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兰花旅游养生基地

保定兰花基地位于保定市景秀区复兴路2641号。品种多样,养殖品种品质优良。花朵颜色美丽,有花香,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2.兰州康复中心

位于兰州新区的甘肃省康复医院。

3.安康兰花种植基地

安康的兰花以慧兰为主,花好,价值高,普通的不值钱

4。生态旅游养生基地

地府东方文化园、新疆阿勒泰市、浙江省钟祥绍兴温泉城、河南省洛阳市南府店“洛阳龙凤山风景区”、萧山区河上镇、浙江省杭州市、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河南省信阳市鸡公​​山、平西武功山风景区江西省江市、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山东省临沂费县被评为“2018年度中国十大养生休闲度假示范基地”。

5.兰州花卉种植基地

兰州市最大的苗木市场在榆中县和平镇。

位于兰州榆中县和平镇的和平花卉港,是目前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集花卉展示、批发、零售、信息、婚庆、科研于一体的花卉批发市场。

以绿植、苗木为主,零售价确实便宜。

从兰州和平饭店乘坐905路公交车到龙桥学院站,从旁边的榆中三医院巷子进入。

6.兰州养生小镇

寻找健康养生环境和良好的生态关系。

天上有仙境,人间有香海。

7.兰花繁育基地需要什么证书?

申请兰花许可证的流程如下:

1.养殖企业或者个人必须先填写申请表,并提供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资质证明。材料,包括施工图、承包合同或土地使用证等。

2.征得当地村同意后,报县农业局会同环保、国土、林业等有关部门进行资料审核和现场调查,提出初步意见后进行。申请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林种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提交书面申请;

2.业务单位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身份证明;如果处理人不是申请人本人,必须出具由委托人签署的授权书;

3.经营场所土地使用证或有效土地承包合同及资金证明材料;

p>

4.业务单位技术人员资格证书复印件(三人以上);

5.填写《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申请表(一式三份)。

8.兰花繁育基地

全国兰花基地13个,其中云南7个

云南省兰花之乡

3 保山:兰花盖被定为“市花” ”

保山古称永昌,素有兰花之城之称,是云南兰花尤其是莲瓣兰最重要的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兰花种植逐渐形成了经济实力雄厚、市场广阔的新兴产业。 1985年,兰花被保山人民选定为市花。

那里保山市有2万多户从事兰花种植。人工兰花培育投资超过10亿元,观赏兰年交易额超亿元。

剑川县:每年举办“兰花节”

剑川是天然的兰花种植基因库。世界自然遗产老君山发现的古兰花“剑湖”,云南省最早登记的“剑阳蝴蝶”“剑湖菊”,集六桂花:菊瓣、蝴蝶花、硬花、簇状、晶体和矮种。因这三大名品而闻名全国。在兰博会上频频获奖,被中国兰花协会副会长潘光华教授誉为“兰花三剑客”。我国野生兰花中不乏世界级的兰花。剑川。兜兰、葱兰、石斛兰、云兰、火烧等部分品种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剑川县政府决定将剑阳蝴蝶列为县花,并定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五为兰花节。

9.兰州养生项目

1)养生旅游的兴起

养生旅游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墨西哥。目前,发展养生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是欧美国家,旅游目的地主要是欧美等非传统发展中国家。

(二)发展中医药旅游的背景和养生保健的理论基础

养生保健理论是指通过中医养生保健来关爱人类生命的主客观行为。各种手段或方法,或基于人类健康。为调节生命过程而采取的一切物质、精神和心理护理活动。随着人们对旅游认识的加深,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旅游逐渐兴起。

(三)我国养生旅游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调查研究, 450多家景区、度假村、酒店等机构。开展中医养生养生旅游,90余家中医机构提供中医、足疗、按摩、水疗、药浴、美容等中医养生服务。

二.传统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

(一)甘肃省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的资源优势

甘肃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包括冰川、沙漠、戈壁、绿洲、石窟、文物古迹、草原、马场、森林、山脉、峡谷、瀑布、天池、沼泽、梯田、黄土、雅丹地貌、革命圣地、神话传说、魔鬼城、甘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完整地保存了远古祖文化、黄河文化、丝绸之路文化、长城文化、政治文化等各种文物古迹,系统记录了中华民族八千年的历史。甘肃省中药资源优越,素有“千年药乡”之称。全省主产中药材近300种药材已成为国家重点药用品种,拥有药材资源1600多种,是重要的药材产区。

