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信息
三亚古称崖州,历史悠久,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天涯海角、小洞天、崖州古城、落笔洞三亚古人类遗址等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早在秦始皇时期,就设立了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项县。汉代,在三亚市崖城镇置朱牙县。隋代置临镇县。唐代改为郑州。宋代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地级州县。由于远离帝都、隔绝海外,三亚自古就有“天涯海角”之称。唐代宰相韩元、名僧鉴真,宋代著名宰相赵鼎、大臣胡权,纺织专家黄道婆等先后访问崖州并作出重要论述。为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作出贡献。 1987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成为全国四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三亚位于海南省最南端。它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森林、动物、温泉、洞穴、田园、风情等十大景区资源。 2007年,北京奥组委宣布三亚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内火炬传递的首站。三亚市区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城市建设注重城市与自然景观环境、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山、海、河、城”巧妙的结合、天衣无缝的融合,构成了三亚市区独特的环境特色。三亚市是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杂居的地方。1998年底,全市总人口人口(常住人口)46.37万人(城镇人口13.7万人);其中黎族17.8万人,苗族2,907人,回族6,024人。使用语言有普通话、海南话、军话、麦话、黎话、回回话、儋州话、疍家话等 三亚的城市环境极为独特,山、海、河三大自然美景集中在一处,形成了三亚市独特的自然景观。市区三面环山。北有抱坡岭,东有组装岭、虎豹岭、海拔393米的高岭(沟岭),南有南边岭,形成合围之势。耶瑞德;同时,山体的延伸将城区划分为多个被青山环绕的空间,为城市的不同区域提供了独特的空间景观环境。从海上回望,群山就像一道绿色屏障,折射出三亚城市的魅力。许多山丘还提供了俯瞰大海、河湾和城市景观的有利位置。三亚面临南海,海湾众多,各有各的美丽风景。市区大东海、小东海、三亚湾与市民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海上的东西岛屿仿佛是一扇面向南海的大门,给宽阔的海面增添了层次感。海雾飘过,两座岛屿隐藏在中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走在沙滩上,作为三亚城市的象征,鹿回头若隐若现。三亚有东、西两条河流穿过市区。两个里南至南边海,北至中央岛末端交汇。天然海岸线曲折,上游水网纵横交错,两岸自然生长的红树林绿影婆娑。时辰有水鸟飞翔,鱼跃鳞次。风景秀丽,充满生机。
三亚位于海南岛最南端,素有东方夏威夷、世界最佳海湾之称。她就像一颗美丽的浮珠镶嵌在南海碧波之中。濒临南海,南北宽51.75公里,东西长91.57公里。面积1887平方公里。人口37万,其中黎族占41.12%;苗族占0.7%;回族占1.33%。辖3个乡、10个镇、1个办事处、2个县级办事处限制。辖113个管理区,804个自然村。全市有国有农场5个,良种繁育场1个。三亚市是海南岛东高速公路、海屿东线、海屿中线、海屿西线高速公路以及三亚至八所铁路的终点站。三亚凤凰机场是海南岛南部最大的国际机场,每天有航班飞往国内外各大城市。三亚港是海南省对外开放的口岸。可停泊5000吨级船舶,可通航国内外航线及国际航线。三亚简史 三亚古称崖州,是我国最南端的沿海城市,也是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之一。三亚历史悠久。西汉元丰元年(公元前110年)置朱牙县,唐武德五年(622年)置镇州,置崖州。宋开宝五年(972年)灭亡,宋政和七年(1117年)置崖州。崖州改称济阳郡。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称崖州。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崖州升为直隶府,辖万宁、陵水、昌化、常州。甘等县。民国元年至八年,恢复崖州,民国九年改称崖县。 1950年5月,崖县解放,县政府驻崖城镇。 1954年迁往三亚。1958年与保亭县、陵水县、兴隆农场合并成立崖县。 1959年、1961年按原面积划分。 1984年5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崖县,设立三亚市(县级市)。以原崖县行政区域为基础设立。 1987年9月,中央批准撤销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同时决定将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 “三亚”之名源于三亚河(古称临川河)有三、二河在此交汇,形成“Y”字形,故名“三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