简介

东莞有很多古村落。由于东莞经济发达,大部分古村落都得到了修复和保护。

这里,我们只向大家介绍11个旅游功能较为发达的古村落。

如果你有时间去散步,这些美丽的古建筑会让你留恋。

1.中堂镇黄涌村

赵塘黄涌村历史悠久,为东莞市四大名乡之首。如今的黄涌古村以其合理的村落布局、精美的古建筑、良好的环境风貌,体现了古村落的精神和物质追求,构成了独特的文物风景。村里的一个重要例子。

黄涌村位于东莞市北部、中堂镇东北部。目前面积约7.5平方公里,辖道文、大滩、下塘脚3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和1个常住小组9120户,共2557户,流动人口100余人。 15,000。

黄涌村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村。黄永李氏宗祠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南宋千岛年间,是全国八大历史古迹之一。东莞古迹众多,蔚为壮观。像一位长辈一样,见证着黄涌村的历史文脉和变迁。此外,荣禄乐公家庙、净清乐公家庙、净清宗庙、黄永文阁及举人里、石家坊、文明启店、一石文林门楼等明清建筑星罗棋布在民居巷中。让这个富裕的村庄拥有了独特的魅力。

多年来,村里投入大量资金对辖区内的古迹、文物、古树等进行保护修缮,并修订了《黄涌村志》,打造了村里充满了爱的气氛。营造了创建村庄、保护村庄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村内古建筑的保护规划和利用,安排专人登记历史建筑和文物,大部分古建筑已列入保护名录,荣获“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黄涌村民李胜子:“据说,宋代黄涌碑刻中就有‘黄涌’这个名字。明代,我听说博罗浮山有凤凰飞到中殿时,一定要飞过黄涌、凤冲两个村子,后来发现有一只童子凤凰飞过,他觉得是吉祥,就改了。黄永村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名人辈出,诚信、忠孝、书法礼仪犹存。

从宗朝至清朝,黄庸先后培养文武进士8名、文官36名、贡生数名。十、八十余名霍拉斯,以及外出为官的一百多人。其中,政绩卓著者,最早获明洪武壬子年翰林学士礼光,并加授刑部监察御史、左侍郎。

黄永村民李胜子:“黄永800年的历史中,出了很多名人。第一个祖力苏,他的母亲有病,医生说人肉和吃药是最好的解决办法,结果李苏在左腿上切了一块肉和药给母亲吃,结果她吃得很好。这件事感动了邻居和村民,说他非常孝顺,这事传到了县令那里,县令觉得他很孝顺,值得称赞,于是上报南宋皇帝。把他推到了家门口。门上挂着孝义的大门。他的村子所在地叫德本坊。从此,黄永沿袭了孝义先祖和德本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2.南社明清古村落(建于南宋)

2.南社明清古村落(建于南宋)

p>

位于茶山镇南社村,现有祠堂22间,古民居200多间。据《南社谢氏族谱》记载,谢尚任的儿子南宋末年会稽人谢希良因战乱南迁,几经波折,于皇帝德佑乙亥元年(1275年)定居南社。宋代巩。发展,形成了9.6万平方米的古村落。

明清时期的南社古村落以村墙为界,村落以一条长长的道路为中心。中间为第三层,两侧为自然山地地形。车道布局合理,安全防护设施齐全。

代表性建筑:古城墙、谢氏宗祠、百岁祠、百年广场、谢玉琪家祠、紫政殿、典型民居建筑等。

3.塘尾古村(建于宋代)

位于石牌镇塘尾村,古村以古城墙为界。约有古民居268间,祠堂21间,书房19间,古井10口,城门4座,炮楼28座。

主要景点:美安祠、敬通祠、李家祠。

塘尾明清古村落以古城墙为界,依山体自然地形而建。车道布局合理,安全防范设施齐全。现存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红石门、窗框、墙基,水磨青砖,清墙。保存了大量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灰塑建筑构件,以及许多历代生活、生产用具。除三进祠堂外,祠堂建筑均呈四进二进的四合院形式。住宅建筑的布局多为三房两廊和三房一廊,因与里弄的相对关系而发生变化。民居与书房相结合,民居与祠堂相结合,是塘尾明清古村落的一大特色。

4. “逆流龟”寨炮台(建于明崇祯年间)

位于虎门镇白沙村,建于明崇祯年间。明朝后期。它是由Zh建造的恩宇,虎门白沙人。郑宇(儒),明末进士,官职为太常寺少卿(古代四品官)。

村堡正门前有一座水泥桥。它曾经是一座木桥。这是进出村堡的唯一通道。也是这只乌龟的尾巴逆流而上。村堡四个角的小塔就是龟的四个角。脚下,北边女儿墙上方的堡垒建筑是龟头,蓝色堡垒上的红砖是龟眼。

5.横坑横塘古村(建于元代延佑年间)

