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化的基本特征

①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或创造的。自然物体不是文化。只有人类有意无意加工过的东西才是文化。比如,吐痰不是文化,但吐到碗里才是文化;水不是文化,水库才是文化;石头不是文化,但石器是文化等等。

②文化是后天获得的。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获得的经验和知识。比如,男女不是文化,但“男女不亲”或者男女爱情是文化;前者是遗传的,后者是后天习得的。文化的方方面面,从语言、习惯、风俗、道德到科学知识、技术等,都是学习的。

③文化是共享的。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产物。它必须被社会或团体的所有成员接受并遵守以便成为文化。纯粹个人和私人的东西,例如个人怪癖等,不被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的东西,不是文化。

④文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文化既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传承和不断积累的过程。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自然地继承了上一代人的传统文化。同时,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改造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容,抛弃过时的、不需要的部分。

⑤文化具有民族性、阶级性特征。一般文化是在抽象意义上讲的。现实社会只有特定的文化,如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中国现代文化等。特定文化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有石头,就有石器文化;有石器,就有石器文化。有茶树,就有饮茶文化;有客厅、有休闲时光,就有欧洲贵族的沙龙文化。文化具有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阶级性。自民族形成以来,文化往往以民族的形式出现。一个民族有共同的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有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这就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在阶级划分的社会中,由于各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其价值观、信仰、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不同,从而造成阶级间的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