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朔州市旅游规划(朔州市旅游景点)
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对山西的历史人文景观相当熟悉;从太原到朔州沿途,先经阳曲、新府区、定襄、原平、静乐、繁峙、代县、山阴、应县到达朔州市市区;行程约200公里;沿途景点有阳曲青龙古镇、方特世界、七村、墩村温泉、定襄阎锡山故居、繁池平型关抗日遗址景区、代县雁门关古长城景区、明阳堡抗日遗址战争遗址、应县木塔等,作为山西雁北地区融合中原和塞外文化的独特风景和人文景观,欢迎大家来山西旅游。来边头条
2.朔州市风景区旅游景点山上都有旅游景点朔州市鄞县如光武汉墓、光武老城、明长城、王哥家逊景点、千佛寺、化华北岩寺、瑞云寺、西山森林公园、桑干河湿地公园、358路东庄红色基地、王仙武墓区景点
3.朔州市朔城区旅游景点桑干河是永定河的上游,是海河的重要支流,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朔州市朔城区南河湾地区。山西省北部。相传每年桑葚成熟时河水就会干涸,因而得名。上游源头为山西境内的袁子河、徽河。两条河在朔州附近汇合,称为桑干河。在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与阳河汇合后注入官厅水库。全长506公里,流域面积23900平方公里乌拉公里。主要支流有壶流河、玉河、浑河。
桑干河是塞北北部的一条古老河流。自西向东流经张家口阳原、蔚县、涿鹿。源源不断的河水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桑干河是涿鹿县名副其实的母亲河。有“千里桑树,方得涿鹿富”之说,充分说明了这条河对涿鹿县的巨大贡献。桑干河还孕育了悠久的文化,留下了亿万年人类进步的印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埋藏着许多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有关的悠久历史和美丽神话传说。
先秦经典《山海经》中称之为洗澡水。 《山经·北辞三经》:“北五百里,相传谆谆五峰之山……沐浴水自自来”。”谭其骧先生认为,浴水就是治水,就是今天的永定河。东汉许慎着《说文解字》,亦称水。文云:“水出雁门引官雷头山,东为仁海,或曰止水。由此可知,桑干河战国时称榆水,西汉时称止水,东汉至北魏时称水,桑干时称桑干。隋唐时期的河流。
桑干河地区属于北方边境,经常发生战争。尤其是唐代,有关桑干河的诗文大多与战争有关。例如,初唐国王骆宾在《送郑公子往辽,纪念军中骑士》中有诗云:“边境埃康治尤塞,骑士杜桑谦。 ”。唐末名将刘冕在《出塞歌》中写道:“一朝随招,诸侯征战百战。 “去年桑前北,今年桑前东”。不过,也有一些文人墨客云游此地,留下一些抒发情感的诗篇。唐代当代诗人贾岛在《渡桑前河》中写道:“居并州已十年,回乡日夜忆咸阳,无故不得不渡桑前河,但我我以为并州是我的家乡。”可见,桑钱河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关注。
桑干河古老而神秘,滋养着它自西向东流经的每一寸土地,也孕育着这里源远流长的文化。 1997年以来,桑干河多段已基本干涸。常年。沿海农田受干旱影响严重,河道采砂现象严重,面目全非。昔日照在桑干河上的阳光一去不复返了。
为留住涿鹿人的“桑前记忆”,再现“桑前烟雨”、“桑前晚渡”等历史美景,涿鹿县自2012年起实施桑前综合河道治理。开发经营项目全长10公里,总投资3.5亿元,分两期实施。在保证防洪标准的前提下,该县还将通过河滩、两岸驳岸、堤坝、平地的设计,建设休闲、娱乐等设施,让桑干河真正成为健身场所居民可近距离接触水景的休闲、娱乐场所。地方。桑干河真正成为一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
今天,桑干河已成为连接北京和张家口的友好纽带,正装点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中华大地。受到母亲河滋养的涿鹿大地也迎来了勃勃生机。为首都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桑干河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繁荣,成为涿鹿孩子心中塞北最美丽、最温柔的“小江南”。
4.朔州旅游景点排名第一名是位于朔州市应县的应县木塔。始建于辽清时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建筑。
