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者写的中国历史书有哪些值得一读?
中华历史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影响着世界各国。因此,西方学者在中国历史研究上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这里展示了一些西方著名艺术家的杰作,或许对研究中国历史有一定帮助。 1、《剑桥中国史》由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和英国历史学家丹尼斯·特威切特教授撰写。本书的写作时间从古代中国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研究中国不可多得的通史巨著。 《剑桥中国史》遵循西方中国研究所坚持的严谨风格,引用了许多中国古代历史书籍。著作和文献的真实性和考证也非常仔细,力求真实、完整地呈现中国的千年历史。同时,书中还包含许多新的观点和见解,为一些我们不经常考虑的问题提供了严格的答案。因此,它作为西方社会研究中国历史的杰作,在中国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紫禁城的黄昏》是英国历史学家约翰斯顿编撰的。该书记录了1912年清朝灭亡后至1924年的历史。以清朝元老在革命斗争中的经历为基础,凭借其御师的身份,详细描述了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生活的经历。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约翰斯顿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多年。作为中国皇帝的“太师”,他对清朝非常了解。因此,本书对于研究晚清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3.《停滞的帝国》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两个世界的碰撞”。写的是b法国作家阿兰·佩雷菲特。全书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审视中英之间的碰撞,或者说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在作者笔下,英国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文明国家”的代表。面对中英摩擦,作者用有趣的句子和严谨的编排,详细描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凸显了清朝与世界的差距。阿兰·佩雷菲特是法国科学院院士,在法国学术界具有较强影响力。他是法国一位知识渊博的知识分子。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曾八次担任政府部门领导。法国在当时有重要影响。 4、《1421——中国发现世界》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海军司令加文·孟席斯。时间全书研究了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辉煌历史。作者用了14年的时间研究郑和下西洋。他广泛收集古代历史地图和详实史书,力图真实、完整地呈现当时郑和下西洋的全过程。同时,他用自己的研究结论,证实了不断被发现的郑和船队下西洋留下的铭文和遗物。最后,作者得出结论:肯定了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功绩,比哥伦布早70年发现美洲大陆,比麦哲伦早100年环游世界。 5、《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是美国传教士、政治家司徒雷登在华生活的回忆录。司徒雷登 (Leighton Stuart) 1876 年出生于中国杭州。1904年开始在中国传教,1949年离开中国。司徒雷登在中国生活的时期被正式称为中国巨变时期。因此,本书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历史学家林梦溪曾这样评价司徒雷登:“整个20世纪恐怕没有一个美国人像司徒雷登博士那样长期、全面地涉足中国政治、文化、教育的各个领域,并拥有丰富的经验。”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他的回忆录也是研究中国历史的一大宝库。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探索不断加大,大部分西方学者热衷于研究中国明清及晚清民国历史。这些领域有大量的优质书籍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我们对中国历史的真实和完整的了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