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古今历史?
云南古今史:
地名由来
西汉元丰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开西域至南邑,设24县,其中云南为县之一。县名“云南”有三种说法。一是“七彩云南出现”说。建县时,现在县城所在地云南驿村北面的龙兴河山上出现了彩云,彩云以南的县城就被称为“云南”;二是“云山之南”说。云山即今宾川鸡足山,云雾常凝数丈高。
三是“武帝追梦”理论。相传汉武帝夜梦彩云,遣使追梦。追至彩云于今祥云县,置云南郡。在唐朝时期,南诏王阁洛风使者到长安朝拜唐王。国王问:国王在哪里?远方的指挥员说道:“南天白云下。”因此,在朝廷眼中,“云南”就成了祖国西南边疆地区的名称。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王封格罗凤为“云南王”。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云南等地置行中书行省。 “云南”被正式确定为滇地地区名称。云南县此前曾设立云南县和云南省。云南府,一直沿用“云南”二字。明代至清代,云南区县名称与省名混杂,云南各县常被称为“小云南”。民国七年,“云南县”更名为“祥云县”以避免省、县同名。
古今历史
云南省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云南元谋人距今170万年,是中国乃至亚洲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人类。
夏商时期,云南属中国九州之一的凉州。殷周时期,云南素有“百脓之地”之称。
公元前3世纪,楚国将军庄杞进入滇池地区,建立了滇国。
秦朝修筑“五尺路”,派官员到云南“安官”,标志着中央王朝正式统治云南的开始。
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汉武帝时期,征西南夷,滇王投降,置益州郡,领27国。县。东汉在今保山置永昌县,亦属益州司。进一步加深了对云南的统治,中国在滇西的版图基本确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今云南、贵州、四川西南部称“南中”。三国时期,南中部分奴隶主贵族夺取领土,独立。诸葛亮率军渡过鲁(今金沙江),平定南中,调整郡县设置。
西晋复置云南为宁州,直属中央管辖,成为全国十九州之一。此时,铁制工具在云南广泛使用,移民开始务农,滇中、滇东北等地出现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新要素。南北朝时期,云南进入爨氏统治时代。
晋太始七年(271年),迁宁州。太康三年(282年),省复益州,任南益校尉。泰安二年(303年)恢复宁州。东晋咸和八年(333年),李雄派李寿率兵攻克南中。封李寿为“建宁王”,传陈为交州刺史。咸康四年(338年),分安州。
咸康五年(339年),窜臣投降金朝。金朝任命丛臣为宁州刺史,并承认其世袭地位。从此,彝族富贵爨氏统治云南400年。南北朝梁朝大同年间,南宁诸州被改组。编辑。成圣末年,云南为夷所征服。
隋朝,割据势力被消灭,云南重新受中央政府直接统治。继初唐之后,汉晋时期郡县规模基本恢复。隋开皇十七年(597年),重开南中,仍置南宁府。接管数十州,后划归益州刺史府。
唐代,武德四年(621年),置耀州为冀州三十二州。贞观六年(633年),在戎州设置都督府,辖辖南中十七州。 707年,唐朝击败南侵洱海的吐蕃扩张势力。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洱海地区蒙舍昭部落首领皮罗革与艾老夷与其他五赵合并,建立南诏国。唐朝赐名“归义”。
天宝元年(742年),任戎州三十六州刺史。天宝九年(750年),南诏占领云南全境,自称吐蕃为藩属,国号大蒙。贞元四年(788年),吐蕃册封日东王。五年后,他回到唐朝。
十年后,请改国号为南诏。太和三年,再次反唐。大中十三年,冒充帝国,称大理。 879年,郑买嗣杀南诏王,建立昌和。光化四年,郑买嗣夺位,称王,改国号大昌和。后唐天成三年,杨奇安贞建大义宁。后晋天福二年,段思平联络三十七部落,灭大夷宁国,建立大理国。
元朝1253年,忽必烈率军皮囊渡过金沙江,灭亡大理国。 1260年,设立“大理国总管”。 1276年,忽必烈选赛滇池、甘斯丁来云南建立云南行省,任命赛滇池为“云南行中书刺史平章政务”。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穆英率军西行平定云南。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承宣政事司,提刑察使司,在云南内地设立都尉使司。都道府县、县设立府县,实行流官统治。在边远地区,设立宣威司、宣抚司、绥靖司、长官司、“御仪司”。 “福州等地均属土司管辖。
