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特色美食很多,如烤羊肉、烤带皮全羊、手抓羊肉、炸羊肉、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包括:奶油,蒙古族常见的乳制品;奶皮子;全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席菜肴,也常用于祭祀活动;熟烤羊,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风味菜肴;卷心菜和羊肉卷;辛素糕,蒙古族传统民间糕点;干米,蒙古族小吃。蒙古族牧民视羊为生命的保证和财富的源泉。一日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和肉。用牛奶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德”,意为神圣、纯洁的食品,即“白色食品”;用肉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尼德”。 “德”是“红色食物”的意思。除了最常见的牛奶之外,蒙古族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一小部分用作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乳制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黄油、奶油等、奶油渣、芝士蛋糕、奶粉等十余种,可佐餐食用,也是老少皆宜的零食。乳制品历来被视为优质珍品。若有访客,必须先行招待。如果有小孩来,就要在他们的额头上涂上奶皮或黄油,以示美好祝愿。蒙古族的肉食主要是牛、羊,其次是山羊、骆驼和少量马肉。狩猎季节也会捕猎黄羊肉。常见的羊肉传统吃法有全羊宴、嫩皮全羊宴、毛全羊宴、烤羊肉、烤羊心、炒羊肚、炖羊脑等70多种。最有特色的蒙古烤全羊(带皮烤)、带皮烤全羊或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抓羊肉。蒙古族讲究烹调羊肉,烹调后立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尤其是制作手抓羊肉时,切忌煮过头。但内蒙古东部蒙汉混居地区的蒙古族也喜欢将肉与调料一起煮,煮成酥脆的手抓羊肉。一些地区的蒙古族还喜欢将羊腰肉切成大块,裹上面糊,炸成炸肉片,民间称之为“大炸羊”。冬天主要吃牛肉。有的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做成炖菜、红烧菜、汤。骆驼肉、马肉也吃,炸骆驼驼峰片蘸糖被视为美味佳肴。经验丰富的厨师也很好擅长将牛筋、鹿筋、牛鞭、牛尾等烹调成各种食疗菜肴。为了便于保存,牛羊肉常被制成肉干、腊肉。蒙古人每天都离不开茶。除了喝红茶之外,几乎每个人都有喝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泡奶茶。冲泡奶茶最好用新鲜纯净水。煮沸后,倒入一些茶粉,放入干净的锅或锅中,煮2-3分钟,然后加入鲜牛奶和盐,煮沸。蒙古奶茶有时还加黄油,或奶皮,或炒米等,芳香浓郁,咸鲜可口,是一种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甚至有人认为三天不吃饭可以,但一日不能喝奶茶。蒙古族还喜欢用许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和花朵来制作奶茶。煮好的奶茶有口味各异,有的还可以用来泡奶茶。防治疾病。大多数蒙古人都能喝酒,喝的酒多为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还喝奶酒和马奶酒。蒙古族酿造奶酒时,先将新鲜牛奶放入桶中,然后加入少量酸奶汁(比普通酸奶酸性更强)作为发酵剂,每天搅拌,等待3至4天即可牛奶完全变酸了,就可以放进锅里了。加热,在锅上盖上一个无底木桶,木桶内侧挂几个小罐,大口朝下,然后在无底木桶上放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酸奶加热后蒸发并冷却。铁壶凝结成液体,滴入小壶中,成为第一壶奶酒。如果程度不浓,可以第二锅蒸。节日期间宴会或宾客朋友聚会时,习惯上豪饮。马奶酒由发酵的新鲜马奶制成,不需要蒸馏。 “奶酒红烧肉”马奶酒 蒙古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依靠畜牧业为生。马奶酒、手切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最喜欢的饮料、食物和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每年七八月,牛肥马壮,正是酿造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妇女将马奶装在皮袋里并搅拌。几天后,乳脂被分离出来并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蒙古人民酿造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和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方法,还出现了酿造浓烈马奶酒的蒸馏方法。有b的奶酒经六次蒸煮而成的品质最佳。马奶酒性温,具有散寒、舒筋、活血、健胃的功效。被誉为紫玉髓、元玉髓,是“蒙古八宝”之一。曾是元代宫廷和蒙古贵族府邸的主要饮品。忽必烈常将其装在珍贵的金碗中,用来奖励有功的官员。手扒肉是蒙古族的传统饮食方法之一。做法是将一只肥嫩的羊剖腹,剥去皮,去掉内脏,洗净,去头蹄,然后将全羊切成大块,用白水煮一下,捞出。水烧开了,肉也熟了,放在一个大盘子里。上桌时,大家拿着蒙古刀,切成大块吃。因用手吃饭而不用手而得名。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