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复杂,那么广西人种与越南人种比较接近吗?
越南人和广西人都属于中国古代的百越部落。他们的种族是相同的。然而,受到中原入侵后,有的人南迁,有的人融入了中原文化。而且越南和广西在地理、气候上都比较相似,所以人看起来也很相似。
中越贸易对广西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广西与越南经贸发展现状及特点 1.广西与越南经贸发展现状越南(一)发展出口贸易和边境贸易。 1986年越南“改革开放”以来,中越贸易显着发展。 2000年至2004年,广西与越南贸易额占广西对外贸易额的14.3%-20.9%,分别占全国的11.8%、10.3%、14.9%、14.4%和11.2%与越南的贸易总额。广西与越南的贸易额在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中位居首位。 2005年,广西与越南贸易额达9.87亿美元,同比增长31.1%,占广西对外贸易额的19%,占广西与东盟贸易额的80%。 (二)广西与越南主要商品进出口情况。双边进口商品结构继续向商品种类多元化、满足双方日益增长的需求方向发展。越南向广西出口约100种商品,包括:原材料、燃料(原油、天然橡胶、煤炭、各种矿石和各种精油);食品及农产品(辣椒、花椒、花生及各种热带水果);鲜活及各类冷冻水产品(虾、鱼、蟹、鱿鱼等)及日用消费品(工艺品、拖鞋、高档家居用品等)。广西还向越南市场出口200多种商品,如:生产线(立式水泥炉等);机械设备(医疗、交通、农业机械等);原材料(汽油、化肥、水泥、钢材、建筑材料等);农产品(化肥、农药、粮种等)和日用消费品(摩托车、服装、儿童玩具、电子产品等)。 (三)广西与越南相互投资发展。截至2005年底,广西在越南投资项目共49个,投资金额2124万美元。越南在广西投资项目共有18个,投资额1548万美元。中国对越南投资区域已从河内、海防、广宁、南定、太平等北越省市扩大到南越江港、小河等地。中国对越南投资涵盖涉及领域广泛,包括酒店、商场、食品包装印刷、家用电器安装、各种农业机械生产与安装、汽车配件生产与组装、牲畜饲料生产等。二、广西与越南经贸发展特点 从目前广西与越南贸易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产品结构既互补又竞争。由于广西与越南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贸易结构存在差异。广西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越南的比较优势是资源密集型产品。从产品竞争力指数来看,两地经济关系互补性明显强于替代性。不过,两地的主要产品都是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加工或粗加工产品。他们因廉价劳动力而相互竞争。 (二)边境贸易多,国际贸易少。据统计,两国正式贸易额仅占越南对外贸易总额的7%,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0.4%。小规模边境贸易仍是广西与越南贸易的主要形式。 (三)贸易比较不平衡。中越贸易额滞后于两国贸易条件的发展。越南一直是贸易逆差国家。 1996年逆差高达31亿美元,占出口的58%,超过国际30%-50%的警戒线,而且缺口还在继续扩大。二、广西与越南经贸发展的有利因素 1、合作市场巨大。越南有人口人口超过8300万,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于越南人来说,出国旅游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近年来,赴广西旅游的越南游客数量呈现激增趋势,就证明了这一点。此外,广西主导产业在越南合作发展前景良好。例如,越南是每年进口大量纸张和纸浆的国家,可能成为广西林业、制浆造纸业的大市场。 2、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交通条件。从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来看,广西是中国对越南开展经贸活动最有利的省份。在中国南方与越南毗邻的省区中,广西位于中部。因此,有利于发挥经贸往来的桥头堡作用。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中南地区以及中国东部和越南。由于毗邻广东,广西也是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和港澳地区通往越南的唯一陆路通道。广西有一条铁路和两条高等级公路与越南相连。南友高速公路到达友谊关后,也是友谊关至河内的高等级公路。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带来的促进效应。越共十大后,越南各级政府更加重视“两廊一环”。 “两廊一环”是越南北部与中国南部之间的交通要道。主线上建设的经济合作区充分利用各方面经济优势,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此外,“环北部湾经济合作圈”“两廊一圈”与广西发展北部湾经济区战略不谋而合。 三、广西与越南经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历史形成的心理障碍制约双方贸易发展。交往中,越南明显重西方轻中国、轻台湾轻大陆,越中贸易仅占越南对外贸易总额的8.04%,在越南对外贸易中排名第五。经济外交,特别是越南与俄罗斯、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公司签署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合同,意在吸引外国石油公司,使两国领土争端复杂化。中越两国贸易发展给两国贸易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影响力。因此,越南对华政策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变数。 2.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越南贸易立法落后,经济政策较多。经济法律法规十分不完善,现有立法仍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有些法律法规过于简单、模糊或者内容不一致,很多规定执行起来困难。三、贸易管理体制不健全 (一)部分非边境贸易企业利用政策漏洞挤入边境贸易。边境贸易中走私、逃税、诈骗现象十分严重。 (2)通过银行进行边境贸易结算仅占贸易总量的6%-8%。大量边境贸易结算通过“地摊银行”以人民币现金进行,民间兑换,无银行担保,商业风险较高,易引发边境贸易纠纷。 (3) 港口服务效率为低,商检、防疫、海关之间协调少,通关时间长。例如,越南商务部和海关部及海关局均拥有批准进出口的权力。他们要经过16个窗口和18个批准文件。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破卡现象时有发生。 (四)外贸企业机制改革步伐缓慢。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步伐滞后,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完善,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水平低,造成企业经营困难。