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是端午节。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成为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大传统节日:
1.春节
春节,又称农历新年,是一年的开始,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意思是“元旦”。
2.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清明节、三月节、祭祖节,时值仲春与暮春之交。
3.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五日节、端午节、正阳节、浴日。兰花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4.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巧节、七夕节、七夕节等,是根据民间“牛郎织女”传说而定的节日。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5.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中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娃娃节等。农历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
6.重阳节
重阳节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7.中元节
中元节是七月七半的祭祖节日。它也被称为石鼓节、鬼节、斋鼓节、地关节。主要节日习俗有:祭祖、放河灯、祭亡灵、烧纸锭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