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旅游景点海拔高度(青海省旅游景点海拔图)
青海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最高海拔6851米,最低海拔1644米。
1.青海省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海拔很高,并逐渐向东倾斜。青海省东部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非常复杂多样。据测量,青海省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最高点为布卡达坂峰,海拔6851米,最低点位于青海省最东端与甘肃省交界处,海拔1644米。
2.青海省位于中国西部,世界屋脊,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它是小鬼之一中国青藏高原上的一个省份,简称青海,省会是西宁。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公报显示,青海省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800公里,面积72.1万平方公里。
3.景山巍峨,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辽阔。昆仑纵贯中部,南有唐古拉山,北有祁连山,草原辽阔起伏,沙达姆盆地辽阔。长江、黄河的源头都在青海,中国最大的大陆高原咸水湖也位于青海,故名“青海”。
2.青海各景点海拔日月山风景区停车场海拔3300米
日月山位于40公里处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西南部,属祁连山脉,长90公里,是青海湖东部的一座天然坝。平均海拔约4000米,最高海拔4877米。青藏公路所经过的日月山口海拔3520米。
日月山不仅具有宏伟的历史意义,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理意义。它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重叠地带。它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自然分界线,划分了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日月山藏语称“尼玛达瓦”,蒙古语称“那拉萨拉”,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
日月山是古今中外的重要通道。自古就有“中羌古道”、“南方丝绸之路”、“唐提波古道”。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堵塞,开辟了“南方丝绸之路”,经日月山、青海湖、柴达木盆地通向西域。唐代开辟的“唐提波古道”从东北入,西南出,经河源至拉萨,纵贯海南府腹地。日月山曾经是结盟、联姻、战争、“茶、盐”、“茶马”相互贸易的场所。
3.青海省海拔图共和县平均海拔青海海拔3200米。共和县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显示,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周秦时期,羌族过着以青海湖为中心的游牧生活。共和县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青藏高原的东大门。素有“青藏咽喉”之称,位于著名的青海湖以南。地理坐标为东经99°-10°1.5°,北纬35.5°~37.2°之间,北为日月山隆起带和青海湖盆地,南为青海南山和共和盆地中部是山地,南部是奥拉山脉和黄河流域。
4.青海旅游景点海拔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最高点(昆仑山布卡达坂峰,海拔6860米)与最低点(民和下川口村,海拔约1650米)海拔落差5210米。
东部河湟谷海拔较低。省级CA西宁市医院海拔在2240-2260米之间。西部是柴达木盆地,海拔2600-3000米。南部(青海南部三州)是真正的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5.青海旅游海拔第一名玛多县(马扎日镇)4300米
第二名曲麻莱县(又盖镇)4223米
第三名治多县(嘎吉波洛镇) )4193米
NO.4 杂多县(萨胡腾镇)4080米
NO.5 甘德县(克曲镇)4020米
NO.6达日县(吉麦镇)3970米
7号称多县(成文镇)3825米
8号玛沁县(大悟镇)3730米
9号玉树市(结古镇)3710米
10号囊谦县(向达镇)3660米
6.青海湖海拔图青海湖水面较高。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长约200公里位于青海省省会西宁市西北部。呈不规则椭圆形,周围有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橡胶山等。青海湖海拔3260米,面积4588.81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约21米,最大水深32.8米,蓄水量1050亿立方米。
龙羊峡黄河水位低于青海湖,落差高达700米至1000米。但青海湖东侧最低处仅比青海湖水面高70米左右。 ,当青海湖水面越过这个高度时,就会自然向东流入黄河。
7.青海省海拔地形图青海省,简称“青”,因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中国西部高原,毗邻新疆、甘肃、四川、西藏四省。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江河之源”之称。全省面积72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省(区)第四位。其中,草原3160万公顷,耕地58.99万公顷,森林25万公顷,其余为山地、湖泊、沙漠、戈壁、冰川等。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青海处于我国第一水平三大地形阶梯,大部分属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地、峡谷、盆地、高原、台地等。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其中4000米至5000米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4%。最低的p海拔1650米,最高点6860米。北部和西北部为山地河谷,南部为青南高原,东部为河湟谷地,其间有小盆地和台地,西部主要为柴达木盆地。由于地形多样,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气候:受海拔、地形、纬度、大气环流等自然因素影响,青海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冬季长而不冷,夏季短而凉爽,气温分布区域差异大且垂直变化明显,降水分布区域差异显着,季节集中。