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军的航母舰载机和小型潜艇突然袭击了美国海军位于夏威夷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基地。周末发生的这起偷袭事件顿时震惊了美国。当我看到电影《偷袭珍珠港》中一个厨师杀死几架日本飞机的场景时,我也感到震惊。当然,我对厨师能杀死飞机并不感到震惊,但我对日本有这么多飞机感到震惊。是啊,场面太乱了,扔一块石头就能毁掉一架飞机。

虽然是电影,但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我们不得不思考,日本为什么要挑衅美国?正如山本五十六所说:“如果你不成功,你就会成功!”从现在的历史来看,如果日本没有碰美国的屁股,他们也不会死得这么惨。当时的日本傻吗? ?当然不,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小九九。

首先,撕裂美国是日本发展的需要。其实国家和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有时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发展和既得利益而奋斗。日本就是这样一个性格鲜明的国家。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拉屎的岛国,资源贫乏是连上帝都无法改变的困境。日本要想发展就必须有资源,而石油首当其冲。日本企业家曾经设想利用中国东北三省作为自己的能源基地来发展大和民族。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无法获得石油。这时,美国闪亮登场。他们提出对日本实施禁运,拒绝向日本出售石油、钢铁等军需物资。由于中国战场消耗巨大,美国禁运无疑简直扼住了日本的喉咙。被掐住脖子的感觉肯定很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喜欢侵略的日本也坐不住了。他们选择了“北上”,却没想到却让北极熊粉丝脑袋一头雾水。撤退后,他们把注意力转向了“南进”。于是,他们也把目光投向了海洋。珍珠港战役的发动,给山本五十六带来了天时、地利、人和、幻想。因此,他们认为与美国决裂是发展道路上的一条阳光大道。

第二,日本的实力足以撕裂美国。我知道,一提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就开始质疑日本是不是傻了?事实上,当时野心勃勃的日本还是有一些算盘的。比如,他们要求军队算账。当时,日本陆军有240万训练有素、有一定作战经验的士兵,还有完成训练的预备役士兵。 300万人。当时美国只有150万人的军队,其中三分之二没有经过充分训练。尤其是东南亚的联军。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只是雇佣兵和当地土著的大杂烩,毫无战斗力可言。 。据日本陆军情报显示,守卫夏威夷的美军有5.9万余人,部署在夏威夷以西岛国和地区的盟军总兵力超过38万。这样一来,日军由4个军和12个师组成的“南军”(刚组建时)占据了绝对优势。日本海军拥有235艘主战舰艇,总吨位975793吨,其中包括10艘大型航空母舰。美国海军拥有345艘主战舰艇总吨位1,382,026吨,其中大型航空母舰8艘(也有说7艘)。好了,算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已经明白日本的勇气从何而来了呢?他们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综合评估双方军事实力“大致相当”。

第三,日本迫于形势分裂美国。为什么选择美国而不是苏联?因为苏联已经不是以前的苏联了,但是日本还是原来的日本。在受到了苏联的一顿重击之后,他们想起了应该打而不是吃饭,于是他们意识到,想要战胜苏联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在算完账之后,尝试了一些他以前从未尝试过的事情——和美国吵架。不得不说,日本在开战前依然占据着绝对的地理优势。此前,日本在太平洋拥有许多“值得信赖”的岛屿。交流。与此同时,它还武装进入了中南半岛,并入侵了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这些都是发动战争的良好前沿基地。这些前沿基地将关岛、威克岛等美国重要岛屿都置于其攻击范围之内,更不用说距离越南更近的马来半岛和新加坡了。日本人认为,他们已经从战略上包围了南太平洋。只要采取奇袭和“速胜”,击败美国太平洋舰队,最多五个月就能横扫上述地区。在获得了自己需要的石油、橡胶、大米、稀有金属等战略物资,并站稳脚跟壮大自己之后,美国人就算想反击,也是痴人说梦。

第四,对美开放是日本误判造成的。日本人还是很谨慎的。他们在发布之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战争一开始,也进行了长期潜伏。他们对美国的局势有清醒的认识。当然,他们认为他们拥有它。一旦掌握了局势,他们就急于炫耀。他们的情报,尤其是一些有话语权的内阁成员,综合衡量,他们的海军实力并不逊色于美国,对胜利充满信心。而且,他们的盟友纳粹德国不会被打败,希特勒也会极大地牵制美国和英国在欧洲的军事力量。 ,甚至包括苏联红军的实力。如此一来,美英将无法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主要兵力和武器来对抗日本。总体来说,日本民众做出“精打细算”和判断还是有自己的理由的,在牌桌上“押注国家命运”时也得有资本。布没有人想到他们的梦想蓝图。他们只是试图从那个角度去触碰老虎的屁股而不被咬伤。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只要敢碰,迟早会被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