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
浙江省文化厅发布《2015年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指数指标数据(试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指数(IPI指数)是根据一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管理、传承人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抢救保护、体系建设、十一个方面包括队伍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经费投入、赛事推广、信息化建设和创新工作等,利用功效系数法计算出的统计数据,采用无量纲化处理来衡量某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情况。指数。
《2015年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指数指标数据(试行)》评估通过分为三大板块:一是11个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评价排名,杭州、温州、丽水、宁波、金华位列前五;二是县(市、区)评价排名。排名前十的分别是杭州市余杭区、宁波市鄞州区、台北市。顺县、长兴县、苍南县、景宁县、桐乡市、龙泉市、青田县、杭州市西湖区。三是各城市本级别的评价和排名。为体现评价排名的公正性、客观性,特对11个城市的同级保护工作进行排名。前五名分别是绍兴、杭州、金华、温州、丽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一直走在行业前列恩特里。我省在国家级遗产项目申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实现“四连冠”。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浙江模式”、“浙江现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浙江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正在进入“后上市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日益严峻,任务更加艰巨。为此,浙江正在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和理念,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和方法,以实现领先目标。目标。此次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绩效评估的试行,进一步量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效,进一步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总结防护经验,进一步完善防护理念。同时建立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年度报告制度,全面及时掌握保护工作。进度和项目状态。这是浙江保护工作转型升级的有效探索,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又一创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