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然环境:由于强烈的褶皱和断层作用,以及长期受外力侵蚀切割,地形显得十分破碎,海岸多曲折、海湾多。山区约占全国面积的76%。北海道和本州北部的山脉大部分呈南北走向,而四国和本州南部的山脉则呈东西走向。两者在本州中部相遇,被称为“中央山结”,这里是该国最高的地势,其中包括著名的富士山。
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富士山最后一次喷发发生在 1707 年,至今仍在喷发。山体呈标准圆锥形。山顶终年积雪。有温泉、瀑布。北部有富士五湖。风景很美,日本人称之为“圣山”。平原仅占全国面积的24%,大部分分布在河流下游和沿海地区。
全国最大、最著名的平原是东京附近的关东平原,面积15770平方公里;其次是名古屋附近的浓尾平原、大阪、京都附近的畿内平原等。 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火山地震带。这是一个拥有许多火山的国家。全境有火山200多座,其中1/3为活火山。地震频繁,全国平均每天发生四次左右。素有“地震之国”之称。其中信浓川最长,长367公里;利根河流域面积最大,为16840平方公里。
湖泊很多,但大多是小而深的火山口湖,分布在高山上。有很多泻湖,没有海岸线深度不大。比帕湖是该国最大的湖泊,是一个结构湖,面积686平方公里。湖面海拔85米,最深处103米。日本列岛四面环海。除东北海岸外,均被来自热带太平洋的暖流(黑潮)所包围。气候受海洋调节,形成较为温和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比同纬度大陆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
夏季盛行东南风,6月至7月东部沿海持续降雨;冬季,西北风从大陆吹过日本海。天气寒冷,北方降雪较多。日本南北绵延约2400公里,各地气候差异很大。北纬35度左右以南,属季风型亚热带森林气候;本州北部和北海道属季风型温带针叶林气候;其余广大地区属季风型温带阔叶气候。森林气候。
位于东京市中心,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摄氏度,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25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九州南部的鹿儿岛,最冷月(L)平均气温7摄氏度,最热月(8月)27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北海道札幌市最冷月(L)平均气温在-6℃以下,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根室市的年平均降水量为 981 毫米。
E每年8月至10月,日本西部和南部经常遭受台风袭击,常常造成灾害。日本的气候有春、夏、秋、冬四个不同的季节,全年都有降雨,尤其是初夏和秋季。日本大部分工业区属于温带,适合水稻种植。由于国土狭长,南北狭长,南北气候完全不同。四个季节的特点是春天——树木和花朵同时开始穿上新衣。
樱花盛开的时候。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夏季——受南海高压影响,炎热晴天较多。 7月至10月期间,菲律宾沿海会形成台风,由此产生的风暴给日本各地带来相当大的灾难。秋天——树叶开始由绿变绿为红色和黄色。冬季——从北方吹来的季风导致日本海持续大雪和太平洋持续干燥晴朗的天气。
日本重要城市 日本交通 日本交通运输发达,已形成以海运为主的海、陆、空紧密结合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拥有强大的机队,连接世界各地的航线。横滨、神户、东京、大阪、北九州、名古屋是重要港口。铁路总里程超过4.6万公里,其中电气化高速铁路2000公里。大多数主要铁路线都位于沿海地区。
全国公路里程超过110万公里。现代化公路4900公里。飞机 - 国内航空网络连接主要城市。铁路——日本铁路总长27,000公里(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由桥梁或海底隧道)。它们是最方便、最有效、最安全的交通方式。 JR 网络几乎连接所有城市。
在大城市和旅游目的地,私人铁路服务网络与 JR 并行或以辅助方式运行。 JR——日本第一条新桥至横滨之间的铁路于1872年通车。114年来一直是日本铁路中心的JNR(日本国家铁路)于1987年4月私有化,分为JR东日本、JR六客运包括西日本在内的运输公司和货运铁路公司。

新干线 - 旨在安全稳定地高速运送大量乘客,于 1964 年开始运营。新干线现在的运行速度高达每小时 270 公里,连接东京和大阪仅用了2个半小时。私营铁路——有132家铁路公司,与JR一起构成全国铁路网络系统。苏bway - 九个城市有地铁运行:东京、大阪、名古屋、横滨、神户、京都、札幌、福冈和仙台。城市中最可靠、最便宜的交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