第二个是朔城区东大街的崇福寺。是一座规模宏大、规模宏大的古寺。大量的宫殿和楼阁。还有更值得一去的怀仁金沙滩风景区。景区以森林为体,古战场为魂,集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弘扬杨氏历史文化的旅游景点。
5.朔州旅游景点1.应县木塔
2.右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3.金沙滩旅游区
4.朔州崇福寺
5.平陆北固山
6.华严寺砖塔
7.杀虎关
8.麻邑博物馆
9.李林烈士公园
10.卢沟旅游村
6.朔州旅游有哪些景点?1.崇福寺。位于朔州市朔城区老城区东街北侧,是一座规模宏大、宫殿楼阁数量众多的古刹。
2.释迦牟尼佛塔。又称应县木塔,位于朔州市应县县城西北的福宫寺内。始建于辽宁清宁二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AAAA级景区。
3.杀掉虎口。朔州市右玉县位于晋、内蒙古两省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4.马邑汉墓。分布于朔州市朔城区周边20公里范围内。朔城区现址属秦汉马邑城。位于雁门关外,是中原地区通往塞外漠北草原的必经之路。
5.李林烈士纪念园。延平楼西侧有一座纪念花园,周围翠柏翠绿,色彩缤纷。我鲜花。它建于1990年春。
6.光武古城。位于朔州市山阴县张家庄老光武村,是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7.朔州旅游景点排名应县位于山西省北部,辖朔州市。东与浑源接壤,西与山阴接壤,北与怀仁接壤,南与繁峙、代县接壤。地理界线东经112°58'-113°28',北经39°20'-39°42',总面积1708.03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地处塞外高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自然环境优美。
应县汉代置莒阳县、北魏繁直县、金辰县晚唐为g县,后唐为颍州为晋城县,民国元年改府为县。应县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杰地灵,资源丰富。一王(晋李克用)、二帝(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三相(后唐安中杰)王朝(金朝高汝丽、清初包承贤),以及三位皇后(李氏、石敬瑭)。他的老婆;萧氏,桓兴宗耶律宗的真皇后;郭氏(宋仁宗皇后)。文人学士不计其数,学术之精深,为晋北所罕见。真可谓“知识代代相传,英雄辈出”。该县旅游资源丰富,人文、自然景观60余处。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始建于公元1056年,即辽庆宁二年。它已有946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的建筑。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建筑。该塔高67.31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总重约7400吨。木塔平面呈八角形,五层六檐。每层之间都有深色地板,实际上有九层。木塔的结构完全是由木头的铆钉和榫头连接起来的。结构严谨、整体性强。尤其奇怪的是,整个塔内没有一颗铁钉。木塔内有54种不同类型的斗拱。远看雄伟,近百丈荷花盛开。人们称木塔为“木塔”。e“儒艮博物馆”。这座建筑独特、工艺精湛、抗震能力强的木塔,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是罕见的、独一无二的。这也是世界木结构建筑史上的一个孤例。它是世界四大名塔之一,与埃及金字塔、法国埃菲尔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齐名。它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往今来,君臣地方官员、文人墨客都曾游览过木塔,留下了许多书法珍品。 “金鸡圣王”和“天下奇观”两块匾额是明朝两位皇帝的明成祖朱棣和武宗朱厚照对木塔的高度评价。 “释迦牟尼塔”匾额具有严严体的书法风格,结构严谨文字功力强。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为子孙后代所钦佩和自豪。
