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端午节为何被韩国申报为世界遗产?
端午节到了,我们在吃粽子的同时,不禁思考粽子起源于中国还是韩国?作为一个研究中韩关系的非著名学者,每当看到中韩两国人民为孔子、屈原、端午节争吵时,我都会感到焦虑,因为这反映出两国之间的理解有限,误解不断。两个邻国。 。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文化相似。这绝对不是一个礼貌的说法。在传统文化方面,韩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就是文化的强大传播力和影响力。韩国也曾经非常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它曾经自诩为小中国,现在甚至标榜自己是儒家文化。正统继承人。在此背景下,出现了许多类似的两国传统文化的差异,甚至会引发两国人民之间的纠纷,比如端午节。
中国的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相传是为了纪念楚国忠臣屈原。基本习俗有种艾草、吃粽子、喝雄黄酒、划龙船等,也有说是为了纪念屈伍子胥等等(其实中国各地不同),而且并不多祭祀仪式。
韩国的端午节被称为江陵端午节。在韩国,它也被称为“Sangri”,指的是崇拜神的日子。这也是农历五月初五。主要习俗有: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民俗活动等儒教祭祀和萨满教祭祀。所崇拜的神灵有:“大关岭山神”、“大关岭城隍”等
可见,除了时间上的相似之外,中韩两国的端午节实际上有不同的目的和内容。可以说,两者时间相同,但内容不同。然而吃瓜的人都是在端午节吃粽子长大的。当他们听说韩国成功申请端午节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都觉得不可思议。其实,韩国的端午节历史非常悠久,传承已久。它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更有传闻称,中国端午节申请遗产失败,是因为韩国申请了端午节遗产。虽然韩国在2005年就成功申请了端午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并不妨碍中国在2009年端午节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国的端午节均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之,端午节是中国和韩国的节日,但除了都叫端午节之外,两者基本上没有太多相似之处。我们不用担心屈原是韩国人,粽子是韩国人。两国人民有必要更好地相互理解,避免不必要的争吵和伤害感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