清朝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攻打云南,永历帝一行逃亡缅甸康熙元年(1662年),永历皇帝朱由榔父子被缅甸吴三桂俘虏,绞死在昆明金蟾寺,明朝最后一代灭亡。光绪年间,吴三桂叛乱被镇压。清朝时期,大批移民移民到云南,实行“改造故土,还民异域”的政策。
扩展信息:
云南经济状况:
云南,简称云南n 或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域。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北纬21°8'-29°15'、东经97°31'-106°11'之间,东与贵州、广西接壤,北接四川,西北接西藏,西连缅甸,南接老挝,毗邻越南,云南省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
云南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逐级下降。属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8.64%。地形以云岭山脉南段元江河谷和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东部是滇东高原和滇中高原,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高原的特点是平缓起伏的低山和圆形丘陵。
西部山峦峡谷相间,地势险峻,形成奇特雄伟的山地冰川地貌。云南省横跨长江、珠江、元江、澜沧江、怒江、大盈江六大水系。云南气候基本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滇西北属高原山地气候。截至2017年底,云南省辖8个省辖市、8个自治州、67个县、29个自治县、16个县级市、17个市辖区。
截至2017年底,云南省常住人口4800.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GDP)16531.34亿元,第一产业2310.73亿元,第二产业638.753亿元,第三产业7833.08亿元元。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545元。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云南
西汉元丰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西开南邑,置24县,1县。其中有云南。县名“云南”有三种说法。一是“七彩云南出现”说。建县时,现在县城所在地云南驿村北面的龙兴河山上出现了彩云,彩云以南的县城就被称为“云南”;二是“云山之南”说。云山就是现在宾川的鸡足山。云常常凝结成数英尺高。县城在云山以南,称云南。三是“武帝逐梦”说。相传汉武帝夜行云山南麓。梦彩云,遣使至湫他的梦想。追至彩云于今祥云县,遂置云南郡。唐代,南诏王阁洛风使者到长安朝拜唐王。国王问:国王在哪里?使者指着远方说:南边云下。于是在朝廷眼中,“云南”就成了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名称。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王封格罗封为“云南王”。元十一年(1274年)行中书设云南行省,“云南”正式确定为云南地区名称。历经历史变迁,云南郡先后分为云南郡、云南……西汉元丰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西开南邑,置24郡,其中一郡为云南。县名“云南”有三种说法。其一是“七彩云南就是现在”理论。建县时,县城为今云南伊村 彩云出现在北面的龙兴河山,县城在彩云以南称为“云南”;二是“云山以南”,云山在(今宾川鸡足山),云常凝成数尺高,县城在云山以南,称云南;三是“皇帝”之说。吴追梦”。相传汉武帝夜梦彩云,遣使追梦。他们在今天的祥云县追上了彩云,并在云南郡建立了它。唐代,南诏王阁洛风使者到长安朝拜唐王。国王问:国王在哪里?远方的指挥员说道:“南天白云下。”因此,在朝廷眼中,“云南”就成了南方的代称。中华民国西部边境地区。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王封格罗凤为“云南王”。元十一年(1274年),行中书省置云南行省,“云南”正式确定为滇地区名称。历经历史变迁,云南县曾分为云南县、云南县、云南府。一直以来,人们都使用“云南”这个词。明代至清代,云南区县名称与省名混杂。文人墨客常在笔下称云南各县为“小云南”。旧时,有一个“小云南”,三年两季旱,人们半夜挑水。民国七年(1918年),为避免省、县同名,“云南县”改称“祥云县”,以“云南”结尾。2027年祥云地区现名。历史沿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