净土寺净土寺俗称北寺,位于城区东北角。始建于后唐五朝年间,后毁。金天惠二年(1124年),原址重建。整个寺庙建筑分布在东西轴线上。西轴线南端为山门,中间为金代舍利塔,高10米。塔北有天王殿。塔的东西两侧有钟鼓楼,还有东西配殿;北端是大雄宝殿。东轴线南端为禅室,中间为佛堂,后为藏经楼三间,二层两檐。寺庙的大部分都是1969年被毁,现正在逐步修复。现存大雄宝殿为金代遗存,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呈方形,单檐歇山顶。历经数代,多次修葺,仍保留原貌。
正殿藻井,建筑构图优美、严谨。分为九格,中间最大,构成天宫的楼阁,金彩混画。其余八个藻井的形状有八角形、正六角形、长六角形、菱形等,每个藻井、横梁、平座上均雕有龙凤图案。整个藻井雕刻精美,色彩艳丽,繁复,由数万块木料组成。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古代艺术瑰宝。 1965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殊院
文殊院。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小石村,古时为瀛州十三大寺之一。相传文殊菩萨曾在此说法,故名。据该县明志记载:“始建于辽干通六年(1106年),重修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成化二十年(1484年) ,正德元年(1506年)”。寺庙信徒相互礼拜,香火旺盛。寺内植有古松,枝条如龙,生长挺拔。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元代曾有人赞道:“霜皮老人威猛如龙,傲视丛林无尽之风。由此可见,他具有千古品质,非原来的泰国人”。 ”。
现有正殿三间、东殿三间及西配殿。殿内石佛像至今仍是珍贵文物,壁画更是研究当地明清绘画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树海寺
树海寺位于小石口村南1.5公里处著名的南崖上。寺内有一泉池,泉水盈而不溢。其永不干涸,饮之清爽,甘甜润心。俗称“西滴水”。寺内群峰环抱,山林茂盛,流水潺潺,风铃振动,悦耳动听。给人们一种自然净土的休闲仙境。
大安寺
大安寺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东崔庄村南,面积6840平方米。元延佑二年(1315年),仁宗命独峰和尚修建,始建。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元末明初,为当时高僧修行之地。毕峰两次受到元舜帝的召见,被封为鸡鸣源明达禅师。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琬召他到南京讲经,后又留南京讲授佛法。洪武五年(1372年)病逝于南京。朱元璋命著名学者宋濂亲笔题碑文立大安寺壁峰佛塔,照亮千年。现在碑尚存,但残缺不全。据民间传闻,朱元璋父母双亡,出身背井离乡。他以乞丐的身份到了大安寺,去了大安寺。他母亲的肚子剧烈疼痛,他不得不生下孩子。对婴儿的兴趣。寺庙里,婴儿诞生了,精力非凡,智力非凡,取名朱元璋。
原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但在“文革”期间不幸被毁。如今顺利顺利,筹集资金重建大雄宝殿,新立佛像,信众赞叹不已,香火旺盛。该寺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镇子梁龙潭湖旅游度假区
镇子梁龙潭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县城东8公里处,北依龙首山,南临安边古镇遗址。 ,库面积62万平方米。龙首山数万亩樟子松林,终年郁郁葱葱,景色宜人,可供游客徒步狩猎,沉浸在大自然之中;图书馆里的游艇瑞瑞让您领略北方少有的江南水乡美景;沙滩浴将带你回到童年。梦境。将成为集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塞外江南度假区。
石柱山
石柱山位于县城南20公里处的恒山山脉中,群峰环抱,草深叶茂,百鸟鸣叫。从沟底望去,是一处宽约200米、高35米的天然悬崖,由六根矗立在悬崖上的菱形石柱组成。据地质专家研究,大约在40至5000万年前,由于火山喷发,地下60公里深处的地幔超基性岩迅速喷发到地表,并在那里冷却凝固,形成六面体柱状溶液。后来洪水冲刷去掉了裸露的悬崖,形成了今天的景观。这种景观在世界上极为罕见,在中国也极为罕见。它是一个主要的旅游景点。
跑马梁
跑马梁距县城30公里,属恒山山脉。这里山青水秀、森林茂密、草深绿、云低云低、花团锦簇。在群山的怀抱中,山顶有6600平方米的天然牧场,开阔平坦,草如地毯,花香蝴蝶,百鸟鸣叫,回声悦耳。相传宋代杨家将驻扎“雁门关”时,杨六郎设千军练马场,山峰环抱,树深树荫,立下赫赫战功。保护整个军队。
8.山西朔州旅游景区金F开头的车牌是:朔州市,Sh安溪省.
