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丰富的精神文化和悠久的历史的体现。世界各地的民间传说、英国童谣、日本鬼文化,不仅为这个民族的历史提供了佐证,也增添了这个民族的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主流,但两者的结合才是民族精神的真正载体。具体例子包括经济和科技发达的美国。但由于历史较短,且当地人多为移民,因此并未形成正式的民族精神。它只能假装是一个“开放沟通”的国家。在这里,非常有形的文化遗产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西藏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西藏自治区申报15项内容涵盖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手工艺、传统医学、民俗风情,具体为:《格萨尔史诗》、藏戏(包括拉萨觉木龙、日喀则琼巴、日喀则南木林香巴、日喀则仁布江噶尔、山南雅鲁扎西)夏尔巴人、山南琼杰卡卓扎西宾顿)、山南门巴戏、芒康弦子舞、昌都锅庄舞、热巴舞(包括丁庆热巴、那曲如丁嘎热巴舞)、山南昌“果卓”舞、扎什伦布寺日喀则“羌姆” 、藏族唐卡(含棉塘派、钦泽派、噶玛嘎孜派)、藏族经典、卡垫编织技术、拉萨甲米磨坊制作技术、藏造纸技艺:拉萨风筝制作技术、藏医药(含撒拉北部藏药汞净化法)以及藏药仁钦昌觉配伍技术)和雪顿节。目前,60处藏族遗址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名单。l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22项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