位于寮步镇横坑村。横沥湖风景秀丽,面积200余亩,由东北向东南呈月牙形。它围绕着有着悠久历史的横塘古村落。680多年来,形成了极为浓郁的文化历史氛围。横沥湖外缘有10多棵树龄超过500年的古树。远远望去,它们显得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煞是壮观。横沥湖沿岸风景宜人。微风吹来,可以欣赏碧波荡漾;风停时,蓝天白云连接着民居的水影。夏能清凉,冬能滋润,别具一格。

6.景连古村(建于南宋嘉熙年间)

位于桥头镇景连村。古村风景秀丽,古色古香。电视剧《大地情》、《冷暖心知》、《军魂》等都曾在这个村子拍摄。这里是清朝光绪年间的“进士府”;这里有罗绍言故居民国时期任红七军政治部宣传科长、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

主要景点:进士府、罗绍言故居、敬莲罗氏宗祠

7.祈石镇江边村(元武宗至大年间建)

江边村位于祈石镇中部,是民国时期祈石最富有的村庄。现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据江边村《黄家谱》记载,江边村黄氏的先民远古时期从江夏(今湖北)迁徙到广东南雄,其始祖黄云落是从诸暨迁来的南宋时期南雄至齐巷。石头;公元1311年,黄云洛第七代孙黄乐从在河边定居新圩。何新圩自然村于明代嘉靖年间定型为村,1522年至1560年建有黄氏宗祠(列为“城”);随着人口的发展,明末以后,宗族内各宗族都建立了自己的分祠堂。

古建筑:宜川寺、宜江寺、银斋寺、敬国寺、勒努玛寺、关塘寺、益圣学堂等。

8.牛国皋古村(建于南宋)

牛国皋古村位于茶山镇朝浪村,有民居、祠堂、书店、巷弄、古井、城墙、碉楼、池塘、榕树等均完整且保护完好。 2014年热播电视剧《历史转折的邓小平》第15集、第46集、第47集共10分钟的情节在此拍摄。该片段主要讲述了邓小平深入考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故事。南下深圳时的《龙岭村》。

原名亭阁,明永乐年间误称为牛锅炮。 20世纪50年代后,因村民大多姓麦,故行政上改为麦屋。村名还有一个传说。古时候,一位风水大师带着徒弟到东莞石岗(今石牌)城观察风水。师傅认为此地风水好,因为“大牛骑瘦牛,世代造出众多诸侯”。弟子反驳道:“师父,你错了,牛已经去世了,这里是‘大象骑瘦象,世代出僧’的地方。”后来,真的出现了一座“广惠庵”。石岗市,而徒弟所说的“牛”,恰好就是亭子所在地,而相邻的大宅,就是牛头,而亭子的“亭”字就是牛肚,亭子的石头(地名)就是用来做牛尾的,就像一头牛过了牛肚一样。因此,后人误称“亭”为“牛郭”。这个错误成真了,至今仍在使用。

9.寮步西溪古村(建于明代天启元年)

西溪古村位于东莞市寮步镇,距离市区不远,离襄城很近。西溪古村始建于明代天启元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由古墙、房屋、祠堂、书房、巷弄、古井、池塘、古榕树等组成,农业村落的人文景观使其成为珠三角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保护原生态。

10.清溪铁场村(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位于清溪镇铁场村,至今仍保留着一座已有250多年历史的汉族客家围屋。 2004年被评选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韩国家宅不远处,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寺庙广元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军东江纵队曾在此开办鲁东干部培训班。

11.下八坊古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

下八坊古村位于万江区坝头社区,至今仍保留着《祭祀诏书》。明代洪武年间的《城中名官》。一侧有木金匾额、祠堂2座、张太子庙1座、古渡口1座、风水池1个、土庙3座、绿色花岗石旗杆夹1个、碑刻1块、清代保存的国家古树7棵。树,和米共有270多座建筑从清朝到20世纪80年代建造。让这个古村落更加出名的是,后来被一群文艺青年改造成了文学地标,被称为东莞鼓浪屿。

下八坊是东莞商业发展最好的古街。充满文艺小资气息,很受年轻人的喜爱。古村落就像世外桃源,处处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各具特色的店铺。 、酒吧给古村增添了不少魅力。

8.东莞南社古村落高清图片

1.南港千年瑶寨AAAA

2.沙湾古镇AAAA级

3.南社明清古村落AAAA级

4.塘尾古村AAAA级

5.桥西古韵风景区

6、自力村

7.歇马举人村AAA级

8.大鹏所城

9.观澜版画村

10、里岔古别墅阁(八卦村风景区)

9、东莞南社古村在哪里

东莞市是少数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茶山镇是东莞市直属镇,不是区。茶山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茶山乡志》记载,雁塔寺始建于梁武帝年间,僧人沿山栽茶。茶山由此得名,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茶山先后产生了抗元英雄叶永清、理学家林光、两广提督谢玉琪等杰出人物。茶山有南社明清古村落、东岳庙、麦屋古村落等文化古迹。 2017年11月,茶山镇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