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与徐光启
徐家汇原是上海西南部的一个地名,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城区的名称。这个名字来源于我国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
徐光启,字子贤,上海人。他博学多才,研究领域广阔,成就卓著,尤其在天文学和农业方面。
他翻译了许多西方天文、历法、数学、水利等方面的书籍,也做过人口概率方面的研究。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提出总体概率的科学家。他首先利用人口概率提出了“人口每三十年翻一番”的定律。这一理论比流行的马尔萨斯定律“人口每二十五年翻一番”早了近两百年。徐光启的农业著作《农业政策百科全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农业经济。

徐光启曾任朝廷官员、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他虽然身为高官,但头脑却很清醒。 1633年,徐光启在北京病逝,葬于上海。他的子孙聚集在他的墓地周围,逐渐繁衍。由于此地原为肇家浜河、普惠塘河、法华泾河的交汇处,也是徐氏家族居住的地方,故取名“徐家汇”。
后来,这里逐渐繁荣起来,形成了以“徐家汇”为中心的商业区。

光明友杯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论文(初中组)参考答案及详解还有一篇600字作文,

1、天行健,君子当以奋发图强自我提升。 2.祸患临到(福祸所依);祝福来了(不幸就在哪里)。 3、老老和谐(人老了);少幼和谐(人正年轻),天下可运于掌中。 4、衣服腰带越来越宽(到最后不会后悔),憔悴不堪。 5. 岩石(刺穿天空)、咆哮的海浪(冲击海岸)和数千堆雪(卷起)。
6. 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写作( )。全书分五部分(《本纪》、《家》、《传》、《表》、《书》),记录(3000)年历史,共(130)卷(526500)字。 7.《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人物,作者(张择端)。它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清明节汴京河两岸的景色,生动地记录了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8. 京杭大运河与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佛塔并称为世界四大古代工程之一,贯穿河北、山东四省、江苏、浙江),全长约(1700)公里。智凯运河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路线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运河。 9、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反映民族特点和风格的民族文化,是文明演进的集合。它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的集合体。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式。 10 二十四节气的规律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即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来划分。
可贵的是,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原创文化遗产。它们可以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业活动,影响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11、敦煌壁画:符号:飞天。特点:从形状上看。俗人形象富有生活气息,时代特征更加鲜明;而神的形象则变化较少,更多的是想象和夸张。
在技法上,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技法,巧妙地创作了各种人物、动物、植物形象。 12. 同意,因为今天长城已经失去了保护意义,但都江堰仍然在为天府之国输送清泉。在实际意义上同意。绿色的阳光在清晨透过温柔的树叶照耀大地,年轮中曾经的绿色时光向未来诉说着美丽的传说。
2008年是一个平凡的数字,但一提起它,就会让很多中国人兴奋不已!一个数字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答案简单而神圣。今年,北京将举办第29届奥运会。届时,世界的目光将聚焦北京,北京也将作为东道主展现出最美的风采!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一届绿色奥运会、科技奥运会、人文奥运会。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作为一名中国小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备战奥运会。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我们要从自身做起,树立礼仪实施的典范。礼仪无处不在。可以显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增进友谊人与人之间。它有很多功能。
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生的礼仪渗透到美丽的校园呢?首先,我们小学生一定要着装得体,这既体现了新世纪学生蓬勃向上的风采,又符合学生的身份。每天的升旗仪式最为隆重。这面象征着文明和激情的国旗,在礼仪的包围下会显得更加生动。此时此刻,在国旗下,我们一定要严肃,精神抖擞,大声唱国歌。
其次,课堂礼仪直接关系到一个班级的荣誉和凝聚力,体现了班级的班风和面貌。上课时认真听讲,不要做任何小动作,回答问题要举手。第三,校园礼仪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文明程度。请勿随地吐痰或乱扔纸屑,步行至上下楼梯时,主动用普通话向老师和客人打招呼,服从老师的管理;文明卫生,爱护花草树木,不跨越绿化带;得到帮助时,应主动真诚地说声谢谢;互相理解、宽容他人;如果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多自我反省,多说声对不起;培养协作精神,使班级更加团结,同学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
在全中国迎奥运的时刻,我们将肩负起传承礼仪的使命,无愧于未来,无愧于养育我们的美丽校园。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好文明礼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