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全聚德·苏绣·武松·评弹·中和绍乐·川剧变脸·沙滩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西安古乐·南音·青浦天歌·松江古绣·南汇锣鼓书·侗歌·山西“儿戏”·纳西古乐·唐三彩·紫砂壶·木版年画·川河颂·古琴·皮影·纸-剪纸·傩戏傩脸谱·杨柳青年画·木卡姆·梁祝·少林功夫·昆剧

中国有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务院批复文化部确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分四期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国务院批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部确定的名录(共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容项目名录(共147项)现予公布。国务院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91项)和扩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共164项),现予公布。国务院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共153项)和扩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共153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意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世代相传的各种文化遗产。各族人民世代相传,视为本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物体和地点。
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及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梅花篆书)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日等民俗习惯; (五)传统体育娱乐;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的实物、场所,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扩展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代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涉及各民族,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宝贵的文化资源。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不仅拥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连接民族情感和民族情感的纽带。维护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一次大规模的文化普查该国在21世纪初进行的人口普查。是了解全国、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了解群众喜怒哀乐的重要手段。普查获得的信息和数据作为综合分析国情的重要信息之一,是国家或地区主管部门制定文化政策乃至国家政策的重要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因此,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开展全国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无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还是对于国情考察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o为规范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制定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制度,要求各地方和有关部门贯彻“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批准命名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来源:搜狗百科-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来源:搜狗百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