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舌尖指南|我对遵义美食的认识是从老沙巷开始的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每年都会无数次去遵义。基本上我都是当天往返。有时我会住一晚。与朋友、同事谈论地点时,总是以遵义会议地址或知名酒店为地标。仅供参考,我对海尔大道、香港路、中华路等没有具体印象。
我有一个吃货朋友,是顶级吃货。他具有非常典型的贵州人的美味特点。他身高1.85米,体重200磅。他平时很严肃,性格内向。基本上,我和他的节奏各不相同。都是慢动作拍摄的,就像我小时候经常被我忽悠的同学“大雄”去学校附近的农民那里偷橘子、桃子、玉米和红薯一样。他被挥舞着锄头和镰刀的农民追赶,然后我们就如地上的燕子一样轻盈。爬上高墙,坐在墙顶上,开心极了一边享受着刚刚吃到的美味佳肴,一边笑着张开塞满食物的嘴,大喊:这边这边,这边那边,微笑着看着遍体鳞伤、浮肿在田野里逃命的大雄……
小时候,我对很多事物的认识都是从它是否可以吃、是否好吃或者应该怎么吃开始的,所以某个地方的概念与吃息息相关。关系,如此一站,遵义。
我的这位朋友是一名入境游客。闲暇时,他只用手机看英文。他长期在黔东南苗乡侗寨徘徊。如果他朝那个方向走,那就是他了。的领土。对于遵义,小伙伴们的印象仅限于几家知名酒店,半径不超过500米。
白天干完活,就叫你吃饭的时候带你去遵义吃羊肉面。这家餐厅是b我吃过的最好的。首先,我会做好饭,然后走几步去抓沙子。绕着小巷走一圈。
这家羊肉面店就在T型熊猫厕所旁边,有一个宽大的土碗,里面盛着汤,绿红相间。一碗就能让你心情舒畅。
别奇怪为什么不直接去老沙巷吃饭,而是先吃羊肉面再去。对于我们来说,羊肉面可以当主食,但小吃街的美食却不能;另一条,从丁子口到老沙巷有七八百米。走了这么远,刚才吃的东西都快消散了……
走进老沙巷的时候我已经在找了。这个人不见了。他举着相机,到处拍照。当他回头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任何人了。过了一会儿,他看到了一张嘴唇油油的笑脸。他左手拿着碗,右手拿着袋子。我:来吧,哇天气很热!
贵州美食主要使用各种辣椒作为调味品,尤其是遵义,盛产辣椒。峡子镇是全国最大的辣椒集散地。它与茅台酒、茶叶一起成为遵义的三大支柱产业。
因此,食物的味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辣椒的调味水平。很多时候,是因为拉家乐(贵阳话,意思是:他的)辣椒水准备好了,所以门口就排起了长队。排起了长队。
老沙巷里的东西不全是遵义的地方小吃,美食中还包括贵阳青岩卤猪手、水城火锅等其他地方特色小吃。不同的是,辣椒的调味遵循了当地的习俗。
青岩红烧猪蹄,这个看起来满嘴的,可惜有点饱了,吃不下去。这是一场视觉盛宴。
来自贵阳的竹串烧烤。我的朋友已经点了两百串,正在等待。当他看到我过来时,他连屁股都没有动。他低下头,右手握着一根烤串,塞进了嘴里。他只用左手做到了这一点。打了个招呼,他身边已经有几十根光秃秃的竹竿了。
湄潭著名小吃,鸡蛋土豆糯米。土豆在贵州称为“马铃薯”。贵州几乎都有以土豆为主料的小吃。在比吉维纳赫地区,主要以烤制和沾干辣椒面为主。其他地方的则比较精致一点,用各种秘制酱料炒制。将调味料混合即可食用。这种调料很有讲究:除了辣椒外,还加入香菜、折根、腌萝卜等辅料,然后加入甜酱、盐、酱油和少许醋。其味辣、香、味美。
老沙阿尔的每一位店主莱里很悠闲,很平静,不像其他地方会主动打招呼。一个小摊很可能是一群人的成长记忆,肯定不乏熟客。
除了传统的正宗贵州菜外,还有一批引进的改良品种,也在悄然推动着当地饮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就像我们刚到贵阳的时候,满街都是我们不习惯的酸面条。随着时间的推移,细面、米粉逐渐成为主流。人口的迁移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口味。
