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9年贵州游客人数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领略红色文化;在黄果树瀑布景区,刷脸入园,享受智慧旅游的便利;在西江千户苗寨,喝一杯“高山流水”,感受苗寨的沉醉与激情;在万峰林那会村租一辆自行车,徜徉在田园山水之间……

游客在娄山关红军阵地旧址展示 罗星汉参观博物馆时摄

自然景观、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贵州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们要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贵州旅游业发展基本方针

近年来,贵州始终把旅游业作为维护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战略支撑。在加快创建“双一流”旅游目的地和建设多彩贵州旅游省的进程中,全省旅游产业呈现出持续井喷、多重突破的良好态势。

供需两旺,旅游复苏强劲

2021年“端午”假期期间,返乡探亲、亲子游等多种出行需求叠加、小团自由行让贵州旅游市场不断向好。根据第三方抽样调查结果初步测算,三天小长假期间,贵州共接待游客1544.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4.93亿元。

其中,传统节日,施秉、镇远、思南等地举办的龙舟赛,已成为端午假期期间盛大的民间文化大合唱。青岩古镇、山里江南等景区打造的夜游项目,都繁荣了贵州的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动。

镇远“端午节”龙舟赛 龙顺伟 摄

旅游消费的有序释放得益于供需双方的共同努力。

专家指出,从需求端看,要继续强化消费激励和消费引导,把扩大旅游消费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结合起来;从供给侧看,要不断丰富和优化旅游产品体系,推动旅游供给升级。 ,以优质旅游供给引领和创造旅游新需求棱镜产品。

贵州充分把握旅游产业“流量经济”、“形象经济”、“眼球经济”特点,多年来深耕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定期开展各类营销活动,推出旅游包机专列激励、景区门票半价等优惠政策,为旅游业“井喷”发展发挥了显着作用。同时,“十三五”以来,我省累计推出新项目、新业态588个。不断丰富旅游市场产品供给。

文旅携手共筑诗与远方

6月28日晚,全新升级的“夜游黄果树”如期而至。以巨大瀑布为背景,十余种光影互动实景演出将贵州原生态、多元民族文化与山水相连,令人眼花缭乱,为游客提供了一场独具“黄果树风情”的贵州民族文化盛宴。

6月28日,游客在黄果树瀑布景区观赏黄果树瀑布夜景。摄影:陈曦

“以前以为来黄果树只是为了看瀑布,但现在我能感受到更丰富的文化。游客马祥对这次夜游非常满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贵州旅游已经从“有什么有、有没有缺”的发展阶段发展到“有内涵、有内涵”的发展阶段。 “好坏不分精不精”的阶段,旅游产业逐渐从一味追求数量、规模转向追求品质和质量转型,其中,文化与旅游一次次携手,文旅融合产品层出不穷。

贵州作为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省份,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被赋予了长征“重点建设区”的使命国家文化公园。今年以来,贵州将红色旅游资源与文化、科技、娱乐等产业融合,设计出体验式、趣味性的“旅游+学习”产品,受到市场青睐。

在铜仁朱砂古镇,千年汞矿因文化旅游的发展,实现了资源依赖的华丽转身。古镇的矿业文化成为无数中老年游客重返青春的旅游胜地。在西江千户苗寨,古老的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生活交融打造一个精彩多彩的山地世界,让每一位游客只要背起行囊,就能拥抱诗意和远方。

一体化发展,展现综合效益

今年30岁的解说员王小野是尧山古村景区的服务明星。 7月1日,王小野在家中接待了著名作家叶欣一行。

“我以前没想到会做这份工作,更没想到我的家乡会成为一个风景区。”曾在广东、江苏、浙江多地打工的王小野,能够在家工作,得益于荔波“文化+旅游+扶贫”的发展模式。

陈辉拍摄罗店大小井美景

在荔波瑶山古村风景区,传统村落升级扩建为景区,融为一体瑶族刺绣、陀螺、陶艺等传统技艺已被传承把农民的老房子改造成民宿,把农产品、手工艺品变成旅游商品,组织群众演出队进景区演出,把农民变成演员。通过这围绕“吃、住、行、购、娱”旅游六大要素的“五个转变”,让尧山人民在享受旅游的同时,也有了更宽的增收途径。

2014年至2019年,贵州接待游客人数从3.21亿人次增长到11.3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从2895.98亿元增长到123188.6亿元。特别是2016年以来,文化旅游累计惠及贫困人口112.43万人,增加了贫困群众收入。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共享文化成果,旅游发展效益最大化。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评论。旅游业渗透力大、融合度高、拉动力强。不仅可以通过“旅游+”或“+旅游”模式与一、二、三产业各领域融合发展,形成新产品、新业态;它还可以与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事业相融合,也有相互交叉、嫁接、综合发展的基础。

当前,贵州正通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并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化”中,“旅游产业化”作为贵州比较优势最明显的“一化”,可以为其他“三化”提供广阔空间,有效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旅游融合发展。城市和r”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谢念说。