朔州,山西省地级市,位于中国山西省北部,山西与内蒙古交界处。它是一个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的新兴城市。
朔州地貌轮廓总体呈北、西、南三面山峦环绕。山地较高,中部为桑干河冲积平原,地势较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山西气候区划,属晋北温带寒冷半干旱气候区。
朔州市现辖2区、1市、3县、6个省级开发区,土地面积1.06万平方公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朔州市常住人口为1593444人。
朔州坚持走生态优先引领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以煤炭、火电两大传统产业为基础,以高端陶瓷、新能源、碳基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旅游、草原畜牧及农产品深加工七大新兴产业为主导。农产品、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以、信息、环保等潜力产业为突破口,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煤炭洗选及运输能力超过2亿吨,居全省第一。旅游资源丰富,寒夏交替,四季分明。是国家级避暑胜地,京津地区避暑休闲的“后花园”;拥有众多国家级旅游景区。
9.朔州十大旅游景点1.广胜寺飞鸿塔
飞鸿塔位于霍山广胜寺内。山西省洪洞县东部。始建于汉代,原名阿育王塔。它是中国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现在的塔建于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竣工于嘉靖六年(1527年)。历时12年才完成。塔平面呈八角形。为十三檐楼阁式宝塔,高47.6米。除底层为木质回廊外,其余均为青砖砌成,每层都有飞檐。因塔身色彩斑斓,如雨后彩虹,故名“飞虹塔”。飞鸿塔是中国五座佛舍利塔、中国现存四座古塔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完整、有工匠题记的琉璃塔。连同这里曾经收藏的《赵城金藏》和元代壁画,被称为“广胜三奇”。如果你是古塔爱好者,或者喜欢琉璃塔,一定要来这里看看这座全国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
2.普救寺盈盈塔
盈盈塔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普救寺内。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四大回声建筑”之一,而且与法国巴黎钟楼、意大利比萨斜塔、摩洛哥的香塔、匈牙利的音乐塔和缅甸的震动塔。莺莺塔之所以被称为世界奇塔,是因为它有一种特殊的声学效果——“蛙声”。这种效果在地方志中被称为“普救蟾蜍声”,被列为“永济永济塔”。八景之一。 《万能救援蟾蜍之声》堪比圣殿回音壁北京的天国、河南的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大佛寺的“石琴”。被誉为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数百年来,这种奇特的效果已成为普救寺的一大奇观,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观赏。
此外,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在《西厢记》中描写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后来盈盈塔名扬天下。那一年,张生去北京参加考试。途中遇雨,参观普救寺。在寺庙里,我看到崔莺莺正在扶着父亲的灵柩回家乡时,被困在寺庙里。两人一见钟情。张氏出生于西轩,大雄宝殿西侧。莹莹和妈妈住的深深的梨花院r和女红娘在大殿的东侧。如今沿着张生走过的小路,梨花院、后花园、跳墙楼等都已重建,并安置了一组佛像和《西厢记》人物蜡像。根据《西厢记》的情节打造,重现戏剧场景。闲暇之余,来到迎迎塔,聆听流传的爱情故事,也是一次独特的体验。
3.永左寺双塔
位于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的永左寺双塔举世瞩目。 “双塔”是古太原城八景之一。是太原现存最高的古建筑。两塔就像孪生姐妹,相得益彰。凌霄双塔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绰号——文笔双峰。这两座姐妹塔,一是先建的“文峰塔”,一是后来建的“舍利塔”。所谓“文峰塔”,就是一座风水塔,是古人为了改变这里的风水而建的。其造型虽以佛教浮雕为蓝本,但与佛陀教义、佛教无关。 “舍利塔”是佛教的圣物。是供奉佛舍利、存放佛经、供佛教弟子瞻仰礼拜的宗教建筑。这正是与永祚寺的“凌霄汉塔”的区别,虽然距离如此之近,但性质却截然不同。如今的双塔寺是太原市的地标,太原市惠中的双塔寺就是设计之一。
