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在国外的传播

由于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的饮茶习惯,对国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朝廷在一些沿海港口专门设立市船司,管理包括茶叶贸易在内的海上贸易,允许外商收购茶叶运回祖国。唐顺宗元年,日本禅师最澄从我国学佛归来,在近江(滋贺县)种植了他带回来的各种茶叶。 815年,日本嵯峨天皇参观滋贺县三色寺,僧人敬香茶。天皇喝后非常高兴,于是大力提倡饮茶,茶在日本大规模种植。宋代,日本禅师卫西来我国研习佛经。当他回到家时,他他不仅带回茶籽播种,还根据中国寺庙的饮茶方法制定了自己的饮茶仪式。晚年写的《吃茶养生》一书,被誉为日本第一本茶书。书中称茶为圣药、长寿灵药,对日本社会饮茶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宋元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口岸增加到八十九个。此时,陶瓷和茶叶已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特别是明代,政府采取积极的外交政策,曾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他的足迹遍及东南亚、阿拉伯半岛,甚至远至非洲东海岸。他加强了与这些地区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大大增加了茶叶出口。在此期间,来自西欧各国的商人纷纷来到从这些地区向东输送中国茶叶,并在各国上层阶级中推广饮茶。

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一艘荷兰船从爪哇来到我国澳门,贩卖茶叶,转运到欧洲。这是中国茶叶直接销往欧洲的最早记录。后来,茶成为荷兰人最时尚的饮料。由于荷兰人的宣传和影响,饮茶之风很快蔓延到英国、法国等国家。

1631年,一位名叫惠特的英国船长率领船队东行,首次从中国直接运来大量茶叶。

清朝以后,饮茶之风逐渐蔓延到欧洲一些国家。茶叶刚传入欧洲时,价格昂贵,荷兰人和英国人都将其视为贡品和奢侈品。

后来,随着茶叶的投入不断增加,价格也随之提高。ce逐渐下降,成为民间的日常饮品。从此,英国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饮茶国。

印度是红碎茶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其茶叶品种原产于中国。

虽然印度有野生茶树,但印度人不知道如何种植和喝茶。直到1780年,英国人和荷兰人才开始从中国进口茶籽在印度种植茶叶。如今,阿萨姆邦是最著名的红碎茶产地。 1835年,茶树品种从中国引进,开始种植茶叶。中国专家前往指导茶叶种植和制作方法,包括小种红茶生产技术。后来切茶机发明,红碎茶开始出现,成为全球散装饮料。到了19世纪,中国茶叶的传播几乎遍及世界各地,1886年茶叶出口量达到268万吨。期限西方各种语言中的“茶栽培”,大多源于当时的海上贸易港口福建厦门的茶的发音以及广东话中的茶的发音。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称、茶的知识、茶的种植和加工技术。世界各地的茶叶都与我国的茶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我国是茶的故乡。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为世界人民创造了茶这一芳香饮料。这是我们的子孙应该感到自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