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4篇关于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文献
1.李海芳,《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跨世纪(学术版),2009,17(4)
2.赵洪恩,李宝熙。 《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2004年3月重印)P242~246
3.姚维军,邓如波,王玉德。 《新版中国传统文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9 P302~307
4.易延平,马寅初。 《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讲座选编》[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 P150~151
大多数西方人以肉为主食。这些食物中饱和脂肪含量较高,容易患高脂血症和冠心病。同时,由于西方人蔬菜、维生素B、C等摄入不足,饮食中纤维容易缺乏。优点是动物性食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容易被人体吸收。大量的卡路里。
中国人的饮食以植物为主,以谷类为主。他们不易缺乏VB1,并且有充足的膳食纤维。大多数优质蛋白质来自豆类。缺点是脂肪太少,膳食纤维摄入过多很容易造成钙等矿物质的流失。
从三餐的烹饪方法,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文化之间存在很多差异。西方人做饭很简单,基本上就是一块肉或者一块面包就完成了一顿饭。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西方人性格比较大大咧咧,不喜欢做复杂琐碎的事情。
中国烹饪非常复杂。有很多流程,所以我们做事应该更加小心
西方饮食文化?西方饮食文化有西餐礼仪。西方人非常重视餐桌礼仪。西餐礼仪比较复杂,但与印度菜和美式快餐相比,西餐比传统中餐和宗教用餐要简单,但也有一些规则,比如:一道菜,一次吃一道菜。吃正式西餐时,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吃一半,吐一半等。
每道菜都有不同的餐具,从外到内按顺序排列。里面的餐桌上。
常规的西餐应该包括汤、开胃菜、主菜、甜品和饮料。
西方饮食文化包括西方的餐饮礼仪、烹饪方法、饮食特点、咖啡文化、酒文化等方面。
西方人饮食讲究科学营养,讲究正确使用餐具、酒具,享受就餐环境和美味佳肴。法国、意大利、英国、美国、德国、俄罗斯等西方国家的饮食各具特色,内容丰富。
西方饮食文化的饮食特点是什么?1.系统饮食经典主要有:烹饪技术、烹饪文化艺术、烹饪科学、综合类。
2.独特的饮食部门研究。人与自然分离的生态理念、合理均衡的营养理念、独特的饮食理念。
3.饮食史的跌宕起伏。意大利菜是西方饮食文化的鼻祖,法国菜是西方饮食文化的王者,美国菜是西方饮食文化的新贵。
4.精湛的美食制作技艺。我们在生产上力求精益求精,也注重与产品的结合美食与名誉,美食与精美的器皿,美食与优美的环境。
5.食品品种众多。著名菜肴有意大利、法国、美国、德国、俄罗斯等。著名饮品有葡萄酒、咖啡、红茶等。
6.丰富多彩的饮食习俗。日常饮食习惯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节日的饮食习俗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注重记神、享乐。生活礼仪习俗以宗教为基础,祝您健康快乐。社交礼仪崇尚“女士优先”,尊重女性。 《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让中国美食和饮食文化不仅风靡全国,也风靡海外。由此可见,中餐强调并注重对“美”的体验和追求。这种“美”来自于食物的“色、香、味、形、器”。感受这意境,领略美好食物本身通过嗅觉、视觉、味觉、触觉等体验所带来的美好感受。注意食材的营养搭配是否合理,烹饪方法是否健康。与中国人追求感官享受,通过食物刺激味蕾带来满足感和无穷乐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饮食更注重“实用性”,强调食物给食用者带来的好处。营养价值,怎么吃更有利于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的充分吸收,有利于身体健康。在西方饮食观念中,吃饭只是为了满足饥饿的生理需要,解决生存需要,保证身体健康,与精神享受无关。我国饮食过度追求美观和精神享受,忽视了食物营养素的合理搭配,这是实在是“美中不足”。而西方饮食注重科学理性,食客无法在进餐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精神乐趣和享受,过于“务实”。因此,中西饮食应该取长补短,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折衷方案,既能保证食物的合理营养搭配,又不失“味道”和“美味”,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不同的需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