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越铁路历史
滇越铁路是云南省第一条铁路,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米轨铁路之一。它最初是法国殖民当局根据不平等条约修建的。由于这条铁路从原法国殖民地越南的海防出发,经过中越边境的老街,进入云南,从河口向北延伸到昆明,所以被称为滇越铁路。河口至昆明段又称昆明河铁路。从19世纪初开始,英法殖民者入侵东南亚和中国云南,相互争夺。自入侵以来,法国步步紧逼,意图控制云南,将云南变成殖民地。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法国通过中法战争,与清政府缔结《中法越南条约》,获得“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法国借口“三国干涉(日本)”归还辽宁”并迫使清政府签订《中法重续边境事务通商特约》,获得了越南铁路的延伸。在中国境内的修建权。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中国与法国签署《中法滇越铁路宪章会议》,法国立即派人勘察路线,绘制蓝图,正式成立滇越铁路法国公司。越南铁路自越南海防至老街,称“越段”,自中国云南省河口至昆明,称“滇段”。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第1901章),并率先建成越段。至于云南段,法国人原计划连接云南的繁华城镇和人口稠密的农村地区,规划了经过河口、新街、新县(今属屏边)、集结(今属蒙自)、建水、灌邑的路线。 (今属建水)、通海、玉溪、晋宁、晋城(今属晋宁)、呈贡及西线至昆明。但由于沿线群众强烈反对,平坝地区被废弃,改为山路,改为河口经蒙自碧色寨至开原下段;中段由开原沿南盘江北行,经华宁盘溪至宜良;上段从宜良经呈贡至昆明,为东线。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法国政府批准东线规划,次年正式动工。第一年宣统年间(公元1909年),4月15日通车至碧色寨,次年4月1日全线通车。 。滇越铁路轨距1米,全长855公里,其中越野段长389公里,云南段长466公里。全线建设成本近1.59亿法郎,比我国轨距1.6米铁路建设成本高出约1倍。由此可见该工程之浩大。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法国殖民者对中国筑路工人进行了极其野蛮的奴役和压迫。仅云南段建设过程中,除了动用云南各族人民外,还从河北、山东、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浙江等省招募了大量农民工。在过去的七多年来,总数不下20万至30万,近8万人死于虐待和酷刑。正是:“楠溪江血染,滇越道尸横遍野,千山尸骨遍地,血泪流万谷”。中国人民用血汗修成的滇越铁路,却成为法国殖民者掠夺的工具,给云南人民带来了灾难。凭借这条铁路,法国殖民者控制了云南的交通,控制了锡商的命运,控制了云南的金融,主导了云南的邮电通讯。法国人伯顿曾在考察云南后表示:“滇越铁路不仅由云南全省法人控制,而且云南政府也由巴黎政府控制。”滇越铁路成为“一条大吸力管””,吸干了云南人民的鲜血。它是殖民者对云南人民侵略和掠夺的历史见证。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人民政府才接管了云南段。滇越铁路成为加强沿线地区、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至今,滇越铁路沿线仍保留着许多与其相关的古老遗迹,如昔日的碧色寨站等。河口邮政局旧址、河口海关旧址、蒙自租界旧址等。碧色寨站是滇越铁路和戈壁石铁路的交汇处,占地约2平方公里公里,现有滇越、戈壁石铁路站台、站房、仓库、车库等,车站周边尚有松石宾馆、海关仓库、大通公司等建筑公司。碧色寨站是中国最早的火车站之一,对于研究中国铁路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198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河口邮政旧址、旧海关旧址均位于河口县境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建邮局,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改组邮局,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建邮政大楼。 )总面积2941平方米。该房屋占地面积2457平方米,工程由意大利巴斯桂林公司承包。邮政大楼是一座青石、青砖砌成的二层建筑,坚固、坚固。河口邮电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邮电局之一。河口海关成立于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它有5块砖木红瓦建筑,23间,总面积1127平方米。它是我国较早的海关大楼。此外,河口还有法国驻河口副领事馆、河口督办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十八怪之一的“火车不通国与外界”指的是滇越铁路。公元1898年,中国清政府同意法国修建从法属印度支那(今越南)至云南的铁路。该铁路起自越南海防港,至云南省省会昆明,全长855公里,轨距1米。其中,海防至老街段在越南境内,全长389公里。 1901年动工,1903年竣工通车。河口至昆明段为云南边境,全长466公里。 1903年动工,1910年4月1日竣工,次年全线通车。中国对越南进行自卫还击后,这条铁路就停止了“与外国相通”。 20世纪90年代重新通车,直到2004年,这条拥有百年历史的米轨铁路才正式停止运营。然而,那些老火车司机对计价器却记忆犹新。一位姓肖的师傅回忆道,“从草坝到河口站200多公里的线路上,几乎没有一条直线。铁路弯弯曲曲,像蛇一样行走,再加上坡度陡峭,列车行驶速度很快。”火车时速常常低于30公里。”形容“蜿蜒的铁路、爬行的火车”的滇越铁路非常贴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