4.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应县城西北的佛宫寺内。山西省朔州市县城,俗称应县木塔。木塔底层大门对面,有一尊高大的如来坐像,端坐于巨大的莲花台上。这莲花台由八名壮汉抬着,个个都使出巨大的力量,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八位强者,原本就是驻守八方的护法神。他们趁着古如来佛外出讲经的机会,聚集在一处,私下在凡间。释迦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具有民族特色的双塔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工艺,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有54种斗拱,每种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包括梁、方、柱为一体。整体,每层形成八角形空心结构层。释迦牟尼塔于1961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是现存最高的木结构楼阁式宝塔。塔的整个结构完全由木头制成,没有一颗铁钉。全塔共使用54种斗拱,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布公博物馆”。
5.塔院寺大白塔
大白塔全称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塔。位于塔院寺内。其实,塔院寺也叫塔院寺。它因此得名。大白塔是五台山的一大标志,也是五台山的象征。这座塔的规格与北京北海公园白塔基本相同,但其规模和规格却比白塔大数倍达在北海。北海白塔的高度只有15米左右,而五台山的白塔则高达50多米,而且整体建造坚固。这座坚固的塔是因为佛教讲求真诚而建造的。大白塔是花费巨资重建的。整座塔挺拔,雄伟,雍容。它是佛教四大圣地之首的象征。
6.文殊塔
文殊塔位于塔院寺方丈院后面,与方丈院仅一墙之隔。塔的形状与大白塔相似,但没有大白塔高大,也没有大白塔雄伟。它的高度只有两英尺多。这座塔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文殊菩萨化为穷妇的头发藏于塔下,故此塔称为文殊发塔。
相传北魏时期大福灵九寺每年三月都会举办“五扎斋”庙会,不分僧俗、贵贱、男女老幼。吃一顿丰盛的饭菜。文殊菩萨化作乞丐,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和一只狗来讨饭。虽然是布施,但是按照风俗,还是得布施一些。这个乞丐女孩没有钱,所以她留下了她剪下的一绺头发作为捐赠。捐款不多,但要求却很多。智客大师耐心地给了她和她的两个孩子以及狗粮,但女乞丐说她肚子里还有一个孩子需要吃。 ,这让主人大怒。这时,文殊菩萨腾空而起,现出真身,念诵偈偈:众生学平等,心随一切境遇波。骨头都牺牲了,又怎么会像恨又爱呢?后来又重新据透露,这位客座和尚为了弥补精神上的愧疚,在一块长方形的石板上雕刻了文殊菩萨、于天童和冲天狮子的图像。诗句的四句诗句,也刻在石板的右上方。 ,作为纪念品。
7.汾阳市建昌文峰塔
汾阳文峰塔始建于明末清初。位于山西省汾阳市东2公里处的建昌村。该塔共有13层,准确高度为84.93米。雄伟、高大,居全国古砖结构塔之首。是我国文峰塔的杰出代表。 2006年5月25日,山西省汾阳市文峰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峰塔是根据风水理论建造的古代人们为了弘扬当地的文风文化,造就更多的人才。它是一座具有观赏意义和象征意义双重意义的建筑。全国各地、县均有分布。它是科举制度的产物。 ,也是儒释道综合影响的产物。汾阳文峰塔雄伟、高大,居全国古塔之首。是我国文峰塔的杰出代表。
8.太谷五边寺白塔
五边寺位于太谷县西南角,俗称白塔寺、南寺。太谷有句俗话:“先有白塔村,后有太谷城”。这是因为五边寺建得很早,寺内有一座白塔,所以这个村就以白塔命名,当时是阳邑县城。北周时期。白塔是太谷县的象征。相传古时,每逢大学开学之年,有一只白鹤降落在塔顶。几只仙鹤降落在塔上,太谷县的几个人被封为皇帝。因此,太谷人视白塔为吉祥之物,并代代相传。塔北有过殿三间,正殿五间。原来的佛像已不复存在。寺的东西两侧还建有碑廊、厢房、藏经楼、配殿、禅院等,现殿内辟为陈列室,展示赵长燮的书法艺术、古代木器等。 、刺绣等工艺品。宫殿内鲜花茂盛,粉刷一新,是太谷县的一大旅游景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