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又称剪纸、窗花或画。不同的是,创作时有的用剪刀,有的用刀。虽然工具不同,但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一种透明感和艺术享受。载体可以是纸、金银箔、树皮、树叶、布料、皮革、牛皮等片状材料。

目录

简介
历史
历史记载
创意构图方法
造型方法
工具说明
剪纸雕刻方法
工具工艺
现代剪纸
装裱 框装
纸盘装
卷轴装
胶装
象征意义
南派湖北绵阳剪纸
广东佛山剪纸
> 福建民间剪纸
江浙地区江苏扬州剪纸
浙江民间剪纸
北方风格山西剪纸
广陵剪纸
晋城剪纸
河北蔚县剪纸
陕西民间剪纸剪纸
山东民间剪纸
朝阳剪纸
河北阜城剪纸
代表人物库淑兰
朱华梅
曹殿祥
王老商
> 李敏
基本信息
内容介绍
简介
历史
历史记载
创作构图方法
造型方法
工具说明
剪纸雕刻方法
工具工艺
现代剪纸
装裱形式 框装
纸盘装
卷轴装
胶装
象征意义
南派
湖北绵阳剪纸,广东佛山剪纸,福建民间剪纸,江浙流派
江苏扬州剪纸,浙江民间剪纸北派
山西剪纸、广陵剪纸、晋城剪纸、河北蔚县剪纸、陕西民间剪纸、山东民间剪纸、朝阳剪纸、河北阜城剪纸代表人物
库淑兰、朱华梅、曹殿祥、王老赞赏李敏霸 信息内容简介 展开编辑 本段简介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文化部确定河北省蔚县王老商弟子周兆明为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列入第一批22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07年6月8日,上海李寿白剪纸
大师工作室荣获国家文物局颁发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文化部。 2008年9月1日,力香风剪纸工坊正式成立。作品在继承传统山东民间剪纸的基础上,融入了南方剪纸的清雅典雅,创新实践了肖像剪纸。 2009年9月30日,中国剪纸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批准,列入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0年是农历虎年。浙江省桐庐剪纸协会会长朱维珍先生创作的单幅虎剪纸宽10米,高7米。该作品经现场认证,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评选为全球最大单幅老虎剪纸,创造了剪纸艺术的又一世界纪录。给人们增添了吉祥和欢乐虎年即将到来。
编辑本段历史
我国民间剪纸工艺品艺术有其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我国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西汉(公元前6世纪)。当时人们用薄的材料以镂空雕刻技术来制作工艺品,但它在纸出现之前就已经流行了。即采用雕、镂、挑、刻、剪等技法,在金箔、皮革、丝绸、甚至树叶上雕刻图案。 《史记》记载,西周初期,成王将梧桐叶削成“桂”赠与弟弟,并封季羽为唐侯。战国时期使用皮雕(湖北江陵王山楚一号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雕刻(战国时期出土文物之一)。河南省辉县古围村国时期遗址)均与剪纸一起使用。它们的出现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国最早发现的剪纸作品是1967年。1967年我国考古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剪纸老虎。家人在高昌附近的阿斯塔纳北朝古墓葬中发现了两组花卉剪纸。遗址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他们用的都是麻纸,都是折叠的祭祀剪纸。他们的发现为我国剪纸的形成提供了实物证据。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进了剪纸的产生、发展和普及。纸张是一种容易发霉的材料。我国东南部气候气候潮湿,每年五、六月当地的阴雨天,久而久之,纸制品就会发霉。而民间剪纸更是一种流行的东西。人们不会把它们当作珍宝来保存,如果打破了,还可以再砍。我国西北地区雨水少,气候干燥,纸张不易发生霉变。这或许也是新疆吐鲁番发现北朝剪纸的重要原因之一。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一句话:“温水洗脚,剪纸招魂”。当时民间已流传用剪纸招魂的习俗。从现在大英博物馆藏的唐代剪纸可以看出,当时的剪纸艺术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了一种天地合一的理想境界。桀流行于唐代王朝时期,其雕刻的木版图案具有剪纸的特点。例如日本正仓院的“朵羊”,其羊纹是剪纸手工艺术的典型表现手法。到了唐代,民间也出现了剪纸的运用,以图案形式制成的镂空印版。人们用厚纸将图案雕刻成图案,然后将染料印到布上,形成美丽的图案。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制品种类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作为民间礼品的“烟花”,贴在窗户上的“窗花”,或用于装饰灯笼、茶杯等。宋代民间剪纸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以剪纸作为陶瓷的图案,并通过施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人们还用剪纸以使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毛皮、毛皮及其他材料的形式。人物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采用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雕刻版,用油纸板雕刻形成图案,刮墨印刷的图案图案是在剪纸技术的基础上制作的。有阴阳雕刻,长线必剪。用点来区分现实与现实。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日趋成熟,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工艺品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间灯笼上的花卉装饰、扇上的图案、刺绣图案等,都是用剪纸作为装饰,然后加工而成。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经常用剪纸作为家居装饰来美化家居环境,如门垛、窗花、柜花、婚礼花、天花板花、等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除了南宋以后出现的扎纸工匠外,中国民间剪纸工匠最基本的队伍仍然是农村妇女。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重要象征。剪纸作为女红的必修技能,已成为女孩子从小必须学习的手艺。他们向长辈或姐妹学习剪纸技术,通过预剪、重剪、画剪,描绘出自己熟悉和喜爱的鱼、虫、鸟、兽、花等自然景象。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风景,最终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 ,随意剪出新的图案。中国民间剪纸工艺品艺术就像常春藤,古老而常青。其独特的流行性、实用性和美观性成为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象征意义。人。
编辑本段史料
早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就有用金银箔、彩丝剪成方形,在鬓上贴花鸟的习俗,装饰。后来逐渐发展起来。节日期间,用彩纸剪出各种花卉、植物、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称“窗花”)、门楣(称“门牌”)上作为装饰品,也可作为礼品装饰品或用于刺绣图案。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在古代诗书中广泛记载: 1、唐代崔道荣传下来的诗中有这样一句话:“欲剪宜春二字,寒泉里的人用剪刀。”这里提到的《宜春邮报》,就是现在所说的剪纸。 2、唐代李商隐《人说》诗:“雕金之工,传荆风,切金之工”。3、唐代段成式《酉阳杂组》云:“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插条做成小盘,或挂在美女头上,或装饰在花下,或剪成春天的蝴蝶。春天获胜。 4、南宋周密《知雅堂诗杂记》云:“天知故都,有人凿诸色纹,精巧。此外,中原地区还有于承志者。他们每次剪各家的字画,都会特意做。后来,有一个年轻人,能在衣服袖子上精准地刻出文字和花朵。 ”就是“开封”府邸,“剪纹”自然指的是“剪纸”。 5、广州建德县志云:“林文辉,与工整的轮廓,剪纸成字,龙蛇飞舞,差别一模一样。屋里的人把房子装饰得像一个卷轴,可以挣米养活自己,这就是所谓的“剪刀”。鹿鹤同春

希望对您有帮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