2、2020年贵州旅游统计

2020年全国各省市游客人次来头条来

1浙江4842933、2江苏2044945来头条

3湖北2004104、4海南1998984头条来县

5湖南1678818,6云南1670038今日头条

7贵州1653615,8广东1415116今日头条莱县

9重庆1086625,10福建930390莱坝今日头条

11 安徽 828494、12 陕西 789134 来吧头条

13 四川 782175、14 广西 614556 来吧头条

< p>15 山西 537306、16 上海 496424 来吧头条

17 甘肃 374612、18 山东 366299 来吧头条

19 青海 339302、20 江西 296237 来吧头条

21 河北 240502、22 北京 222589 来头条

23宁夏 211072、24 内蒙古ia 158600 来头条

25 西藏 150007、26 吉林 138003 来头条

27 河南 133650、28 辽宁 117670 来板头

29 黑龙江 82797、30 新疆 46955 来板头

第31兵团天津23449、第32兵团21355来板头

3. 2019年贵州接待游客人数

2002年,贵州共接待国内游客2200万人次,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06.43亿元,比上年增长30.7%。

4.贵州2019年游客总数

据《贵阳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97.14万人。年出生率13.44‰,死亡率5.15‰,自然增长率8.29‰,城镇化率达到76.13%。

5. 2019年贵州省旅游收入

2019年贵阳市统计局发布《2019年贵阳市全国生态旅游公报显示,2019年贵阳市接待游客总数22901.2万人次,比2018年增长21.5%,其中国内游客22830.21万人次,外国(境外)游客70.99万人次。旅游收入3098.79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5569.55万美元,增长52.3%。

六、2019年贵州旅游人数

国庆假期贵州省共接待游客47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14.7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较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16.65%和13.41%。

< 10月7日,携程发布《2021年国庆假期出行总结报告》,“最受自驾游人群欢迎的目的地”TOP10榜单中,贵阳市位列其中。

主要游客来源地今年国庆黄金周贵州省省外有上海、重庆、成都、广州、北京。此外,省内旅游表现良好,省内游客主要来自贵阳、遵义、凯里、六盘水、铜仁等地。省内旅游主要目的地为贵阳、遵义、凯里、六盘水、安顺。

7.贵州省旅游人数统计

人民网北京8月28日电(记者刘佳)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全国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3183.26万人次、8239.4万天;接待3727.97万人次、8236.33万天。

< 《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旅游总人次二季度全国旅行社41779家,通过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审核的旅行社共计31604家。全国26个地区审核完成率超过90%,其中天津、河北、辽宁、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审核完成率达到100%。

8. 2019年贵州省旅游接待人数

2019年,日均接待游客78.7万人次,游客总数2681万人次,较2018年增长8.3%;日均过夜游客量48.7万人次,总重复游客量1239.7万人次,较2018年增长2.0%。

22019年,肇庆景区共接待游客4205.3万人次(日均11.5万人次),同比下降26.8%;商圈人流量总计3229.4万人次(日均8.8万人次),同比增长9.6%;餐厅客流量总计1550.7万人次,酒店游客758万人次(日均4.2万人次),同比下降14.4%。

2019年,全市景区日均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其中本地游客8.1万人次(占69.9%)、省内游客2.7万人次(占23%)、游客0.8万人次省外(占23%)。低于 7.1%)。省内人流大部分来自肇庆周边城市:广州、佛山、云浮、深圳、东莞;而省外人员流动主要来自广西、湖南、四川、贵州、湖北等周边省份。

2019年,肇庆日均居民人流量达到303.8万人次,比2018年的298.6万人次增长1.7%;日均过夜流量为48.7万人次,较2018年的48万人次增长1.6%;客流量 日均客流量78.7万人次,同比增长较 2018 年的 78 万减少 0.9%;日均客流量72.5万人次,比2018年的69.3万人次增长4.7%。

2019年,赵州接待游客总量2681万人次,比2018年的2474.8万人次增长8.3%。其中:省内游客2022万人次(占比75.4%),比2018年的1893.2万人次增长6.8%;省外游客659万人次(占比24.6%),较2018年的581.6万人次增长13.3%。综上所述,省内外游客人流同步增长,推动了省内外游客人次的增长。肇庆。

9. 2020年贵州省旅游人数

2020年,贵州打响脱贫攻坚战最后攻势,取得决定性成果。 “十三五”期间,贵州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贫困人口减少507万人五年内万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近200万人。救助搬迁人数全国最多。 741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全面解决。解决农村硬化公路7.87万公里。全国脱贫攻坚成效评估综合评价连续四年“良好”,谱写了贵州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

——近十年来保持全国领先的经济增速。

10.贵州每年接待游客人数

该排名根据地级以上城市游客人数、旅游收入、人均旅游消费、旅游比重、交通便利程度和旅游基础设施六个维度,计算出中国的排名旅游城市评选及参展50强化显示。数据主要来源于CEIC数据库、国家统计局、国家旅游局以及各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本次2018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贵阳位列第11位。其中,贵阳交通便利程度居全国第6位,旅游比重居全国第7位。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贵阳并未进入同一名单。

2018年以来,贵阳围绕“美丽中国——2018全球旅游年”主题,着力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深度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综合运用多种营销手段,加强旅游宣传。宣传和提高“双双贵阳”旅游品牌的国内外市场认知度。以其独特的自然贵州的地理和人力资源条件,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来贵州旅游。

旅游基础设施方面,贵阳拥有国家A级景区24个,包括青岩古镇景区、黔灵山公园景区等。

11。 2019年贵州旅游人数统计

2019年第四季度,全国旅行社共开展入境旅游外展339.61万人次、1486.96万天,接待487.77万人次、1724.81万天。

据统计,截至2019年12月31日,四季度全国旅行社总数为38943家,完成四季度报告的有30995家,占总数的79.59%。 24个地区审计完成率超过90%,其中安徽、山东、湖南、重庆、贵州、甘肃审计完成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