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驻东南亚的英国陆军是二战中受害最惨重的英联邦军队。

1937年,负责马来亚驻军的英国将军威廉·杜比向英国发出信息,称马来亚的防御严重不足,敌军很可能在马来亚东海岸登陆。马来半岛正值洪水季节。 ,并请求英国本土向他提供物资和增援。

威廉·杜贝的预言成真了,但他的增援请求却被忽视了。

威廉·杜比:“我感到苦涩……”

事实上,这个人被英国的策略愚弄了。当时的英国政府认为,一支海军舰队的存在足以阻止任何可能的袭击者袭击东南亚殖民地。马来亚的陆地驻军主要是用来放在那里的……

但是海军要想表现好,英国人其实还得努力争夺东南亚制空权。但英国人在东南亚的飞机、飞行员、相应的设施、后勤补给还不够。驻东南亚的英国陆军认为需要300-500架飞机的支持来支持保卫各个殖民地的军事行动。然而,二战期间,英国在东南亚的飞机从未达到这个数量。

事实上,此时在东南亚的英军所面临的就是国内外守军经常面临的典型困境:守军看似占据优势,但他们的资源有限,而且防守大量 不同的关键点可以防守的范围很广,但进攻方可以集中兵力进攻一处,在防守方集中力量之前打开一个缺口。在这样的情况下,驻扎在东南亚的英国军队需要更多的兵力和资源其实是没有问题的。有效的。

然而,英国政府并不买账:威尔士亲王已经为你挡在门口了,你还想要什么?你要我帮你把伦敦塔搬到新加坡吗?

王子真是惨啊……

那么,东南亚的英军在战争初期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呢?部队过于分散,装备不足,无法掌握空中优势,还有大量辅助部队和补给部队无法打硬仗……

但是,这种情况只发生在早期阶段。 1943年之后,后续的后勤和训练、指挥系统的改变以及火力和空中优势的提升,让东南亚盟军有了以前所缺乏的信心。在这种背景下,甚至英属印度士兵也击退了日军的反攻……

但我们也必须记住,如果没有英国人的勉强拖延东南亚的军队与中国远征 1942年日军进入该国后,东南亚的盟军可能没有足够的立足点来坚持到局势好转。从这个角度来看,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军队并没有取得最好的战绩,但他们发挥了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