全省年平均气温-5.6℃-8.7℃左右,东南部年降水量450毫升至600毫升。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青海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省份。已发现矿产125种,探明储量矿产105种。其中钾、钠、镁、锂、溴等50种位居国内前10名。硫酸盐、芒硝、石棉、化学石灰石、硅等11种居国内第一。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45种矿产中,青海有21种位居全国前10位。著名的柴达木盆地,蕴藏着山水宝藏和戈壁矿产。被誉为“宝盆”,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其中盐湖30多个,探明总储量700亿吨。青海非金属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石棉、电石用石灰石、蛇纹石、玻璃用石英岩、冶金用石英岩等储量也位居全国前列。石棉储量居全国第一尝试。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具有良好的石油、天然气成矿条件。盆地内共发现油田16个、气田6个。根据第二次全国盆地油气资源评价结果,盆地石油资源总量12.44亿吨,其中已探明2亿吨;已探明天然气资源量472亿立方米。水电:黄河上游水电资源是青海能源的最大优势。水电站178座,总装机容量超过2166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1800万千瓦,年发电量770亿千瓦时。规划建设中型水电站7座,包括尼娜、志冈拉卡等。总装机容量可达1103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368亿千瓦时s。水电站单位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至40%。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是我国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畜牧牧场:青海天然草原广阔,是我国五个最大牧区之一。草原面积达3160万公顷,占全国可用草原面积的15%。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坚实物质基础。在广阔肥沃的草原上,生长着940多种天然草类,其中营养价值高的优良草类约190种。具有高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低粗纤维的特点。饲养的草食牲畜主要有藏羊、牦牛、马、骆驼、山羊等,一般耐高寒、粗饲。其中牦牛是青藏高原的优势牲畜品种高原牦牛数量居全国第一,占世界牦牛饲养总量的1/3。野生动植物资源:野生植物区系已发现经济作物1000余种。药用植物有大黄、甘草、贝母、雪莲、黄芪、党参、藏蒿、羌活、虫草、柴胡等100余种,尤以冬虫夏草为代表。是驰名中外的名贵药材。全省有鸟类290多种,兽类109种。野生动物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1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53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36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和附录二的珍稀动物有22种。旅游资源:青海省拥有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具有青藏高原特色的自然风光。全省已开发旅游景区10余个。有“鸟类王国”的青海湖鸟岛、孟达自然保护区、“高原上的西双版纳”、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湟中塔尔寺、中国四大清真寺之一的东关寺。伊斯兰教西北部、阿尼玛卿雪山等,都是登山、旅游的好去处。 “海上咽喉”日月山、全国最大人工水库龙阳峡、都兰国际狩猎场、坎布拉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环境状况与问题 2005年,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为42.0%,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1.54%,比上年提高5.48个百分点去年。建成烟尘控制区9个,面积72.2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面积63.2平方公里。全省有各类环境检测站21个,比上年增加1个。拥有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2个;自然保护区11个,面积2176万公顷(21.7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30.1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2176万公顷(21.76万平方公里) 。 2025万公顷(202,500平方公里)。今年新增大同北川河源区、祁连山、努木红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人口:2004年末,全省总人口538.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7.51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至38.53%;农村人口331.09万人。全省男性人口276.43万人,女性人口262.17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32%和48.68%。 0-14岁人口125.6万人,15-64岁人口381.3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31.7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23.32%、70.79%、5.89%。全年出生人口8.75万人,出生率16.32‰,比上年下降0.62个百分点;全年死亡人数3.46万人,死亡率6.45‰,比上年上升0.36个百分点。全年净增人口4.8万人,比上年减少0.4万人。人口增长率 200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9.49‰。民族分布与人口比率 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全省有55个民族。目前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235.06万余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45.5%。