一路上很少有外国口音,几乎都是本地食客。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看某个地方、某顿饭菜的吃的人数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就可以判断它是否正宗。
船尾吃得差不多80%饱了,我起身继续闲逛,然后带了点东西回来当夜宵。今晚的酒店有阳台,十月底的天气也不算太冷。我带了几罐啤酒来配餐。我的商务旅行得到了90分的高分。
我特别喜欢这种青石板街。干净整洁,优雅的地面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将视觉和味觉体验调整到舒适的频率范围。
关于老沙巷的美食攻略,有一点一定要提醒大家:吃完饭或者吃饱了千万不要再回来,真的。
贵州本地食品消费量比较高。纵观整个老沙巷美食街的各种美食,如果看每份的单价,基本都在10-15元的水平。 ,选两三个品尝一下,每人30元左右。
吃完后吃太多油腻辛辣的食物,正是吃一碗冰粉的最佳时机。
这是西南地区流行的夏季美食。它的学名是“珍珠莲”,原产地是在秘鲁,这个菜谱的起源来自四川。何时传入贵州已无从考证。小时候,暑假里最愉快的事情就是吃一碗纳凉。 ,吃完有点饱,及时吃完了整碗,很舒服。
这款手工虾拖鞋是进口食品。贵州当地的海鲜小吃做法结合了辣椒的使用。一切根据饮食口味习惯用辣椒统一,形成了比较独特的新吃法。 。
好久没看到炸螺丝了,可惜现在只能看不能吃。
这是我小时候最常见的菜。我吃了妈妈炒的螺丝正在看《深圳真真》。那是一段深刻的童年记忆。嘴馋了,我就拎着小水桶,白天在河里闲逛,在烈日下享受。回家后,我把它倒进一个大盆里,放点植物油,放几天,就很好吃。
这个时代,螺丝已经被小龙虾取代了。只能说,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时尚。
满街都是大排档,食客只是逛吃吃。也有这样的商店,可以安静地坐下来吃饭。你可以一路走着,把所有的食物都点完,告诉老板送到哪里就可以了。如果你不喜欢到处闲逛,你也可以坐在其中一个摊位,点完街上所有的食物。
街头小吃最大的特点就是味道接地气,可以边走边吃。其实食物的外观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这样的氛围和感觉。上大学的时候,我在小吃街遇见了几位校园美女,幸福地坐在“剪刀剪”摊前,吃着美味的食物。他们完全没有了平时的高冷和矜持,我们很自然地坐下来和他们聊天,从此开始。大学时期,这座城市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和美好的回忆。时至今日,任贤齐的《心太软》依然在耳边响起,这是那个时代青春和美食的最好象征。
在我的记忆中,每次舌尖上的经历都应该有这样一段音乐作为背景。这应该是我记忆深处对美食和生活最好的诠释。
例如:炸螺丝《沉珍珠》、冰粉《恋爱中的行走》、爱豆腐郭《心太软》、冰冰凉《自从有了你》、鸡丝豆面《十年》。 ..・・・
基本上贵州每个小城市都会有这样的美食步行街或者小吃店树,汇集了多种特殊风味。市场晚上开市,凌晨关门,以满足贪吃的美食家。随时都可以吃饱饭。
像这样的街边小摊也承载着许多生活的印记,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多重要?记得2008年天冻时节,贵阳的大街小巷都结了厚厚的冰。天气空前寒冷,但依然没有影响夜晚街头夜宵摊的热闹。吃饭时,我脚底打滑,摔倒在地上。烤肉串散落在地板上。起床后连衣服都来不及整理。先喊:老板,再烤20串……
白天的辛苦都被底下的美味冲刷掉了夜晚昏暗的灯光。旅途中美好的回忆定格在这里,一切都因为它而变得更加有趣。他的舌尖经历。
一种有点类似于糖芝麻球的油炸小吃。具体名字我忘了。 3串5元钱。质地非常细腻,有嚼劲。
最终,两兄弟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他们的手机上又多了7条支付信息。老沙巷的偶遇,将成为未来反复出现的故事...··
我是YOYO,给你讲我的贵州旅行故事。
~EN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