四、广西对越南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出口商品结构和品种变化相对单身。广西多以自行车、布匹、鞋类、啤酒、电池等附加值低、市场容量相对饱和的产品为主,越南则以大米、腰果、原油、橡胶、矿产品等初级产品和农产品为主。木制品和水产品。轻工及深加工产品出口比重很小。双方在高科技领域合作较少,贸易潜力不大。 5、广西输往越南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高。广西企业不断通过国际贸易或边境贸易将广西产品推销到越南市场,如广西生产的碾米机、破碎机、秤、水泵等。近年来,由于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原因,广西出口越南的产品数量逐年减少。一些产品已经如此长期以来从广西到越南的运输已逐渐被广东、浙江等省份取代。例如,过去广西南宁机械厂90%的柴油机出口越南,现在正逐步被常州和江苏武进柴油机厂取代。六、越南开始直接或间接对广西出口产品设置障碍。 (一)越南还对1000多种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 (二)越南对摩托车、电动机、机械、手工艺品、煤炭、成品油、家电、服装等农产品实行严格的进口许可证和配额限制,并根据国内需求灵活调整比例。 (三)随着中国-东盟统一市场的建立,越南生产的与我国要素禀赋相近的中低档产品将与我国竞争,很可能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诉讼y 国家。 (四)开始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标准限制我国产品出口。例如禁止在服装、化妆品和肥皂等颜料和防腐剂中含有重金属含量。四、如何促进广西与越南经贸发展 一、充分利用东盟自贸区给双方带来的机遇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是广西与越南贸易发展的黄金机遇广西、越南。越南是东盟年轻成员,渴望通过东盟获得经济利益和贸易创造效应。广西面临西部大开发,广西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的契机很大,相当于搭乘两趟列车前行。广西和越南地处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心位置。发达城市中国大陆地区通过广西与越南或东盟国家互通,东盟国家也可通过越南与中国大陆互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随之而来的巨额贸易增长,将为广西—越南走廊建设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根据正式签署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建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GDP近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1.2万亿美元。经济区,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广西作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交界处,对越南直接投资理应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可以通过对越南投资进一步吸引其他领域的投资。 2.促进发展的法律对策广西与越南的贸易往来广西要抓住越南调整进出口法律和政策的有利时机,促进广西对外贸易发展,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掌握处理涉外经济纠纷的能力。同时,要了解、学习、借鉴世界贸易组织、欧盟、北美自贸区在广西处理涉外经济纠纷方面灵活新颖的制度和经验。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发挥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中的作用。三、加强边境贸易管理合作。在落实国家出口政策的同时,广西地方政府结合广西实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法规和政策措施。它已经签署了m边境经贸合作协议,比如允许与中国接壤的凉山州、广宁省、老街市等省份对口岸经济区小额贸易实施一些优惠政策和免征进口税。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通关速度,积极参与泛亚铁路网和印度支那高速公路网,重点建设北海、防城、钦州等港口,发展河海运输。加强南宁、桂林国际机场建设,努力将广西交通网络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期间中国至东盟最便捷、畅通、高效、安全、功能齐全的海陆空交通枢纽和大运量综合运输“十五”期间国际渠道吸引更多投资者。简化审批程序,设立海关人员适应电子商务和无纸化贸易的政务系统,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4.积极推进广西贸易人才提升战略。目前,广西精通国际贸易、法律、东盟国家语言翻译人才紧缺。随着广西与越南贸易投资进一步扩大,广西与越南之间的商贸纠纷将不断增多。如果不了解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贸易争端机制,国家和广西企业将会遭受巨大损失。这就需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选派大批人员出国留学,学习先进的国际贸易和法律知识和经验。五、充分有效利用粤港澳物质、金融优势,加强经贸合作。广西位于地处华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和东盟经济区的结合部,与粤港澳在产业结构、资源结构、市场结构等方面联系紧密。优势互补,合作潜力巨大。广西提出了“发挥优势、贯通东西、向南发展”的战略构想。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契机,促进泛珠三角地区和北部湾经济圈交流合作,广西将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加工制造中心区域。
[参考文献] [1]李丙东:广西对外贸易历史概述[J],广西社会科学,1994(1)。 [2] 农立夫:广西与东南亚贸易的现状与前景分析[J],东南亚,2002。 [3] 广西统计年鉴k[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4]李振民:中越贸易发展现状及建议[J],东南亚,2001(10)。 [5]杨丽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及其对广西经贸的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 [6]杨然: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广西与越南仍合作市场巨大[EB/OL],广西新闻联播,2007-3-9。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