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区旅游规划和旅游总体规划

《全区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全区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号) 1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旅游统筹协调的重要举措,对于青岛陆海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建设世界一流滨海旅游度假区。

2.全球旅游规划的规划框架

旅游规划是一个区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法的总体部署过程。旅游规划经有关政府批准后,是辖区各部门开展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旅游规划需要从全局出发着眼于旅游规划对象的全面、整体优化,正确处理旅游系统的复杂结构,从发展的、立体的角度考虑和处理问题。因此,旅游规划必须从高层次的高度统筹全局,为旅游的实现提供指导原则。

旅游规划案例是旅游规划审查后对旅游规划项目的旅游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3.一体式旅游规划与旅游总体规划的区别

一体式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大众休闲旅游为背景,以产业观光为基础,通过经济该地区的社会分析。资源,特别是旅游资源、产业运营、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全面系统地优化提升旅游文化、文明素质等,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带动和促进新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各行业积极融入,各部门齐心协力管理,全市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的所有吸引力元素,为旅游者提供为游客提供全流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全面满足游客全方位的体验需求。 “全域旅游”追求的不再是旅游人数的增加,而是旅游品质的提升。它追求的是旅游对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意义。什么它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

“全域旅游”是全景空间的系统旅游。就是在传统旅游中规划现代旅游,在小旅游中规划大旅游。全域旅游强调把全区建设成为旅游区,把全区作为旅游发展的载体和平台,让旅游成为一种常态的生活方式;全要素、全产业、全流程、全方面、全时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发展,实现全区旅游景观优化、全区旅游配套、全区旅游治理全覆盖、全旅游产业联动、全区旅游成果共享。人们。

4.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创建全区旅游业旅游主义包括:

在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引领全域旅游发展(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投资支持;系统制定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指南;制定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

省级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统筹布局、突破重点、强化考核”) 、动员各市县,围绕“整合资源”等方面,是全域旅游发展的中场引擎)

在市县层面,全力以赴整合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以市(州)县(市/区)政府为主体,是主体资源统筹谋划、抓实效)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必须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市场主体的作用日益凸显,全产业链整合、产业集聚发展、旅游全产业链平台建设)

社会参与,共建共享全域旅游发展(共建良好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优势的服务环境,共享全域旅游发展成果)

以科教为支撑,创新模式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全域旅游大数据时代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培养人才;旅游统计改革创新)

5.全区旅游规划纲要

全区旅游示范区标准要求

包含四项基本标准和八项验收标准,其中四项基本标准是: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综合贡献和就业达到一定水平,建立了完善的旅游管理和执法体系,厕所革命等公共服务建设成果明显,并建设了旅游数据中心。验收标准包括当地政府重视和推动、旅游发展、旅游产品特色、公共服务体系、支撑要素、环境保护、旅游安全、文明文明、游客满意度等八个方面的要求。

(一)推进区域旅游改革创新的力度和效果(130分)

得分点:

(一)推进综合协调体系建设旅游发展机制改革创新(30分)、建立旅游领导协调机制、设立旅游委员会或类似的综合协调管理机构等改革。

(二)综合旅游执法改革创新(30分),鼓励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院、工商旅游局或类似职能机构。

(三)推动旅游统计改革创新(30分),鼓励设立旅游数据中心,建立全球旅游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数据统计体系。

(四)推动旅游用地政策(含海岛、海域、荒山荒坡利用)改革创新(10分);

(五)推动多规融合全区旅游规划改革创新(10分);

(六)开展景区门票政策大米改革、导游管理制度改革等,创建全国旅游改革先行区、各级旅游综合改革、特色旅游改革试验区(每项5分,最高20分)等。

(2)全域旅游的创建和发展对旅游发展的重视程度(130分)

得分点:

(1)建立领导力晋升机制推动全域旅游,成立全域旅游创建领导小组等类似机制(25分)。

(二)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全域旅游创建。 (30分)

(三)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和实施方案,将全域旅游创建纳入考核,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考核监督(30分) 。

(四)召开全域旅游创建推进会m 并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20分)。

(五)制定全域旅游创建支持文件,设立支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5分)。

(三)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120分)

得分点:

(一)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当地GDP综合贡献比重(30分);

(2)旅游业对当地就业和新增就业的贡献(30分);

(3)旅游业对当地居民收入增加的贡献农村居民综合贡献(20分);

(4)旅游对财税综合贡献(20分);

(5)旅游对脱贫攻坚综合贡献( 20分))。旅游业发展水平和对地方发展的贡献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旅游业增加值对GDP贡献率超过15%;旅游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0%以上;年接待游客人数是当地常住人口的10倍以上;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自旅游收入;旅游税约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0%。

(4)旅游产品的特色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120分)

得分:

(1)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市场吸引力强势核心景点(4A、5A、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30分);

(2)当年接待游客人数、过夜游客数量及比例(30分) ;

(三)旅游产品和业态的多样性、丰富性、旅游产品的空间覆盖度(20分);

(4)旅游产品的空间组合及不同空间区域的差异(20分);

(5)不同区域旅游产品的时间组合(10分);

(六)全球旅游品牌整合推广 推广强度和品牌知名度(10分)。

(5)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程度(130分)

得分:

(1)旅游交通覆盖便捷程度(30分) )分);

(2)旅游厕所覆盖便利程度(30分);

(3)旅游集散体系完善程度(20分);< /p>

(4)旅游信息化和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完善程度(30分);

(5)旅游标识体系和自驾服务体系。 (20分)

(6)旅游服务要素支撑及旅游+新业态水平(130分)

得分点:

(1)旅游业住宿配套设施完善程度(15分);

(2)旅游、餐饮配套设施完善程度(15分);

(3)e 旅游购物配套设施完善程度(15分);

p>

(四)旅游文化娱乐休闲配套设施完善程度(15分);

p>

p>

(5)旅游交通服务设施完备程度(15分);

(6)导游服务配套设施完备程度(15分);

>

(7)旅游+新业态发展程度(40分)。

(7)旅游安全、文明有序、游客满意度(120分)

得分点:

(1)旅游安全(30分)分);

(2)旅游市场秩序(旅游投诉、投诉处理、旅游诚信管理等)(30分);

(3)文明旅游水平(30分)分));

(4)游客满意度(30分)。

(8)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120分)

得分点:

(1)旅游资源遗产保护(20分);

(2)生态环境保护(20分);

(3)重点旅游景区最大承载能力确定与控制(20分) ;

(4)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及绿色旅游认证(20分);

(5)旅游企业节能减排(20分);

(6)环境卫生系统(20分)。

6.全区旅游发展规划(2020-2025年)

全区旅游是“面”,智慧景区是“点”。以点带动区域,以区域带动整体,这就是智慧旅游的建设。模型。全域旅游建设以国家政策、行业标准、地方规范为基础,符合产业政策、规划、标准、意见的规定和要求。全域旅游建设还需遵循三个原则:全方位服务满足游客需求,统筹安排、分步实施,传承建设成果,避免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