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有海盗,而且很多都是名气大、规模大的。其中记载的比较著名的海盗有:

孙恩,东晋海盗。孙恩在海贼中是特殊的。他并不是因为经济原因而成为海盗。孙恩家族信仰五斗米道教,其叔父孙泰是五斗米道教的教主,信徒遍布海内外。孙泰阴谋发动部下叛乱,被朝廷举报并处决。孙恩为躲避朝廷追捕逃到岛上,并多次以该岛为基地进攻东晋沿海。巅峰时期,他手握数万大军,却兵败自杀。

方国桢,元末起义将领之一,也是一名海盗。方国桢被仇人诬陷为海盗,于是一怒之下杀死了仇人,与兄弟一起逃到海上,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数千人的大型海盗集团。他多次击败前来镇压的元军。他曾接受元朝的投降。后来又与张士诚、朱元璋等人作战。最终被朱元璋击败投降。他被任命为广西左丞,但并未实际就职。刚刚领了俸禄,最后死在了南京,也算是死得其所。

明清以后,由于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规模,禁止私人对外贸易,诞生了一个特殊群体,“海商集团” ,既是商人又是海盗。他们从事走私活动。他们还兼职做海盗。如果规模大的话,他们还会向其他海商,包括西方商人收取保护费。

“海商G”领队王智明朝中叶的“小伙子”,因与倭寇有联系而闻名。公元1540年,王植与同乡出海从事贸易,到达日本福江岛。从此,王植不断招兵买马,吞并其他倭寇集团,实力不断壮大,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率兵围剿汪直,汪直战败后逃往日本,胡宗宪执掌东南,招募汪直,汪直返回杭州后,被巡视钦差王本固所困,十二月被杀。 1559年12月25日。

明朝末年,纷争腐败,民不聊生,催生了一大批“海商集团”,郑成功就是其中之一。郑芝龙的父亲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位。同期规模较大的“海商集团”还包括刘向、李魁奇、杨六洋七兄弟、朱才劳、钟彬等。

1628年,郑芝龙接受明政府招兵买马,利用官军的力量,先后消灭了李魁奇、杨六洋七兄弟、朱才劳、钟斌等海盗集团,发展到了被誉为军队领袖的地步。兵员十万余人,战舰千余艘。其中,在1633年的辽洛湾海战中,郑芝龙和明朝海军击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和刘向的海盗联军,迫使荷兰人放弃了以武力解决问题的计划,转而向荷兰人出售货物。年年有郑芝龙。船队缴纳了1000万法郎的保护费,换取了安全航行的权利。当时,东甲沿海地区的船只新加坡必须购买郑芝龙的旗帜,否则就会被拦截。明朝灭亡后,郑芝龙投降清朝。由于郑成功坚持反抗清朝,郑芝龙被清朝杀害。

清朝末年,还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女海盗,那就是郑石石,又名郑一嫂。郑石石是红旗帮海盗郑毅的妻子。郑毅在台风中落水身亡,郑石石就接手了红旗帮。在她的带领下,红旗帮不断壮大,多次击败清海军,生擒了广东水师提督孙全谋。因为实在打不过他们,清朝最终也只能选择安抚。此时,红旗帮中愿意追随郑石一家,接受征召的只有“大船270艘,部落民16000人,妇女5000人”。n和孩子,刀枪“七千,大炮一千二百门”,还有数万人不肯投降,继续从事海盗活动,可见当时红旗帮的规模。据说《加勒比海盗》中青夫人的原型是郑石石(也有说原型是另一位女海盗程夫人)。

以上只是众多盗版者中的一部分。民国时期,沿海地区也可见大大小小的海盗,劫持船只等事件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