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很难描述的概念,就像你在山里,你看到悬崖、瀑布、森林和野兽,

但你却不能说:这座山=悬崖+瀑布+森林+野兽。

但是有一天我听到这样一句话:

自由不是做你想做的事,而是不做你不想做的事。

虽然我不太同意这句话,但是它确实给了一个启发,就是当你无法描述某件事时,你不必说它是什么,但你可以说他什么都不是。

这个概念非常适合描述文化,所以我对文化的理解是:

文化是某个群体在历史进程中遗留下来的东西。

狭义上讲:文化是某个群体在历史进程中遗留下来的东西。

(其中:群体可以是整个人类,也可以是某个民族、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某个社会甚至是某个家族。)

就像常年被水冲刷的河岸,或者人们走过的小路。它们一开始并不是刻意创造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就出现了,并且最真实地反映了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比如四川人爱吃辣,广东人饭前喝汤。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饮食习惯,也是当地气候的结果。一个地区的气候就像一年四季的流水,而饮食文化就像被流水冲刷的河岸形状。

然而,文化形成的原因有些是我们刻意验证的,有些是无法验证的。但他却默默地形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并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你我。比如儒家思想形成的君臣父子观念。你不知道这个想法是如何形成的,也无法验证虽然它被提倡了,但你知道这些概念仍然影响着我们。

这里有一个区别:那就是,如果某种东西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但现在已经消失了,它还能被认为是文化吗?

这就是为什么文化的定义最初分为广义和狭义。

以我国为例。许多民间技艺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消失。我们看到的是,走在街上喊叫的艺术家越来越少。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很多民间技艺都消失了。将会有更多十年之内看不到的艺术形式,逐渐消失在历史的潮流中。

我们可以暂时将这些技能归因于特定时期特定群体的特定属性所创造的文化。这些文化的消失同时标志着这一特定属性与这个群体的脱离。

假设有一天,民间艺术形式山东梆子失落。你不能说梆子不再是山东文化的一部分,更不能说山东文化不存在。你只能说,它创造了这种民间艺术的文化属性,已经脱离了山东人民。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新山东文化就会与旧山东文化有所不同。

如今,很多地方都在加大地域文化保护力度,开始征集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无异于螳螂试图控制战车。少数人无法阻挡历史的脚步。历史可以创造文化,也可以毁灭文化。不变的是,历史的车轮只会永远滚滚向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文化保护毫无意义。在研究历史的时候,这些行为都会保存重要的史料,甚至有可能这些史料至今仍然存在。活。我们可以用金钱让某种手艺代代相传,但我们无法让一种逐渐没落的手艺复活。如果没有观众,任何人都无法欣赏这种艺术形式,无论它多么精彩。

最可笑的是,有的人上任后,誓言要建立某种城市文化或者某种校园文化。今天你可以创造你认为的一种文化形式,明天你的继任者将创造另一种文化形式。众所周知,文化不是刻意创造的,而是遗留下来的。看似造福于民,实则浪费金钱,就像水獭希望用爪子改变河流的方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