青海曾居住的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其中,土族、撒拉族是全国唯一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为:藏族21.89%、回族15.89%、土族3.85%、撒拉族1.85%、蒙古族1.71%。教育水平 2005年,全省有研究生培养单位5个,招生403人,在校研究生894人,毕业生117人;普通高等学校8所,招生1.16万人,比上年增长25.0%。招生3.25万人,增长11.3%;毕业生8100人,增长42.1%;有 47 个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1.32万人,比上年增长1.83倍,招生2.47万人,增长31.0%。毕业生5800人,增长1.0%;普通高中144所,招生3.76万人,比上年增长8.0%,在校生10.05万人,增长9.0%,毕业生2.54万人,增长22.7%;初中学校367所,在校生7.88万人,在校生22.7万人,毕业生6.81万人。普通小学2898所,在校生8.93万人,在校学生50.69万人,毕业生8.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人数 335 校内学生 2,307 人。在园幼儿8.26万人,比上年增加5100人。全省“全民教育”覆盖率达到86.8%,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从经济GDP看,全省全年生产总值543.2亿元,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 2005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2.79亿元,比上年增长5.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64.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15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今年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5.3%、59.9%和34.8%。财政收入 2005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63.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3.76亿元,增长25.0%;中央一般预算收入29.57亿元,增长21.7%。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200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203.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9.54亿元,增长22.7%。农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2005年,粮食种植面积24.56万公顷(368.4万亩),比上年增长0.4%;总产量93.26万吨,比上年增长5.4%。对外贸易状况:2005年海关进出口总额4.1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8.2%。其中,出口金额3.23亿美元,下降28.9%,进口金额0.9亿美元,下降25.3%。利用外资 2005年,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5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2%。支柱产业包括农业、水电、盐化工、有色金属工业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电信。 2005年,电信业务总量29.66亿元,增长15.1%。年末办公交换机总容量142万台,今年新增33万台。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3.5万户,比上年增长22.0%,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92.9万户,增长21.8%,农村固定电话用户20.6万户用户,增长23.4%;今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0.5万户。年末手机用户131.6万户,本年新增手机用户14.8万户。年末全省电话普及率由上年的每100人39.1部提高到每100人45.1部。交通铁路 兰青、青藏铁路干线及4条支线、59条专线贯穿全境全省自东向西,轨道总里程超过1100公里。 2005年,货物运输周转量156.2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6%。其中铁路98.78亿吨公里,增长7.6%。全年完成货运量7152.5万吨,比上年增长7.5%。其中铁路1452.7万吨,增长11.1%;公路产量5491.4万吨,增长6.9%。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47.2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7%。其中,铁路旅客周转量18.69亿公里,增长0.3%。全年旅客发送量491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9%。其中铁路旅客368.4万人,下降4.4%。公路 总里程 h年末全省公路线路2.97万公里,比上年增长5.9%,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71公里。 2005年,高速公路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48.27亿吨公里,增长6.5%;完成货物运输量5491.4万吨,增长6.9%;完成旅客周转量24.65亿人公里,增长6.3%;全年旅客发送量4524.9万人次,增长6.9%。 7.9%。民航已覆盖数万公里,已开通西宁至北京、乌鲁木齐、兰州、西安、广州、成都、上海、格尔木、拉萨等地的航班。 2005年,民航完成货运周转量6000万吨公里,增长45.8%;民航完成货运量。 3300吨,增长43.5%;旅客周转量完成38.9亿人公里 增长18.2%;全年民航旅客发送量26.5万人次,增长18.3%。
8.青海旅游景点海拔图片坦布姆寺(海拔约2600米)。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具有很高的宗教地位。整个寺庙融合了汉族宫殿和藏族平顶建筑的建筑风格。宫殿高低错落,交相辉映,营造出宏伟的氛围。
塔尔寺内还保存有大量精美的酥油花、壁画、刺绣,被誉为“塔尔寺三绝”
9。青海的主要风景区是大墩。山脊海拔2700左右,比较陡峭。不过山上有路,可以直接开车上山。然而,大敦岭却是西宁市最著名的登山圣地。有大量每天都有登山者和登山者。骑行爱好者如果爬坡速度快的话,40分钟就可以爬上去。山上还有一个公园,不过现在已经荒废了,几乎没人打理了。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