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10号皮影
皮影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老北京人称之为“驴皮影”。原名“皮影戏”或“灯笼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制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酒精等光源照射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术家们在白幕后操纵戏曲人物,用当地流行曲调、打击乐、弦乐伴奏,唱故事(有时用方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种质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农村地区十分流行。 2011年,中国皮影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9.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刀在纸上剪刻图案来装饰生活的民间艺术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在我国,剪纸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融入了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连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公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它具有认知、启蒙、表达、抒情、娱乐、交流等多重社会价值。 2009年,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古琴八号
古琴是最古老、最纯粹的传统乐器。古琴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有着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古称“琴”,另有“四通”、“瑶琴”等别称。虽然伏羲、神农、舜的传说并不可信,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 2008年,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算盘7号
算盘是一种以算盘为工具的数值计算方法。它被称为中国的第五项发明。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单的计算工具。 “算盘”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越所著的《数记一》。俗话说“算盘控四时,三才经纬”。 2013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6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髓。 “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楼”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ar 建立于远古时代(或远古时代)。据古书记载,帝王之家始制干支,定年。”《二十四节气》“节气”是指具体的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历法中所确立的“十二月建筑”。北斗七星的旋转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2016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第五针灸
针灸是针灸疗法的总称,针灸治疗是指将针(一般为线状针)以一定角度刺入患者体内,通过旋转、提拉等针灸手法刺激身体特定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称为人体穴位,简称腧穴。根据最新针灸教材统计,有36个。1.人体的经络。艾灸是将准备好的艾条或药材放在体表的某些穴位上燃烧、熏制,通过热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一般来说,艾草最为常用,故名艾灸。其他灸法还有隔药灸、柳条灸、柳条灸、桑枝灸等。现在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艾灸。针灸是我国独有的治疗方法。是一种“内治外治”的医疗技术。它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术方法来治疗全身疾病。 2011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书法第四名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书写汉字的艺术。从甲骨文、石鼓铭文,从金文(中鼎文)到大篆、小篆、隶书,再到东汉、魏晋时期定型的草书、楷书、行书,书法始终散发着艺术魅力。中国书法是一门非常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的重要元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华文化中产生和发展的,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以汉字为基础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书法的主要标志。 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第三部京剧
京剧旧称评剧,又称乱弹、戏曲。中国五大戏剧流派之一,名剧以写意场景布置为主,以西皮、二黄为主体是曲调。被誉为国粹、中国三大戏剧流派。京剧艺术博大精深,艺、戏、武术俱美。京剧以北京为中心,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它已成为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重要媒介。 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二种格式
活字印刷早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就由中国人发明。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它是一种使用可移动的金属或粘土块代替传统印刷或不可重复使用的印刷的印刷方法盘子。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将阳文的单字打成反字,然后根据稿件选字,排列在活字版上,用油墨印刷,印刷后除去字体,然后使用。在接下来的排版中。中国北宋毕升(1041-1048)? -C。 1051) 粘土活字的发明标志着印刷术的诞生。 2010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第一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它是一堵高大、坚固、连续的墙,用来限制敌人的行动。长城不是单一的孤立的城墙,而是以长城为主体,由无数城池、壁垒、楼阁、符号组合而成的防御体系。长城的修筑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这著名典故“凤戏诸侯”,就发生在京城斜京(今陕西西安)。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霸、互相防御。长城的修建进入了第一个高潮,但此时的修建时间相对较短。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先后修复了战国长城,称长城。明朝是最后一个修缮长城的朝代。人们今天看到的长城大部分就是在这个时候修建的。长城资源主要分布于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河北省长2000多公里,陕西省长1838公里呃长。据文物测绘部门对全国长城资源调查显示,明代长城全长8851.8公里,秦汉初期长城全长1万多公里,全长超过21000公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