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朝的海盗大佬,很多人都会想到王直。是的,王直确实是一位独霸一方、不容忽视的海盗首领。不过,这里我要说的是最大的海盗——郑成功和他的父亲郑芝龙。你没看错,他真是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我印象中,海盗无恶不作,烧杀抢掠等等,郑成功是怎么和海盗扯上关系的呢?下面我详细解释一下:

明朝海盗出现的背景。明初,为了对付张士诚等反对势力,实行海禁政策。此后,海禁日趋严格。海禁的实施,使得正常的民间贸易无法正常进行。外国商人只能经营生意与明朝通过正常的朝贡贸易渠道。但仅此一条渠道已不能满足国内外贸易的需要,非法走私贸易大量涌现。为了保护走私贸易,私人武装力量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逐渐变成了我们所说的“海盗”。他们同时也是盗贼和商人,因此很难表征他们。

倭寇与明朝时期的海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学者研究,倭寇的人口构成是真日本人三分之三,假日本人七十七人。也就是说,倭寇中日本人的比例很小,而且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嘉靖时期是倭寇最严重的时期。最根本的原因是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需求受到政府的严厉打压。隆庆海禁后,倭寇的威胁减少,从侧面证明倭寇、海盗的出现是基于生存需要,他们最大的需求就是正常的海外贸易。

郑氏家族的海上帝国是从海盗起家的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郑芝龙父子建立了他们的海上帝国。郑芝龙(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字飞黄,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人。他是明末清初台湾、日本东南沿海最大的海盗、最大的海上商人和武将。该团体的首领后来接受了明政府的征召,成为福建总兵。他收编了大量的海盗集团,并对商船征税。中外商船没有他的海关证件就不能进行贸易。从此,郑芝龙垄断了上海,马福建、广东等地的贸易往来。他还趁机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船队进行远洋贸易。中国的丝绸、瓷器、医药被运往世界各地,开启了航海新纪元。日本、荷兰、葡萄牙、英国、西班牙等都有他的生意伙伴。郑家不仅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还拥有一支庞大的武装舰队,保护他的商船安全航行到世界各地。

据历史学家考证,郑成功每年的海上贸易利润超过269万两白银,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币5亿元。郑国的海上帝国最强大的时候,拥有白银十万多两。的军事实力。正是如此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才让郑家在海上站稳了脚跟。

明清时期台湾的光复与帝国的灭亡,哲吴芝龙选择投降清朝,郑成功选择与清朝对抗。为了有一个好的根据地,在与清军的战斗中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郑成功转身,消灭了占领台湾的荷兰人,收复了台湾。这正是无意中发生的事情。

1661年,清政府为了对付反清复明的郑成功,采取了迁海政策,迫使闽粤大部分沿海居民向内移动,摧毁所有房屋和财产,失去大陆的力量。没有了支撑,海洋帝国就失去了靠山。帝国走向衰落,郑成功也绝望而死。郑成功死后,清军于1663年攻占金门、厦门,郑氏子孙自卑,郑氏集团彻底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