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三亚,美丽的海天风光和热带风情,宛如天然美景。在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三亚浓妆淡抹总是合适的,但绝不能进行大整容。保持三亚古朴自然的面貌非常重要。今后,外观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亭台楼阁,也不会破坏三亚独特的魅力。考虑一下这是我的开场白。
首先,三亚目前的城市定位是合适的,没有必要改变定位。
(图:三亚美丽的夜晚)
三亚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此外,还有海天一色的热带风光、黎族苗族风情、椰风海天、秀美森林山石,尤其是郁郁葱葱的绿色环境和温馨宜人的环境。终年湿润的气候,使三亚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我个人认为三亚目前的城市和品牌定位是合适的。只要逐步降低房地产收入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减少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进一步发展已初具规模的“美丽经济”和“会展经济”,适度拓展新的发展模式和产业,三亚未来前景广阔。
(图:三亚迷人的滨海风情)
以三亚老城区为中心,逐步向东西两翼延伸至陵水、东方地区,足够了。三亚未来的模板不应该是法国巴黎那样的时尚之都、国际大都市,而应该是法国尼斯、戛纳那样的文化风情聚集点、休闲度假圣地。
其次,三亚美丽经济还需继续深耕。
美丽的风景必须以美丽的人为中心来点缀。除了自然景观,诠释三亚之美的最好载体就是美丽的人物。
(图:三亚“美丽之冠”夜景)
三亚市主打美丽经济。不仅“世界小姐”总决赛永久落户于此,还吸引“丝路模特大赛”等知名赛事品牌来到潞城。与此同时,“世纪婚礼”、“万人国际婚礼节”等当地活动也相继推出。美容经济已初具规模。
三亚的城市名片是“美丽三亚,浪漫天涯”。美丽、浪漫是三亚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特色和元素。因此,我们仍需继续努力发展p“美丽经济”。比如举办比基尼比赛、举办国际健美锦标赛、设立各类明星走廊、邀请世界知名摄影师拍摄以自然风光或文化题材为主题的“金牌摄影大师”活动、举办影视颁奖典礼等等等等等。
(图:世界小姐选美现场)
第三,三亚会展经济缺乏带动集群效应的龙头。
三亚“会展经济”已初具规模。我粗略查了一下,仅今年12月,在三亚召开的国际会议就有十余场:如第二届国际声学、振动与噪声控制研讨会;第四届国际激光与光电子研讨会;第五届国际激光与光电子研讨会; 2018年植物学年会(CB 2018);第七届国际遗传学与基因组学研讨会等
(图片:Th三亚会议现场)
可以说,三亚的“会展经济”已初步形成规模效应。 “达沃斯经济论坛”、“博鳌亚洲论坛”、“广交会”等具有世界知名度或号召力的领先品牌。
三亚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抢占领先品牌,找到能够带动整个三亚会展经济的火车头。比如,既然“达沃斯夏季论坛”可以在大连举办,我们是否可以讨论下一届移至三亚举办?或者新加坡防务论坛能否在三亚举办亚欧分会和亚非分会?每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三亚几乎每次都会分享一些功能。能否深化与博鳌的融合?
(三亚会展经济前景可期)
一旦选对了领头羊,相当于为三亚会展经济增添了新的引擎,必将带动三亚会展经济的发展。整个大会和会展经济产业链在现有产业上拓展。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大更强的突破。
第四,我们可以尝试联系联合国吗?筑巢引凤,全世界都会爱你。
如今,三亚的硬件设施、接待能力、服务水平均达标。香巢建好了,最后一步就是引凤凰了。谁不向往美好、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呢?有多少机构想搬迁到三亚这样美丽舒适的城市?
被动等待不是答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主动出击,到世界各大组织去宣传、游说。
(图:三亚醉人的美景)
我个人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可以向联合国各个机构寻求想法吗?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驻意大利罗马和瑞士日内瓦,云集世贸组织、知识产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150多个国际组织。这么多的国际机构,有谁对当地寒冷的冬季气候、配套设施或生活服务不满意呢?尽力说服他们搬迁到三亚,列出各种优惠条件,甚至补贴他们的搬迁资金。能否探讨如何吸引他们来三亚扎根?
(图:三亚市中心璀璨的夜色)
还有,很多新成立的组织,比如国际气象组织,能不能带到三亚来成立?当然,上述设想必须得到国家的认可并得到相关部委的协调。
第五,教育、医疗是三亚的软肋。
吸引国际机构,还必须充分满足各种条件支持服务并能够保留它们。不必说,三亚市及周边地区现有的教育、医疗水平似乎都比较落后。整个三亚地区,只有301医院、市人民医院、农垦医院等少数几家较高级别的医疗机构。教育和高等教育机构更是凤毛麟角。海南大学三亚分校等学校无力承担全市的医疗服务。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任务。
(图:海南大学未来一瞥)
教育、医疗已成为三亚未来发展的软肋,当务之急是补齐短板。尽快。借助国家批准建设海南国际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际自由港的有利形势,三亚要抓紧时间与国内外各大著名医疗机构和大学合作,共建医院分院和名校分院,提升三亚整体医学教育水平。
最后,是文化创意产业、证券产业、特色金融服务业、世界500强或IT、智能、数字、新能源企业的研发休闲基地。
(图:三亚观音海景)
文化创意产业、证券业、特色金融服务业、财富等其他适合三亚发展的事业和产业500强或IT、智能化、数字化、新能源企业落户三亚无疑是互利共赢的局面。
三亚是祖国最靠近东南亚和印度洋的最大城市。它可以博士乘“一带一路”东风,成为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和合作平台。
总之,只要做到以上几点,沿着既定的方向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不半途而废、不误入歧途,三亚市就一定会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城市。将来。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首先从历史到现在,再看展望未来,我会对我对三亚的思考和发展做一个总结。定位是把三亚建设成为中国唯一的副省级旅游城市,形成大三亚旅游圈成为真正实用的国际旅游岛的实验区。
大三亚经济圈从长远发展规划来看,必须采取中央政策来定位三亚作为规划独立的副省级城市,高举中国旅游和海洋文明发源地的旗帜。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首个以南海海洋文化为主体的国际滨海旅游城市。
随后,乐东、保亭、陵水乃至东方、昌江部分地区,拟以世界上唯一的少数民族黎族独特文化为卖点,形成海洋文化区内横跨100多公里(是以傣族为辅的旅游特色区)、游牧文化(黎族)和农耕文化(闽南汉族)。
该地区拥有世界上热带雨林保护较好的三座山(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拥有近500英里的黄金海岸线,直面南海。如果经国务院批准,用二十年时间建成这个地区成为西太平洋最富裕的地区,创造了可与数百年前出现的地中海文明相媲美的中国特色南海海洋文明。
短期来看,至少应该将原属于崖州、目前属于东乐的黄流、冲坡、九所等“西柳街镇”划归三亚。因为这是古崖州文化的灵魂。否则的话,三亚仍然没有文化基础。
虽然我多年来一直在呼吁这个想法,但我坚信我最终会得到有关部门的回应,我的梦想将会实现!
第二,如果三亚旅游所谓的4.0版崖州湾仍然被海棠湾占据,被房地产、酒店占据,那就没有机会了,更别说国际滨海旅游精品城了,连亚洲旅游最大的目的地都做不到被排名!
三亚必须建立旅游“特区”,让外国人进来。事实上,国际旅游岛和自贸区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