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回答
1.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老北京人称之为“驴皮影”。原名“皮影戏”或“灯笼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制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酒精等光源照射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2011年,中国皮影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剪出图案,用来装饰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我国,剪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融入了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古琴:古琴是最古老、最纯粹的传统乐器。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古称“琴”,另有“四通”、“瑶琴”等别称。伏羲、神农、舜的传说虽然不可信,但历史悠久。 2008年,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髓。 “‘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楼’是古代(或上古)制定的干支历的基本内容。据古籍记载,帝王之家开始制干支以确定年龄。 ”。 “二十四节气”“节气”是指特定的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历法中确立的“十二月建筑”。北斗七星的旋转与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 2016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请教问题
谢谢。你是女生吗?
回答
6.针灸是一个术语。针灸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针以一定角度刺入患者体内,通过旋转、负重等针灸方法刺激身体特定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又称人体腧穴,简称腧穴。据针灸教材最新统计,人体有361条经络。艾灸是将准备好的艾条或药材灼烧在体表的某些穴位上,通过热刺激来预防疾病。一般以艾草最为常用,故名艾灸。还有隔药灸、柳条灸等其他灸法。如今,艾灸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针灸是我国独有的治疗方法。是一种“内治外治”的医疗技术。它通过经络穴位的传导,采用一定的手术方法来治疗全身疾病。 2011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7.书法是一门古老的书写汉字的艺术。书法始终散发着艺术魅力,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中鼎文)到大篆、小篆、隶书,再到东汉、魏定稿的草书、楷书、行书。及晋朝。书法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觉艺术,中国汉字是中国书法的重要元素,因为书法是在中国文化中产生和发展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元素。以汉字为基础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书法的主要标志。 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8.京剧曾称评剧,又称乱弹戏、京剧。名剧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以写意画为题材,以二黄、二皮为主色调。被誉为国粹,中国三大剧种。京剧艺术博大精深,艺、戏、武术俱美。京剧以北京为中心,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是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确实。 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早在公元11世纪,中国人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变革。这是一种利用可移动的金属或粘土块代替传统印刷的印刷方法。它也是不可重复使用的印刷品。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将阳文的单字反转,然后根据稿件选取单字,用墨印出字形,去掉字形,下次排版时再去掉字形。宋代毕升(1041-1048)? 1051年左右,粘土的发明标志着印刷术的诞生。 2010年被列入人类健康产业代表名单文化遗产。
10.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它是一堵高大、坚固、连续的墙,用来限制敌人的行动。长城不是城墙,而是以长城为主体,结合众多城、垒、亭、标的防御体系。长城的修筑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著名的“玩诸侯烽火”典故就发生在歇京(今陕西西安)。春秋时期,各国争霸。长城的修筑已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的修筑周期相对较短。秦朝灭六国、统一天下后,连接并修复了战国长城,史称万里长城。明朝是最后一个修缮长城的朝代。您今天看到的大部分长城都是修建的此时。长城资源主要分布于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其中河北长2000多公里,陕西长1838公里。据文物测绘部门对全国长城资源的调查显示,明代长城总长度为8851.8公里。秦汉初期,长城总长度为1万多公里,秦汉初期则长达2.1万多公里。
共8项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成立于2013年11月6日。文化部,是一个保护和传承的企业,是一个社会团体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己任的平等人机构。自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的成立,不仅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当代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件大事。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后成立的。协会法定代表人为现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f 文化。科室主任马文辉兼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