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区(贵州黔东南旅游区)
11个镇:
三棵树镇、周溪镇、庞海镇、万水镇、湾潮镇、隆昌镇、开塘镇、大风洞镇、鸭塘街道、下寺镇、庐山镇、碧波镇。 2016年1月2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凯里市开塘乡、大风洞乡撤县设镇。
凯里市,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简称凯里,又名苗岭明珠,位于中国贵州省东部,是贵州省主要苗族侗族自治州之一。中国贵州省中心城市。
凯里的苗语音译,意为仫佬族的田地。苗族称仫佬族为“凯”,“田”是“里”的意思,“凯里”就是仫佬族田地所在的地方。
截至2016年底,辖7个街道、11个镇,总面积1556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至31万。
凯里市地处云贵高原向中部丘陵过渡地带的妙岭山麓,清水江畔;东与台江县、雷山县接壤,南与麻江县、丹寨县接壤,西与福泉县接壤。北接黄平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属典型的季风气候。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
2.黔东南风景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1个5A级旅游景区,黔东南州镇远古城旅游区(舞阳)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镇)。镇远古城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东通湖南的门户,西通云南的门户”。它曾经是中原至云贵高原通往西亚、东亚最繁忙的“南方古丝绸之路”。客栈。镇远古镇位于舞阳河畔,群山环抱。河流呈“S”形蜿蜒穿城而过,北岸是老府城,南岸是老卫城。远远望去,就像一幅太极图。两城均建于明代,部分城墙、城门尚存。城内外有许多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
3.贵州黔南风景区“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情”,贵州有很丰富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有世界遗产5处(世界自然遗产4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处、国家地质公园10处(其中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森林公园25处、国家湿地公园45处、国家A级景区359个,其中国家5A级景区6个,4A级景区111个。
综合排名依次为:安顺黄果树、铜仁梵净山、毕节织金洞、安顺龙宫、贵阳青岩古镇、毕节百里杜鹃、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都匀荔波小七孔、施秉云台山,贵阳黔灵山公园。
4.黔东南有哪些旅游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1个县级市、15个县,分别为:凯里市、麻江县、丹寨县、黄平县、施秉县、镇远县、岑巩县、三穗峡n县、天柱县、金平县、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雷山县、台江县、剑河县。
行政区划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辖16个县市,首府凯里市。全州辖凯里1市、麻江、丹寨、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天祝、金平、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等15个县,凯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个,鲁碧、晋中、罗关、黔东、台江、三穗、岑巩、锦屏、黎平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辖7个街道办事处、94个镇、110个乡(其中民族乡17个)。截至2012年,黔东南州户籍人口459.22万人,年末常住人口347.27万人。那里有苗、侗、汉、布依、水、瑶、壮、土家族等33个民族。常住人口中有少数民族。占78.27%,其中苗族人口占41.57%,侗族人口占28.99%。
黔东南州总面积30337平方公里,东西距离220公里,南北跨度240公里。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向北、东、南倾斜。最高海拔2178米,最低海拔137米。素有“九山半水半耕”之说。境内沟壑纵横,丘陵连绵,悬崖峭壁,峰峦叠嶂,原生态保存完好。有雷公山、云台山、佛顶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29个,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黔南黔东南旅游遵义不是在黔南、黔东南,而是在黔北。
黔是贵州的简称,遵义是黔北,所以遵义属于黔北。遵义是贵州省下辖的一个市。是国家综合旅游示范区、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三大名酒之一“茅五剑”茅台酒的故乡。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南与贵阳市接壤,北与重庆市接壤,西与四川省接壤。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有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