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汉南越王墓为何能被列为“20世纪中国著名考古发现”之一?
广州汉南越王墓的发掘确实意义重大。马未都先生在节目中谈到海昏侯墓时,列出了马王堆墓和南越王墓进行比较。可见,南越王墓在考古史上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我认为南越王墓有三个“令人惊奇”的地方:证实了历史文献、出土了珍贵文物、留下了未解之谜。
先说第一点,这证实了历史文献中发现南越王墓之前,南越国仅在史料中有所记载。 《史记》、《汉书》均有记载。广州 番禺地方志中也有提及,但没有考古资料证实这个王国的存在。
据史料记载,南越纪的创始人ngdom就是赵佗。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和任枭被派往岭南,也就是当时的百越地区。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地方。 “秦始皇南征百越”事件。但任啸、赵佗攻克百越之后,秦始皇就死了,随后大乱,刀光剑影四起。直到楚汉战争结束,汉朝才建立。此时,任枭也死了,只剩下赵佗掌控着岭南地区。
1983年6月,广州市越秀区象岗山发现汉代墓葬。当地考古人员非常兴奋,立即向国家文物局报告,初步判断该墓葬很可能来自南越。国家文物局随后批准对王兆佗或其家人的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船尾南越王墓的发掘进行后,随着文物的不断出现,墓主人的身份也越来越清晰——不是赵佗,而是他的孙子赵全,历史上也有记载。书赵虎.因此,这一考古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它既印证了历史文献,又补充了历史资料。
第二点,出土了珍贵的文物。南越王墓出土了许多随葬品,其中包括史书上没有记载的“丝玉衣”,以及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件汉代“皇帝衣”。 。印章”,以及大量名贵玉器、乐器、炊具等。
说到南越王墓,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低端” “玉衣版”——丝质玉衣。我们都知道金线玉衣只允许皇室成员使用。根据不同的等级使用不同的材料:皇帝、皇后可以用金线缝制玉衣;皇帝、王后可以用金线缝制玉衣;王子、国王和公主都可以使用它。使用银线;大公主级别可以使用铜线。
南越王墓中发现的丝质玉衣,史料中并无记载。什么级别的玉衣是用丝线缝制的?据考古人员鉴定,这件丝质玉衣是岭南本地制作的,尤其是玉的品种。当时汉朝皇室成员所用的玉衣都是用西域的名贵玉石制成的,而这件丝绸玉衣上所用的玉石看起来就逊色很多。
玉衣只有皇室成员随葬时才能使用。赵皇为自己制作了玉衣。有人怀疑他是想“装逼”南越王墓出土的23枚印章中,有一枚“文帝印”,也成为赵全欲称帝的证据。
兴熙是秦汉时期皇帝颁布法令所用的印章,南越国第一任国王赵佗自称“武帝”,南越第二任国王赵权自称“文帝”。于是,他制作了这枚“文帝玺”金印,这也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唯一发现的汉代皇玺。
汉墓中出土的文物非常多。南越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有几件我觉得也很有意义的文物:
象牙:南越王墓出土的我们都知道,没有象牙。广州的大象,这种象牙与非洲雄象的象牙非常接近,由此可见当时的越南已经与一些海外国家建立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比中原地区要好。海上贸易起步较早;炊具: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些炊具非常有趣。有一个青铜煎锅。很多人都认为烹饪始于宋代,但这种炊具在当时的南越国已经完全有了。我们做饭吧!还有捣姜蒜的工具。从这个调料的加工方式可以看出,赵全对食物有着极高的追求。 “吃在广州”或许是从南越开始的!最后,我们来说说第三点,丝绸玉衣的未解之谜:既然这件玉衣与“文帝玺”的金印一起,就成为了赵皇想要篡位的证据,但为什么呢?他用丝带吗?制作玉衣怎么样?即使是南越当时的国家还不如中原富裕,买不起金线,那总得有银线或者铜线吧?赵全用丝条做玉衣,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赵全名字之谜:赵全在史书中的名字是赵虎,但从他的墓中出土的文物显示,他叫赵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赵虎到底是司马迁笔误,还是赵全当时故意给中原朝廷起假名呢?赵虎和赵全是同一个人吗?这个谜团至今仍未解开!
赵佗墓在哪里:这个谜团在赵全墓被发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就连三国时期的孙权也派过五千人去寻找赵佗的坟墓,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既然赵全的坟墓已经找到了,那么赵佗的坟墓又会在哪里呢?赵图有什么样的惊喜在等着我们o 的坟墓?这应该是很多人想要解开的谜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