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发展和完成的,反映了当时文化的风貌。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精神风俗和文化心理结构或文化心理逻辑,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念。它们在工业产品、建筑、服装、环境营造等设计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纵观设计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任何时代的设计都与当时的文化紧密相连。正如博列夫在《美学》中所说:“艺术设计的过程需要对物体进行重新组合,甚至可以从各个方面利用组合后的物体……迪赞似乎是通过文化来借用,即通过文化来借用”。 Dizain的形式来源于文化,正是在文化中,人们按照以下方式处理关于存在的所有印象:设计师切尔马耶夫也曾说过:设计的历史就是设计的历史。文化传统对设计的影响主要有以下表现:传统影响设计原则;传统影响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受众;传统影响设计的形式体系;传统影响设计评价标准。设计无时无刻不在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尽管一些现代设计师,特别是具有前卫意识的设计师,总是声称要抛弃任何传统,认为自己的作品所谓“无传统”,其实并非如此。设计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可以随意进行的个人行为,从材料、工具、语言、表现手法等显性的传统,到文化等隐性的传统。设计的心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影响着每一个设计师。DeLucio Meyer对此的评价是极其出色的。准确:“现代艺术家和设计师无法完全脱离传统。他不能仅仅因为决定脱离传统就突然声称自己是新史前的。”日本现代设计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到较高水平,重要原因之一是许多日本设计师有意识地将日本文化传统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中。日本设计界对此评价道:“对于这个机械时代和信息社会的设计来说……传统物体的‘优良质感’和温暖感也必须从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实用角度来考虑。”在人类创造和使用的设计中,应该给人们带来便利和利益,日本的传统需要得到有效利用,以使其保持活力。”中国设计界也应该关注传统传承问题。例如,中国人的审美观带有“淡雅”、“飘逸”风格的物品的出现,其实是受到了传统老庄美学所推崇的“清静淡泊”之美的影响。所以设计师在处理这类风格设计时,必须遵循老庄“象无形”、“大声响”的创作方法,否则观众就无法感受到相应的审美形象。这种“美”与“美”创造的相应规律是从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提炼出来的。因此,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些了解,对中国审美传统有一些了解,对设计有一些了解,对于老师来说是相当有必要的。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整体意识、生态意识、人文取向、雅俗倾向、多元主义倾向等对现代设计都有很好的启蒙作用。继承和发展一切优秀邪教文化传统是设计创新的前提。脱离审美传统的物质化表达,将审美传统的精神注入设计师的头脑中并与现代意识相结合,本身就是一种设计理念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