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老挝旅游,给大家讲讲我的经历吧!

老挝人民普遍对中国人抱有良好态度。因为当地很多设施都是中国援助建设的。最著名的高速公路是毛主席还在世时帮助修建的。

我骑自行车去了老挝。第一天在老挝过夜的时候,因为出关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本想多走走走,结果天黑了还是在蜿蜒的山间徘徊。然后我就想找个村子搭帐篷。终于,我们看到了远处一座灯火通明的山顶。我们骑马去了那里,发现了一扇亮着灯的门。我们询问了那个人,他们让我们去找村长。因为是很偏远的地方,离琅勃拉邦很远,我怕他们听不懂英语,我也不懂老挝语,所以就用手势。幸好对方会说中文。后来我才知道,那个村子里的人是来自中国的移民。

我看到那人转身进了屋,以为他是不肯让帐篷搭起来,我和同伴就继续往前走。突然,路前面亮起一道光,我看到了那个人。他又走出去,拿着手电筒走到我们面前。这时,我以为他只是一路走到前面。也许我在中国的时候更加警惕。原来他走了一段路,就停下来回头看看我们有没有跟上。

后来他在一门口停了下来,让我们稍等一下。然后他进去和村长说话。然后我们就被请到了村长家。聊完之后,对方又带我们出去了。下了坡,我们发现那是一所学校。

学校很大,但教室的窗户是破的。但到了户外搭帐篷的时候,已经有瓦顶了,这就非常安全了。瓦那天晚上我们在学校扎营,第二天出发前,家里人给我们蒸了老挝糯米,方便我们上路携带。村长是一位老人。看着他的白发,我以为他有六十七十岁了。后来聊天中我才知道他才48岁!真的很难相信。

他说他爷爷的爷爷是云南人,中文不太好。聊天中,他一直说中国和老挝是一家人。毛主席带领人民在老挝修路的事也是他告诉我的。

有时候我说话的时候,抬头想一想,就会看到屋顶上的瓦片都被烟熏黑了。我看到了当地的贫困和当地人的热情。

后来到了琅勃拉邦,想买椰子吃,就特意去了非游客区的菜市场,以为价格会很便宜,至少不是在“旅游价格”。常年旅行让我知道食物有两种价格,一种是当地人的价格,另一种是游客的价格。对于东南亚很多地方来说,旅游区的物价明显高于当地人的可支配收入。所以我总是喜欢自己去探索,寻找当地真正的风景和更便宜的当地物价。

终于在摊位上看到了椰子。我问摆摊的小女孩一个椰子多少钱,她回答了一个数字,我算了一下,比国内还贵。立即离开。

小摊主一定是在带她妈妈参观商店。她用流利的英语说着令人惊叹的数字。不明白小姑娘是以为自己可以一一杀掉,还是觉得外地人反正有钱,可以“劫富济贫”?

后来在琅勃拉邦的寺庙里,我和当地的一个和尚聊了一下午。对方c会说中文。其实在老挝,僧侣也是一种职业,你可以选择学习各种你感兴趣的课程。小主人正在学中文。当他看到我是中国人时,就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们在菩提树下聊天,他谈到了他的未来,并说他希望有一天能去中国西安。他说中国很大,他想去看看。

你看红尘的诱惑有多大。僧人还能还俗,未来总有值得期待的事情。

我在老挝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这其实就是这个社会的一个缩影。无论是老挝、泰国、越南还是柬埔寨,每个城邦都有好人,也有坏人。仅举几例。

你在旅游区遇到的当地人一定很友善、热情,因为他们想从你身上赚钱,所以他们自然知道自己在服务行业的职责。有时候,偶然遇见的美好更值得哎哟。而有时候像肥猪一样被宰杀也会让人愤怒。

这就是我喜欢自助游的原因。总是有惊喜,有时也有恐惧。

所以,中国人去老挝旅游,如果想让旅程不发生太大变化,可以安心在旅游区吃当地的美食。服务行业的每个人都有友好的态度。老挝很多当地人甚至专门学习中文来照顾来自中国的游客。

所以不用太担心。毕竟老挝是一个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在老挝开餐馆的华人也不少。他们大多习惯与中国人打交道。

总体来说,这个全民信仰佛教的国家还是比较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