(二)甘肃省中医养生旅游发展现状

1.建设中医药养生旅游创新区。 2013年11月,甘肃陇东南地区启动创建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旅游创新区。 2015年11月,甘肃省在5市推广中医养生保健旅游产品,并与省内外旅行社签署合作协议。

2.建设健康旅游产业园。甘肃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基地的首要保障是该省的生态环境多样性、中医药历史文化、中草药资源l 药材种植等优势。同时,建设一批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园和产业基地。

3.形成独特的康养旅游品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文化历史优势,开发类型丰富、优势明显、吸引力强的中医养生旅游产品,形成独特的中医生态养生旅游品牌。

3.甘肃省中医药养生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缺乏完整的行业标准和法规

目前,我国中医药养生旅游护理旅游 由于没有完整的消费标准作为参考,旅游标准几乎是空白。旅游消费者只能从旅游供应商提供的各种旅游产品中进行选择。随后,供应商进行虚假宣传,消费者纷纷效仿消费趋势。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导致中医药养生旅游行业消费投诉频发、消费纠纷频发、消费者满意度不高、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二)产业链不完整,产业聚集性差

中医养生旅游尚处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真正的产业链。行业诚信度尚未达到行业标准。由于前端产品设计形式相对薄弱,以中医养生旅游为主题的体验式服务、产品推广和营销网络建设跟不上步伐,传统中医养生旅游的终端服务质量和满意度评价也无法跟上步伐。中医和养生旅游还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三端缺乏有机融合和衔接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链。

(三)基础条件薄弱,缺乏品牌特色

目前甘肃省中药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无法大量投入财力与发达地区相似,农业基础薄弱。六盘山、秦巴山等连片贫困地区寒冷湿润,是甘肃中药材的主要产区。由于中医药养生旅游的品牌效应尚未形成,中医药养生旅游和养生旅游企业的品牌特征并不突出。导致旅游消费者对中医药养生旅游的产品差异化意识相对淡薄,缺乏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中医药养生旅游产品。d 康养旅游品牌。

4.促进甘肃中医药养生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

(一)政府加强养生旅游产业规范管理

中医药养生旅游养生旅游标准化管理体系应涵盖中医药养生旅游行业规则、中医药养生旅游标准体系、养生旅游市场标准准入制度等,形成完善的规范自律机制发展中医药养生旅游。加强中医养生旅游高素质专业人力资源储备;建立中医药养生旅游行业规则,包括:产品信息公开、公平竞争、诚信经营,保证产品质量

(二)产业推动健康养生旅游产业链完善

宏观层面,产业引导技术、资本、人才、信息等要素使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业向中心集聚,充分发挥产业链的规划引导作用;在微观层面,充分发挥区域财税政策改革和区域财税政策优惠的作用,鼓励和支持中医药养生旅游企业发展,鼓励境外投资者和企业参与。各类所有制中医养生保健旅游项目的投资和支持。

(三)景点需探索自身特色,大力打造品牌体系

景点需探索自身特色特色,建设健康体验观摩基地,通过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培育和发展名贵中药材。是田园生态、休闲旅游养生体验场馆;并注重中医养生知识的推广和教育;开发药浴、沙疗、泥浴等一系列养生项目,吸引游客,打造自有品牌体系。

(四)促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

建立中医药养生旅游人才激励机制,培育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积极利用现有资源中医药机构和旅游人才培训中心将加强对中医养生旅游企业的外语、旅游、中医药基础知识及相关技能的培训。加强中医养生旅游企业和实用人才培训,联合开展导游解说员培训,培养涉外人才。经验丰富的中医养生旅游管理、营销、策划、创意人才,培养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医养生旅游人才队伍。

甘肃省中医养生养生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本文以中医养生旅游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分析甘肃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产业基础,了解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中医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甘肃医药养生旅游对发展中医药具有深远意义

甘肃省医药健康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