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湾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
古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由于地壳运动,相连的部分沉入大海,形成海峡,出现了台湾岛。台湾早期居民大多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大陆移民而来。 1971年、1974年,台南县左镇乡两次发现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并命名为“左镇人”。考古学家认为,“坐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来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方地区的晚期智人,有共同之处。中国直立人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征。台湾早期居民中,还有少量属于尼格利托人种的侏儒黑人和属于修戈人种的廊桥人e.上述台湾早期居民,就是今天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遣一万官兵前往“益州”(台湾)。吴人沉(字不可打)所著的《临海土地志》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台湾记录。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台湾称“琉球”。隋朝曾三次访问台湾。据史料记载,公元610年(隋朝六年),汉人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的汉人。汉人开辟澎湖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并带来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宋朝将澎湖划归晋江郡管辖。统一福建泉州,遣兵镇守。元朝也出兵台湾。元、明两代政府在澎湖设立巡检司,负责巡查、侦查罪犯、兼办盐班。台湾这个名称是在明朝末年开始出现的。进入17世纪后,汉族在台湾的扩张规模越来越大。战乱饥荒时代,明朝政府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组织有组织的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列强迅速发展,开始将触角伸向东方。 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利用明末农民起义、满族在东北势力日益壮大、明政府处境困难的机会,入侵台湾。很快,西班牙人我侵占台湾北部、东部部分地区。 1642年,他们被荷兰人驱逐,台湾成为荷兰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将土地据为己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赋税,掠夺台湾的大米和白糖,并通过台湾将获得的中国生丝、白糖、瓷器再出口到其他国家,使得荷兰的经济十分繁荣。利润。荷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 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义领导了大规模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但却表明荷兰殖民统治陷入了危机。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 1661年4月,郑成功率领25000名士兵和数百艘战船,以招募南明将领的名义从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正在进入台湾,当时,他告诉荷兰殖民者,台湾“一直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两岛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就占领和耕种了这片土地”,荷兰“应该将其归还给中国”。它原来的主人。”经过激烈的战斗和围攻,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库伊签署投降书。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尊敬。郑成功收复台湾仅四个月后就因病去世。郑政权将中国大陆的政治、文化、教育制度移植到台湾,重视土地开发和水利建设,发展对外贸易,从而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到郑政权末年,台湾汉族人口已达十二万。郑政权末年,与清政府发生军事对抗。清政府平定大陆后,开始筹划进攻台湾。曾采取绥靖政策,试图劝说郑氏投降清朝,但未能成功。郑政权多次对大陆沿海地区进行反攻。 1678年秋,郑军大败,所占的东南沿海诸州县尽失,后彻底退守台湾。此时,清政府对中国的统治已成定局,郑政权逐渐演变为地方割据政权。 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领两万余名陆海官兵和200多艘军舰从铜山出发,前往澎湖、台湾。清军进攻澎湖守军,郑军大败。郑成功的孙子郑恪(此字无法打字)带领人民归顺清政府。 1684年,清政府设立巡抚台湾、厦门、台湾府等地,隶属福建省。到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大部分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大量移民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新兴农业地区。他们向大陆提供了大量的大米和蔗糖,以及从大陆进口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使台湾的经济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全面地传入台湾。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入侵中国后,西方列强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1860 年代。台湾淡水、吉隆、安平、大沟口岸相继开放。鸦片是大宗进口品RT 和茶叶、糖和樟脑是主要出口产品。 1870年代,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后,开始向海外“扩张领土”。湘南将琉球和台湾作为扩张目标,声称台湾是“吐蕃”居住区。它是一个“领土”,不属于中国主权范围。清政府再次声明:“全台湾长期处于我国的控制之下”。 1874年1月,日军入侵台湾。 10月,中日签订《北京条约》。虽然软弱的清政府向日本做出了妥协,但《北京条约》仍然规定中国对整个台湾行使主权。在那之后。清朝官员提议在台湾建省。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边境,中国出现了边境危机。 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刘铭传率军损失惨重。经过1885年6月《中法新条约》签订,法军被迫撤出台湾。中法战争后,为了加强海防,清政府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省,使台湾成为中国的第20个省。台湾省首任总督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清地税,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船舶,设立电报线,成立邮电总局,修筑铁路,购买军舰,并增加了堡垒。成立机械局,制造武器;煤炭局成立,安装新的采煤机;成立城市发展公司,修建街道和道路;设立西学、电报学堂,培养建筑人才。刘铭传将多项新事业集中在一省,使台湾成为先进国家之一当时中国的省份。 1894年,日本发动1894甲午战争,次年清政府战败,被迫于4月17日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愤慨,反对停台;台湾全省“放声大哭”,罢工。协助台湾军事的清军将领刘永福带领军民反抗日本侵略。战斗持续了五个多月,经历了大大小小百余场战斗,给日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最终还是惨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50年。日本在台湾实行总督专制治理制度,建立严格的警察制度,控制台湾社会,并以保甲制度作为警察政治的辅助工具。 A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在台湾开展“帝国文明运动”,灌输忠“天皇”(天皇)、爱“国”的思想(日本),努力把台湾人民变成日本的忠臣和好公民。经济上,实行“农业台湾、工业日本”政策,台湾向日本提供大米、蔗糖;后期配合日本的南进政策,在台湾发展军工相关产业,将台湾作为日军的补给地。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于日本的殖民统治。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人民党、共产党等也组织领导了抗日民族抵抗运动阿尔规则。 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民族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时期,许多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战胜利和光复台湾做出了贡献。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于12月9日发表《中国对日战争宣言》,明确向中外宣布:“一切涉及中日关系的条约、协定、合同,废除吧。” 1945年8月,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并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英勇抗战,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满怀喜悦地庆祝回归祖国。 10月25日,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同盟国战区举行。爱佩。投降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布,自即日起,台湾、澎湖列岛正式回归中国领土,人民、政治事务全部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回归中国主权管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