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攀枝花为什么叫攀枝花

攀枝花市成立较晚,只有50多年的历史。 1954年6月,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徐克勤带着师生到金沙江畔进行暑期找矿实习。他们在四川和云南交界的金沙江畔的兰家火山地区偶然发现了一块储量达数亿吨的巨型钒钛磁铁。矿物。

后来这件事惊动了地质部部长李四光,他于1956年初向毛泽东报告了此事。听完报告后,毛泽东问:“那个地方叫什么名字?”没有人能够回答。他们只知道那里有7户人家和一棵大树。这棵树的名字叫攀枝花。毛泽东说:“那就叫攀枝花吧!”

为了开发攀枝花的铁矿资源,建了一座城,h 最初命名为攀枝花经济特区。 1965年5月,攀枝花经济特区更名为渡口市。 1987年,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它也是该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

2.冰草岗的由来:一座连草都不长的小山

1993年的攀枝花市中心广场

攀枝花市的冰草岗是一座集政务、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区、教育、商业和休闲。 1964年建市之前,这里人口稀少。由于缺乏水源、森林和植被,当地人称其为“丙草岗”,意为连草都不长的山丘。

大裂谷群山中的小山谷,北临金沙江,南临红日阳光。地势崎岖不平,有斜坡、有山脊。有山有水。山是攀枝花公园的山,寺是呃就是珠湖。花园里的水——这就是冰草岗的简单概念。

3.米伊为什么叫米伊?因“雾”而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米易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琼都部落。汉武帝时期,在今汉源东南置神力县,辖琼尖地区。如今的米易地区正式纳入西汉皇家疆域。

明朝永乐年间,行都司命令回族撤出现县,准备设立分县。因此,它位于安宁河下游。冬天多雾,日出云雾缭绕。改县名(阳)。 )县,后改为密阳寿于前湖站(检验站)。长朝二十七年,米易守于千湖站改为米易检查站。

1950年3月25日,米易地区解放。米易安宁河东岸属会理县,安宁河西岸属德昌县米易区。 1951年5月,将平谷、和高、濂溪、西宁等乡划归会理县,将龙窝区的米易区、麻涌区、南坝区划归德昌县。 1951年10月,5月正式设立米易县。

1952年,西康省西昌专员公署正式下发《米易县更名为米易县》,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978年,西昌地区划归攀枝花市管辖。

4.延边为什么叫延边?因“位置”而得名

延边县古称大左。东汉时改称三姚县,后改为昆明都林。g唐朝武德时期。元十七年改县为兖州。雍正六年,改盐源县为盐源县。嘉庆二十一年,在延边阿索拉地(原康康镇)设巡检司,属盐源县管辖。从此,延边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单位。 。民国二年,袁世凯颁布《统一现县、地方行政署机构的命令》,将省府、府、署名称改为县。随后延边厅改称延边县,隶属四川建昌路管辖。延边因地处盐源边缘而得名。解放后,延边隶属四川省西藏自治区长株区。直到1978年,延边才正式成立。隶属于渡口,是市辖县。

5.西区因地理位置而得名

1972年,中共渡口市委、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划分集中在金沙江两岸的工矿区”河分为两个行政区:东、西。” ,而“西区则以煤炭、电力为主”。 1973年3月1日,筹备处正式挂牌,标志着西区成立。西区位于攀枝花市西部。东起梁峰澳,与东区印江镇相连;南以金沙江为界,与仁和区太平乡隔江相望;西至鸡冠石山,隶属云南省华坪县;北以化工为界。山,毗邻前往仁和区同德、布德镇。

6.仁和“仁、义、德、和”

仁和区位于攀枝花市南部,东与会理县接壤,南与云南省永仁县接壤,西与华坪县接壤,北邻华坪县。甚至延边县。人和区的疆域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是中央政府所设的郡县管辖。 1972年,晋江、玉泉、大河、大田4个农业区并入郊区,成为攀枝花市辖区。 1981年8月7日,更名为仁和区,寓意“仁、义、德、和”。

7.清香坪因植物而得名

清香坪是攀枝花市西区政府所在地。她的名字来源于那里生长着许多芬芳的芸香科植物——清香亩,故名清香坪,意为生长清香木的平坦小坝。

8.五十四因距离远而得名

当时进入攀枝花的唯一道路是成都-西昌-会理-平地-攀枝花,其中58是从平地到攀枝花渡口大桥。公里,现本妖树周围面积为51公里,华山周围面积为54公里,因此还有四十九、五十四等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